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辨析题
    从鸦片战争到清朝末年,我国出现了民族工业的萌芽;抗日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高速时期”。 由于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比较落后,在行业上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地区发展也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内地。
                                                                                                                                                             
                                                                                                                                                             
                                                                                                                                                              
                                                                                                                                                              
                                                                                                                                                              
    本题信息:2010年0118期末题历史辨析题难度极难 来源:马春荣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从鸦片战争到清朝末年,我国出现了民族工业的萌芽;抗日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 主要考查您对

从“自强”到“求富”

状元实业家张謇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营企业的萧条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从“自强”到“求富”
  • 状元实业家张謇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民营企业的萧条

 近代化:
近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它具体包括经济工业化,即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在中国主要是指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政治民族化,即资产阶级的民族取代专制独裁。思想文化现代化,即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科学的思想取代封建思想。


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和特点:
名称 近代军事工业 近代民用工业
性质 封建性企业 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特点 采用新技术、使用新式机器生产
资金来源:国家
管理:封建官僚
产品:由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有浓厚的封建性
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
资金来源:官僚、买办、商人以私人入股的形式筹集;
产品:除了供给国家和军队外,还投放市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管理:采取官商督办、官商合办的形式,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洋务运动:
1、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例如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2)后期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创办海军。北洋舰队、南洋舰队和福建水师。
(4)兴办新式学堂。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2、结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3、失败的原因:
(1)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中体西用,维护清朝统治,布新而不除旧。(根本原因)
(2)顽固派的阻挠。
(3)洋务派缺乏健全的领导核心。
(4)西方列强不真心支持。
4、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统治者不能自救。


张謇: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清代状元,实业家,立宪派著名人物。他毕生从事实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张謇兴办实业:
背景:《马关条约》后,清政府被迫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激发了民间兴办实业的热潮
口号:实业救国
目的:维护中国利益,发展中国工商业,获得利益
状况:创办了大生纱厂
结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被吞并。
意义:成了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


张謇:

中国民族工业:
民族工业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民用企业都应属于民族工业。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揭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
1.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本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而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与中国人向西方人学习相结合的产物。
2.发展不均衡;(后天畸形)
(1)地域:集中于沿海地区;(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解体早,交通方便,洋务企业多集中于此。)
(2)部门: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重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a.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投资;b.资金周转慢,产出时间长,不愿投资;c.更重要的是,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矿产,无法投资。)
3.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在近代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主体)
4.前途:深受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中夹缝中艰难发展)
5.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6.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先天不足)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发展的特征和表现:

1、特征: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2、表现:
(1)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发展是比较缓慢和艰难;
(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3.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及形成原因:
1.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
原因:第一个阶段的原因是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产生、甲午战争后出现“实业救国”浪潮初步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一战期间的民族工业“黄金时代”。
原因:第二个阶段的原因是内因是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外因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
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卷土重来、20世纪30到40年代,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导致的。

民营企业的萧条: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首先从金融和重工业两个方面入手对经济进行全面统制。民营企业发展的空间日渐狭窄,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萧条支路。抗战爆发后,大批民营企业在战争中破产倒闭。一些跟随内迁的民营企业,在国民政府战时经济体制下,艰难维持,在困苦中挣扎。抗战胜利后,由于敌伪产业接受弊病丛生、没货泛滥与内战的爆发,民营企业发展的生机又遭扼杀。1948年8月实行的金圆券改革,更使民营企业陷入了山穷水尽的绝境。

抗日战争后民营企业萧条的原因:
1.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掠夺中国的工矿企业,以战养战;沦陷区民族工业带来了惨重的损失,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经济正常发展。
2.国民党发动内战,使民营企业在和平中发展的愿望化为泡影,成为了内战的牺牲品。
3.美国的经济掠夺,蒋介石为了获得美国的支持,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了美国商品的倾销,对民营企业是毁灭性的打击。
4.官僚资本的压迫,以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主义,使本来受到双重压迫的民营企业又多了一座大山。
5.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为了筹措军费开支,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造成了通过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6.繁重的捐税负担,蒋介石筹措军费不仅是靠滥发纸币,还有对工商企业的苛捐杂税,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收入,导致民营企业纷纷破产。


发现相似题
与“从鸦片战争到清朝末年,我国出现了民族工业的萌芽;抗日战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