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读图题
    阅读材料
    下图:这是一个充满争议与色彩的人物,他一手引导了唐朝的盛世,同时又是导致一个王朝衰落的人物。白居易的《长恨歌》描述了他的多姿世界与无奈。

    阅后请回答:
    (1)图中这位人物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他一手引导了唐朝的盛世,同时又是导致一个王朝衰落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位人物的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0123同步题历史读图题难度一般 来源:刘晓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材料下图:这是一个充满争议与色彩的人物,他一手引导了唐朝的盛世,同时又是导致一个王朝衰落的人物。白居易的《长恨歌》描述了他的多姿世界与无奈。阅...” 主要考查您对

开元之治(唐玄宗)

盛世经济的繁荣(茶、筒车、曲辕犁、陶瓷业唐三彩、长安的繁荣)

唐朝的衰亡(安史之乱)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开元之治(唐玄宗)
  • 盛世经济的繁荣(茶、筒车、曲辕犁、陶瓷业唐三彩、长安的繁荣)
  • 唐朝的衰亡(安史之乱)
开元之治:
唐玄宗开元(715-741)年间,任命姚崇、宋璟等人为相,针对时弊进行了一些改革: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抑制食封贵族;压制佛教势力;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限制土地兼并;重视文化教育和发展。这些措施是的开元年间的吏治清明;政局稳定,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教育的繁荣,成为了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募兵制:
唐玄宗为了增强军事力量,巩固统治,实行募兵制。募兵制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除赋役。募兵制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对比府兵制和募兵制:
府兵制 募兵制
来源 农户服兵役 自由招募丁男
性质 兵农合一 职业士兵
武器粮食来源 自己准备 国家供给
兵将关系 兵将分离 兵将隶属
影响 加强中央集权 形成了割据局面

开元年间的改革与“开元之治”:
开元年间,唐玄宗先后任命正直干练的官员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为宰相,在他们的辅佐下,针对武则天时期的弊政,进行了一些改革。
1.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武周时即选官滥杂,造成了政府开支急剧增加。玄宗即位后,开始裁汰冗官,精简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在此基础上,玄宗比较严格地控制着地方官吏的铨选,对官员加以复试,不合格的就被淘汰。还颁布《大唐六典》行政法则。
2.抑制食封贵族。针对国家的租调被是封贵族私家侵吞,唐玄宗规定封家的组调统一由政府征收,禁止封家向自己的封户催索或者放高利贷。
3.压制佛教势力。武则天时期崇佛过度,佛教的势力得到了恶性发展,僧尼数量膨胀,而且僧尼不服役纳税,造成了政府税收流失。唐玄宗下令淘汰天下僧尼,禁止新造佛寺和民间铸造佛像和抄写佛经。这些措施抑制了佛教势力。
4.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开元年间,全国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玄宗执政期间,全国共修建了56个农田水利工程。玄宗还在全国各地大兴屯田,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各地官府仓库了的粮食堆积如山。
5.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开元年间,学习得到发展。玄宗还命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图书整理和编纂工作。


唐玄宗:
 

唐朝前期的繁盛局面的形成的原因和给人们带来的历史启示:
1、形成原因:
(1)隋朝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
(2)唐初统治者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政治清明。如唐太宗在位时期,善于用人纳谏,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调整统治的政策和措施,为唐朝前期繁盛的局面打下了基础。
(3)唐初,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以及发展生产的努力。
(4)人民安居乐业后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为唐朝前期的繁盛做出了重大贡献。
2、历史启示:
(1)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使之有效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2)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盛世的重要保证和必要前提。
(3)统治者的个人作为也十分重要。

邸店和柜房:
隋唐时期出现在市经营场所,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房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银行的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唐三彩:
是唐代陶器的杰出代表,它是在白地陶胎上刷一层五色釉之后,以黄、绿、白、赭、蓝等颜色绘成花纹图案,在烧制而成,有各种人物和动物等,色彩鲜丽,造型生动,是我国古代艺术中的珍品。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
隋唐两代是我国古代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的时期。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空前繁荣的原因:
1.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比较畅通;
2.前期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
3.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
4.隋唐政府对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

对比汉代和唐代手工业分布和原因:
1、汉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方或者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开发早,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2、唐代:主要集中在运河沿岸和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大运河的开通带来沿岸交通的便利,农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自魏晋以来,江南和长江流域得到开发,农业发展较快。
唐朝农业发展的特点:
1.江南地区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
(1)圩田更加普遍;
(2)放火烧山,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
2.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
(1)大运河利于农田灌溉;
(2)唐设职官管理水利;
(3)创制筒车和曲辕犁。
3.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唐朝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 .产地分布广(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
2 .生产规模大,产量多(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海上霸王”之称)
3 .分工细,品种多,新产品(陶瓷业有唐三彩,有瓷中有著名的秘色瓷)
4 .技艺水平高,融入外来风格(能制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

唐朝商业繁荣:
1.交通便利。商人遍布全国,交通要道上有私家店铺,备有驿驴,供客商骑用;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便利。
2.货币规范。唐朝初年,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从此,开元通宝成为了唐朝通用货币。
3.市场发达。
(1)交易场所固定;出现了市。
(2)政府管理市场;
(3)市有邸店柜坊;
(4)限制规模时间;
(5)出现夜市草市。
4.经商的人很多。唐朝采取不抑制商人的政策,而且准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市。

城市的兴旺:
1.长安、洛阳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
2.扬州、成都是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唐后期,扬州成为了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

筒车:
 

唐三彩:
 


安史之乱:
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史8年之久的叛乱。玄宗后期,朝政腐败,各地节度使权利不断扩大。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史思明也官至范阳的兵马使。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发动叛乱,相继攻下了洛阳、长安等城,玄宗被迫出逃至四川。然而叛军内部矛盾重重。唐政府任命郭子仪和李光弼为将,借回纥兵平叛,终于在广德二年(763年)平定了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使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削弱。
节度使:节度使是掌握边镇无力的官员。节度使的势力在当时又被称为藩镇或是方镇。景云二年(711)唐睿宗开始设立节度使,以后逐渐推广,使得边镇的兵力大增,唐王朝丧失了拥重兵居关中以驭天下的军事优势。各地节度使的的权力很大,因此很快发展成为了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成为中央的统治的离心力量。

藩镇:
唐代中后期存在的地方割据势力。唐玄宗在边境设置十节度使,通城“藩镇”。各藩镇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掌握全部边境大权,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的削弱、藩镇强大、相互战争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的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是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的管辖。藩镇势力对国家统一,社会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王仙芝、黄巢大起义:
以王仙芝、黄巢为首的反抗唐朝腐朽统治的农民大起义。唐僖宗初年,政治腐败,科敛繁重,灾荒连年,劳动人民无以为生,被迫揭竿而起。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领导起义,王仙芝战死后,起义军由黄巢领导,采取流动作战的方针,转战大半个中国。后来,起义军攻入洛阳,占领长安,黄巢称帝,国号“大齐”,唐僖宗逃往成都。起义军没有乘胜追击唐军,唐僖宗得以集结力量反扑,黄巢撤出长安,兵败自杀。


唐朝灭亡的原因:
1.安史之乱大大削弱了唐朝的国力,形成了藩镇割据,藩镇和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一直到唐朝灭亡。
2.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唐玄宗后期,宦官逐渐参政,后来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国策的制订,朝臣的任免,以至于皇帝的废立,都有他们把持。高官们也相互勾结成朋党,排斥异己,最突出的“牛李党争”两党的斗争长达四十多年。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促使了唐朝的衰落。
3.唐末农民战争。唐朝后期,从皇帝到各级官吏都腐朽贪婪,大肆兼并土地,催收租税,巧立名目压榨百姓,加之藩镇之间战火连绵,广大农民困苦不堪,终于揭竿而起。黄巢起义彻底的使腐朽唐王朝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4.公元907年,节度使朱温废唐自立,唐朝灭亡。
唐代藩镇的分布:
 
两税法:
1、原因: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大大减少。
2、目的:为了解决唐政府财政困难。
3、内容: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一切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作用和意义:
(1)使唐朝中期以来的极端混乱的税制得以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
(2)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表明了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3)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4)实行两税法,是我国封建社会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5、实行:
两税法开始实行时,户口明显增多,赋税也相对增加。但是,土地兼并不在受限制,越来越严重;大地主千方百计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而政府又在两税外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材料下图:这是一个充满争议与色彩的人物,他一手引导了...”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