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腿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民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此前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处处注重权力均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从“国外移来”了什么制度?试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社会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3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刘文文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腿难以支撑起平展的...” 主要考查您对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制定

美国的政治体制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制定
  • 美国的政治体制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影响:

(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逐步壮大,这就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2)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也逐步壮大,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一部分的代表——维新派站在救亡图存的前列,登上历史舞台。
(3)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这种要求首先反映在思想文化上要打破封建束缚,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民族工业曲折的发展:

(1)1927~1936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①获得较快发展的原因:
第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到国民政府的支持。
第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很快实现全国的基本统一。虽不同性质的战争接连不断,相对而言仍属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对民族工业的破坏不很严重。
②概况:
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不仅超过了官僚资本,而且超过了外国资本。
1935~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创历史最高纪录,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经济日益萎缩。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抗战爆发后,许多民族资本家为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毁灭,历尽艰险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他们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对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在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 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出于抗战需要,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重庆仅1943年停产的工厂就近三分之一,炼铁厂停产超过四分之三。
民族工业萎缩的原因:
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
②官僚资本的压榨。
(3)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①原因:
第一,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的在华政治、经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是“新二十一条”。
第二,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
第三,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②表现:
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民族工业纷纷倒闭。


民族工业曲折的发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制定 :

1、历史背景:
目的:保卫独立战争的成果 
第一,缺乏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 
1777年大陆会议通过《邦联条例》,建立了松散的邦联。国会是唯一中央政府,没有一个有效的全国性政府。各州具有财税、货币、军事和外交权经济困难,社会矛盾激化,人民起义。 
第二,麦迪逊等人的努力。 
1787年,12州的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重新设计美国的政治体制。 来自弗吉尼亚州的麦迪逊等成为核心人物主要是采纳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主张 
2、制定的过程:
1787年,12个州(罗得岛除外),55个代表来到费城,原计划是对《邦联条例》进行修改和补充,后来决定重新设计美国政治体制,因此这个会议后来被称为制宪会议。55个代表中,39人在宪法上签字,通过了《联邦条例》。 



美国的政治体制:

1、美国1787年宪法的组成:
(1)序言:阐述了联邦宪法的目的和宗旨。
(2)正文:共7条,分别对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加以说明和规定,并对其他问题进行了规定。
2、主要内容:
(1)确立代议共和制:以“主权在民”为宗旨,以代议制为基础。
(2)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联邦法院。
(3)确立了联邦制:对联邦和州的权利做了规定,联邦的地位高于各州
3、评价:
(1)历史意义:
①建立起总统制、联邦制、代议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
②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问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③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2)局限性:
①在奴隶制问题上,宪法间接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
②虽然阐明了主权在民原则,但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才有选举权。


发现相似题
与“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阅读材料,回答...”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