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     ]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本题信息:2009年广东省高考真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魏铭洁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主要考查您对

光荣革命

波旁王朝的复辟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光荣革命
  • 波旁王朝的复辟

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说明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光荣革命意义:

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拿破仑巩固政权的措施:

1、对内:巩固政权,发展资本主义 
① 政治上:确定了以稳定政局为首要任务的政策 
②经济上:改革财政,创办法兰西银行,采取发放津贴和补贴的方法,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③法律上:重视法制建设,注重依法治国《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 
④文化教育上:建立公立学校和法兰西大学,重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评价:上述政策的实施,使法国摆脱了督政府时期出现的困难,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2、对外:与反法联盟进行战争 
对外拿破仑经历了与反法同盟的多次战争。给欧洲的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也防止了波旁王朝在法国的复辟。到1810年左右,欧洲大陆上已没有堪称法国敌手的国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盛极一时。到1812年时,拿破仑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第一帝国达到全盛。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原因:

1、连年战争严重影响到国内经济发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民族解放战争日益汇成一股摧毁拿破仑帝国的强大洪流。 
3、在统治后期,开始向旧制度妥协,向封建王朝看齐。 
4、莱比锡战役法军战败。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失败过程: 

1、1814年,反法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流放到厄尔巴岛。
2、1815年,滑铁卢战役后,法军失败,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波旁王朝复辟: 

1814年3月底反法联军进入巴黎,4月4日拿破仑不得不宣布退位。20日,他被押到地中海中的厄尔巴岛,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1、复辟的原因:
①对外战争动摇了帝国的统治基础;
②侵略扩张使民族解放战争兴起;
③向旧制度妥协使帝国危机加深。 
2、复辟的经过: 
1814年拿破仑战败退位,第一帝国灭亡,波旁王朝复辟 1815年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失败,波旁王朝再次复辟。 
3、复辟的波旁王朝的措施: 
波旁王朝复辟后,因为波旁王朝的反攻倒算使得法国人民难以容忍,10个月后拿破仑奇迹般地逃离小岛,回到巴黎重建帝国。但欧洲封建势力不给拿破仑以喘息之机,他们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决战中,再次击败拿破仑。拿破仑的这次执政仅97天,因而有“百日王朝”之说。接着,拿破仑被押往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死于该岛。波旁王朝在法国再次复辟。
  4、结果 : 
七月革命爆发,波旁王朝被推翻,建立了以奥尔良公爵为国王的“七月王朝”。


发现相似题
与“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