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探究题
    1772年,德国天文学家波德在提丢斯(德国物理学家)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条关于太阳系行星距离的定则。其内容是取0、3、6、12、24、48……这样一组数,每个数字加上4再除以10,就是各个行星到太阳距离的近似值(天文单位)。在那时已为人所知的4个行星用定则来计算会得出惊人的发现:
    行星定则推算数据实际距离
    水星    (0+4)/10=0.4天文单位    0.378
    金星    (3+4)/10=0.7天文单位    0.723
    地球    (6+4)/10=1.0天文单位    1.000
    火星    (12+4)/10=1.6天文单位    1.524
    读上面资料回答问题。
    (1)用提丢斯——波德定则分别推算出木星、土星和天王星与太阳的理论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系中部分行星的距日实际距离:
    (2)把计算结果和上表中各行星与太阳实际距离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你有什么发现?请建立一个假设来说明你的发现。(提示: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地理探究题难度极难 来源:杨文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772年,德国天文学家波德在提丢斯(德国物理学家)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条关于太阳系行星距离的定则。其内容是取0、3、6、12、24、48……这样一组数,每个数...” 主要考查您对

地球的普通性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地球的普通性

地球的普通性: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差异可将它们分为三大类即类地行星、巨行星及远日行星;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近圆性(公转轨道接近圆)及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三大特征。
1、同向性:从北极上空看,各行星都按逆时针绕日旋转
2、近圆性:运行的轨道都近似圆形
3、共面性:各行星的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上

4、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并不特殊。

:冥王星已经在2006年被剔除於九大行星之列,目前成为矮行星之一,太阳系仅剩下八大行星。


发现相似题
与“1772年,德国天文学家波德在提丢斯(德国物理学家)的理论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