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各国宪法的制定伴随着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回答下题
    小题1:美籍华人、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和日本”一章曾这样写道:“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这场“兵变”带来的结果不包括
    A.满清政府垮台B.中华民国成立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D.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小题2:“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首次写入这一重要内容的我国根本大法是
    A.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
    B.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9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小题3:《世界史·近代史编》指出:“(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不能不说是保守派对民主派的胜利.”该书的作者之所以得出这一论断是因为这都宪法:
    ①规定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   ②规定最高法官实行终身制 
    ③未规定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 ④实际承认奴隶制度的合法性:
    ⑤歧视黑人和印第安人
    A.①④⑤B.③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⑤
    小题4:1792年7月30日,马赛结盟军(义勇军)唱着《献给吕克内元帅的军歌》(后称《马赛曲,)进入巴黎.就政体而言,这时的法国:
    ①国王掌握着统治大权       ②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③雅各宾派控制着国家权力   ④国家在宪政体制下运转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本题信息: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各国宪法的制定伴随着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回答下题小题1:美籍华人、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和日本”一章曾这样写道:“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 主要考查您对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东盟的成立: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
(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
(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
(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趋势: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发现相似题
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各国宪法的制定伴随着政治民主化的进...”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