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政治

首页
  •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协议》中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重大历史跨越。在西藏自治区各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以上;自治区、地(市)、县三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77.97%,自治区人大主任、自治区主席,市长、县长均由藏族公民担任。广大藏族人民和汉、蒙、回、门巴、珞巴等各民族一道,共同开发和建设西藏,建立了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深厚情谊。2010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507.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1年的113倍。201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8.7元,比民主改革初期增长了117倍。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各地(市)、县纷纷投入经费,保护西藏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前,西藏拉萨朗玛、拉孜堆谐等60项代表作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格萨尔说唱艺人次仁占堆、藏族唐卡画师丹巴绕旦等53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2个代表作和134名传承人入选自治区级名录。2009年,西藏藏戏和格萨尔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填补了西藏没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空白。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民族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对保护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模拟题政治材料分析题难度较难 来源:吴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材料一: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协议》中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 主要考查您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世界文化多样性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世界文化多样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异同:

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不 同 点 设立的地区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如澳门、香港
自治程度 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权 高度自治权
社会制度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设立的目的 为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而设立 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
相同点 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都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都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①前提:国家统一领导下。
②范围: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③内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地位 是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自治地方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自治机关 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核心内容 自治权
决定因素 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 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民族节日含义:

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的积淀。

文化遗产含义: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多样性的含义: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指的是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1)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二者是一般与个别、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
(2)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他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
表现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的规律
原因 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
结论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民族节日的价值: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元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3)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B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各民族的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处理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尊重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发现相似题
与“材料一: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关...”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