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读图题
    读下列运河示意图,请回答:

    (1)当你处在洛阳时,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名称各是什么?这个时期的运河是哪个朝代开通的?
                                                                                                                                                           
    (2)写出A、B、C、D所代表的四段运河的名称。
                                                                                                                                                             
    (3)运河C段是在哪个朝代时开凿的?在当时的北京附近还有一段,叫做什么?此时,能与运河相比的
    另一条南北运输通道是什么?
                                                                                                                                                            
    (4) 在历史上大运河都起过什么作用?
                                                                                                                                                          
                                                                                                                                                           
                                                                                                                                                           
    本题信息:2008年期末题历史读图题难度较难 来源:马春荣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读下列运河示意图,请回答:(1)当你处在洛阳时,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名称各是什么?这个时期的运河是哪个朝代开通的? (2)写出A、B、C、D所代表的四段运河...” 主要考查您对

大运河的开通

元朝的疆域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大运河的开通
  • 元朝的疆域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隋朝大运河的特征:
1.古代最长的大运河,全长2000多米。
2.成为南北经济、文化、政治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3.大运河还促进了沿岸地区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
3.隋朝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唐代诗人皮日休曾经这样评价过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意思是:“尽管人们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大运河的开通,但是它至今还发挥了很大作用。如果没有隋炀帝在大运河乘龙舟游玩,他修筑大运河的功绩可以和大禹媲美。”那么,应该如何评价隋炀帝?
1、隋炀帝的功绩:
(1)589年,被隋文帝杨坚任命为大将军,灭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2)开通大运河,成为了贯通南北的水路,加强了南方与中原的联系。
(3)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的正式开始。
(4)修筑东都洛阳,使洛阳成为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隋炀帝之过:
(1)开通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修长城都是同时展开,对百姓劳役不息,征调不止,人民生活悲惨。
(2)好大喜功,三征高丽,不仅士兵死伤半数,还征调劳役兵役,导致田地荒芜,农村经济破坏。
(3)为张扬国威连年出巡,三下江都,奢侈浪费,所需费用均由所经过的州县的百姓承担。
(4)采用严刑酷法,凡是反抗朝廷者,不问缘由,皆斩。
3、如何正确评价:
隋炀帝即位后,下令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修订了法律,主要是针对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设立了进士科,促成了科举制的形成;兴办学校,访求遗散图书,并加以保护;几次派遣使者去流求和西域,加强了内地同边境的关系。但是,隋炀帝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倚仗国力富强,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年年征发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使农民背井离乡,造成大量田地荒芜,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他年年远出巡游,三游江都,三至涿郡,每次出游,大造行宫,严重骚扰了地方百姓的正常生活。他三次远征发兵进攻高丽,穷兵黩武。他制法却不守法,采用严刑酷法威逼百姓,终于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


隋大运河示意图:
 
大运河由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开通大运河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政治上,是巩固隋朝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抵江淮,为加强统治者对南方的控制和东都洛阳与南方的联系。
经济上,江南地区经过六朝人民的辛勤劳动,成为了富庶的地区。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质不足以供应隋朝中央政府的需要,必须从南方转运,陆路运输,运输量小,费用又高,利用旧河道开通运河是最好的选择。
(2)从军事看,由于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需要运输大量军队和军需物资,利用河道快速便利。
(3)从个人因素上看,开运河也与隋炀帝本人游玩作乐,眷恋江南景色和物质繁华也有直接联系。
2、影响:
(1)大运河开通后,贯穿了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
(2)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元朝的疆域:
元朝统一后,疆域空前广阔,北到蒙古、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总面积约1200万平方千米。
元朝的疆域:
 

元朝与四大汗国:
成吉思汗曾经发下宏愿:“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所以他和他的孙子忽必烈东征西讨,一直打到了今天欧洲的多瑙河一带,创造了元朝广阔的疆域,我们看元朝疆域图,不禁会慨叹元朝的疆域之广大,同时也会有疑问:地图上出现的四个汗国确实用不同的颜色标注的,没有划进元朝的版图,他们和元朝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这四个汗国被称为“四大汗国”因为蒙古实行的是幼子继承制,所以以中国的元朝帝国为大汗辖区,另外,还有服从大汗宗主权的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分别是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成吉思汗在世时,把占领区分成三个“兀鲁恩”,分封给三个儿子:长子术赤封于封于钦查、花剌子以及康里国故地,今天咸海以西,里海以北之地皆属之。由于术赤早死,这一封地归于其子拔都,称为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次子察合台封于西辽和畏兀儿故地,东起阿尔泰山,西至阿姆河,包括新疆天山南北路等地,后来称察合台汗国。三子阔窝台封于乃蛮故地,今鄂毕河上游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皆属之,后来称阔窝台汗国。伊儿汗国:伊儿汗国,又称伊尔汗国或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是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的大国。
四大汗国在研究蒙古和元代历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所有的历史学家和学者都绕不过对由四大汗国所组成的超级帝国的研究。他们名义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实际上又各自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四大汗国是蒙古统治者逐次在西征胜利中扩张领土的结果。四大汗国的出现,是蒙古族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发现相似题
与“读下列运河示意图,请回答:(1)当你处在洛阳时,运河南北两...”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