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 年4 月14 日,“金砖五国”领导人在中国三亚举行会晤,会晤的议题包括国际经济金融问题、国际形势、发展问题以及金砖国家合作。
    材料二
     材料三
     

    (1)请你拟定一个适合南非的称谓:___________
    (2)三亚位于我国的海南岛,说出海南岛适合发展的特色农业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班加罗尔成为印度“硅谷”的主要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与俄罗斯有着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我国目前正在修建石油管线,这样可以从俄罗斯
    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分析这种合作对于两国的地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模拟题地理材料分析题难度较难 来源:周颖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1 年4 月14 日,“金砖五国”领导人在中国三亚举行会晤,会晤的议题包括国际经济金融问题、国际形势、发展问题以及金砖国家...” 主要考查您对

新工业区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联系

世界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新工业区
  •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联系
  • 世界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新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同时,发达国家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相对于传统工业区而育,人们把这些工业地域称为新工业区。


新工业区发展概况:

①发展特点:
时间新:大多是新技术革命开始后形成的。
地区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没有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尤其是既不接近原料产地,也不接近消费市场。
组织形式新:企业规模小,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
②发展类型:
新工业区有多种类型,其中两种形式最典型:一是新发展起来的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城,例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该区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将众多中小型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发展起来的新工业区,如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这些地区基本上没有传统工业,逐步发展成为以电子、宁航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地城。
③主要分布地区:
世界主要的新工业区有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以及英国的苏格兰地区、日本的九州岛等地区。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1)分布及发展条件:
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从20世纪 50年代开始,利用当地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成为新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除了廉价劳动力、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和交通运输方便是当地的优势条件之外,主要是抓住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得益于当时国际和国内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环境,如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促使厂家经营消耗能源、消耗原材料少的产品的生产;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高度开放的经济政策,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都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意大利新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包括亚平宁半岛北部、波河下游平原以东北部靠近斯洛文尼亚的地 区。
(2)主要特点:
①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雇员一般在250人以下。
②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艺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轻工业产品。
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④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
⑤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3)发展模式:
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在意大利,工业小区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这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4)萨斯索罗瓷砖工业小区:
20世纪80年代中期,萨斯索罗地区逐渐形成以瓷砖生产为骨干企业的工业小区。萨斯索罗及周围集聚了很多相关企业和服务性机构,建立起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瓷砖企业的集中创造了激烈的竞争环境,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迅速扩散,并造就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美国“硅谷”
(1)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通常有以下特点:
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美国“硅谷”在世界电子工业中的地位:
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既是美国微电子工业的发祥地,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次电子工业技术的创新:20世 纪70年代的半导体、80年代的个人电脑、90年代的互联网,都发生在“硅谷”。微电子工业是高技术工业的核心,“硅谷”创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推动了全世界电子工业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3)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喀什经济特区:

一、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概况喀什全称“喀什噶尔”,地处欧亚大陆中部、我国西北部、新疆西南部。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或邻近,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边境线长888公里。全区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下辖1市11县。截至2009年底,全区总人口387.28万,有维吾尔族、汉族等31个民族,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2010年3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同月全国两会期间,新疆代表正式提交关于“设立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提案,并建议国务院把进一步扩大新疆喀什向西开放纳入国家沿边开放的整体战略之中,以大开放促进喀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2010年4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正式启动,19省决定千亿元资金帮助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正式批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疆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给新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喀什经济特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政策优势 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批准西部大开发战略。2006年12月,《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提出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把西部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010年3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确定19个省市承担对口支援新疆的任务。其中,山东、上海、广东、深圳四省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正式批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
在西部大开发、对口支援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等战略规划下,中央和各地政府已经或即将出台帮助喀什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2009年,中央批准《南疆三地州建设项目专项规划》,计划2009~2013年间对喀什地区等地投资500亿元,建成大中小型项目1.3万个。2010年,山东、上海、广东、深圳四省市计划投资3亿多元,对新疆喀什地区实施21个援建项目。未来五年,广东(含深圳)将安排资金96亿元对口援建喀什地区。喀什地区颁布《喀什市鼓励投资优惠办法》等。
(二)区位优势喀什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喀什地处亚欧大陆中心,与8国接壤或邻近,边境线长达888公里,现有红其拉甫、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卡拉苏、喀什国际航空港等5个一类口岸和1个二类口岸(新怡发)对外开放,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喀什与周边国家许多城市直线距离在1000公里左右,是中国通往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喀什是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亚的桥头堡和辐射中心,可以“东联西出、西进东销”,对促进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自然资源与生产要素优势
1.自然资源丰富。一是作物资源。食用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还有水稻、大麦、高梁、油菜、胡麻、葵花、花生、芝麻、小茴香等。药用作物有甘草、党参、麻黄、雪莲等数十种。瓜果作物有桃、杏、梨、苹果、巴旦木、葡萄、无花果、石榴、樱桃、阿月浑子、核桃、甜瓜、西瓜等。二是矿产资源。喀什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区,目前已发现矿产67种、矿产地224处,其中大型矿床12处。石油、天然气、水泥石灰岩、熔剂灰岩、饰面大理石、花岗岩、磁铁矿、硫铁矿、玉石储量丰富。三是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加舒尔布鲁木山、布洛阿特峰、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金胡杨国家森林公园、喀拉库勒湖风景区等。民族风情方面有艾提尕尔民俗文化旅游区、西山民族风情园等。历史文化方面有艾提尕尔清真寺、莫尔佛塔、叶尔羌汗国王陵、玉素甫?哈吉?哈吉甫墓、香妃墓、唐王城、托库孜萨来遗址、喀什噶里石头城遗址等。
2.生产要素充足。一是土地。喀什土地总面积1394.79万公顷,约占新疆土地总面积的1/2。全区现有耕地57.5万公顷、园地3.3万公顷、牧草地161万公顷、可利用草场11.48万公顷、后备耕地资源58.81万公顷,年均开发约2万公顷,土地资源充足。二是劳动力。截至2009年底,全地区总人口387.28万人,全地区就业人员116.76万人,劳动力充足。三是资本。2008~2009年,喀什地区生产总值(GDP)分别为249.07亿、284.24亿,增长14.12%。资金基础扎实。
(四)产业基础优势
农业方面,粮食、小麦、棉花、林果业、畜牧业等是其传统特色产业。工业方面,己形成钢铁、煤炭、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电力、建材、造纸、塑料等一定规模门类。服务业方面,旅游业、物流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发展迅速。2008~2009年,喀什地区第一产业产值分别为103.58亿元、115.32亿元,第二产业产值分别为42.92亿元、48.86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02.57亿元、120.0'7亿元。第一产业增长11.33%,第二产业增长13.84%,第三产业增长17.06%。因此,喀什地区已具备较完整的产业部门和较快的发展速度,拥有一定产业基础。

三、推进喀什经济特区产业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喀什经济特区应在产业政策、用地政策、财税政策、技术开发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放开和完善,吸引投资、人才、技术等资源,为特区发展注入活力。具体措施有:一是确定产业发展的优先顺序,缩减审批程序,节省时间和成本;二是放宽土地审批,减免土地租金,延长土地使用年限;三是建立开发基金,为投资方提供资金配套、低息贷款;四是免除或降低相关方面税收,纳税额达到标准的返还部分缴纳税款;五是为引进或开发高新技术的项目及企业提供补助及相关优惠;六是改善人才待遇,对来支持特区发展的人才给予户籍、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便利等。
(二)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商贸物流业喀什与周边国家风俗习惯相似之处甚多,经贸往来历史悠久,同时也是我国东部及西部与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交流的重要门户。因此,要完善并扩大现有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发达的交通运输业是其他产业的发展基础。一是推动完善铁路网与公路网建设,实现重要地区的直通;二是改造扩大原有机场,建设新机场,增加热点地区航班和航线,提高空港等级和营运能力,提高空中运输能力等。同时,利用区位优势和交通运输,发展商贸物流业。区位和交通是发展商贸物流业的关键,区位越近、交通越完善,商贸物流就越方便快捷、成本就越低。要加强与中国内地及周边国家的合作,赋予“东联西出,西进东销”更丰富的内涵,力争建设成出口加工基地和商品中转集散地、开拓国际市场的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据点。
(三)重点发展农业、采掘业、原材料业、旅游业、纺织业
1.发展农业。尤其要注重对诸如瓜果及棉花种植业、牛羊畜牧业等传统特色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生态化。一是增加政府投入资金,支持农业机械生产企业,补贴和奖励农业机械购买者,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大幅度推动农业生产设备机械化。二是积极推进农业生产企业化,以专业化的规模经营为标准改造小规模经营,形成健全发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同时,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立品牌保护机制,促进品牌发展,增加品牌附加值。再就是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改善产品的工艺和质量,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三是支持生产绿色无污染、营养价值丰富的农产品,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农业。
2.发展采掘业。一方面改造传统矿产利用状况,提高石油、天然气、金属产品质量和增加新品种,采选冶采用新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非金属则着力发展环保建材,发展精深加工技术。另一方面,开发清洁能源矿产。
海西经济区:
2007年1月,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纲要中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辐射集聚、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两个先行区: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四个基本:福建新一轮发展的总体布局,即:基本构想,就是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基本思路,就是“四个三”、“四个二”、“九大支撑体系”、“一项根本建设”;基本态势,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和谐平安、服务全局;基本格局,就是准确定位、主动融入,整合优势、合理布局,外延拓展、内涵深化,互动联动、统筹协调。
四个推进:福建新一轮发展的指导思想,即:推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四个关键:福建新一轮发展的工作要求,即:关键在“活”、关键在“和”、关键在“实”、关键在“人”。以“活”开拓发展之源,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创新创造,激发各种活力,激活各种要素,让所有活力竞相涌流;以“和”提升发展之势,增强发展合力,在合力推进中求和谐,围绕发展求和谐;以“实”打牢发展之基,注重实际、实干、实效,从实际出发,求实求效,促进发展取得实效,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以“人”构筑发展之本,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形成选人用人公正导向,树立推动工作的形象、对人民负责的形象和公正廉洁的形象。
四谋发展:是海西建设的实践主题,是在海西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也是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四个重在:福建建设的实践要领,即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四求先行:
——解放思想求先行。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8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历史。什么时候解放思想,什么时候就实事求是,什么时候就能创造辉煌。我们讲的解放思想,就是要围绕科学发展观来展开,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错误和教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形形色色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方法。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提出,是改革开放30年实践的成果、福建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的成果、全省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建设两个先行区,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要求,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仍然需要创新的激情、创新的气魄、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仍然需要营造解放思想的氛围、激发解放思想的活力、凝聚解放思想的合力、推进解放思想的实践。
——以人为本求先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突出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期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新跃升。以人为本求先行,就是始终要明确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着力点。以人为本与发展是第一要务、第一要义辩证统一,完整表述了发展的前提、发展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发展的目的。我们讲发展为了人民,就要用发展的先行来带动成果的共享,以发展的先行来带动民心的凝聚;我们讲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在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方面,在依靠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方面,在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能够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以民心的凝聚来推动发展的先行。
——好字当头求先行。好字当头、好字优先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和本质要求。好字当头求先行就是在推动发展中强化好的意识、好的观念、好的要求、好的标准。好的基础是发展,好字要在发展中来体现,质量、效应、层次要在发展中提升,结构调整要在发展中来进行;好的方法是统筹,要统筹发展、统筹兼顾、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我们要更多地关心质量、效应、生态,更多地关心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更多地关心社会稳定、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问题,努力在实际工作中运作好、体现好。
——持续运作求先行。持续运作是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经验。持续,就是持之以恒、一如既往、一以贯之,这是先行的保障,是先行的基础;运作,体现贯彻落实,体现能力水平,更多的是研究怎么去做,怎么来落实。我们讲解放思想求先行、以人为本求先行、好字当头求先行,最后都要落实在持续运作上。持续运作是实践要领,也是领导方法;是工作要求,也是作风能力;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目标。我们要围绕全局持续运作、准确站位持续运作、依法依规持续运作、注重实效持续运作,以持续运作的实效来保证先行。
四个意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福建发展的战略选择,具有四个重大意义: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完善;有利于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后发优势;有利于形成服务中西部发展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有利于构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五缘六求:福建用来定义闽台关系的特定词语。“五缘”指闽台之间历史上存在着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的亲密关系,它们都是割不断的;“六求”指闽台之间今后进一步拓展关系、推进交流合作的六个方面,即经贸、交通、旅游、农业、文化交流和载体建设。八项举措:实施项目带动、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中心城市、提升民营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建设文化强省。
九大支撑: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构建统筹协调的城乡支撑体系、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构建优势独特的闽台交流合作支撑体系、构建互利共赢的开放支撑体系、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支撑体系、构建全面发展的社会事业支撑体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体系、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支撑体系。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区港联动:是指进一步整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口的区位优势,将保税区的特殊政策覆盖到港区,实现区域联动、功能联动、信息联动、营运联动,拓展和提升保税区和港口的功能,形成保税区与港口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区港联动是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国际通行模式。2004年国家批准我省厦门的象屿保税区与东渡港区实行“区港联动”试点,2006年3月正式封关运作。
循环农业:是指按照循环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资源、环境、经济有机融为一体、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农业经济和生产形式。循环农业有着一般循环经济的三个共同特征:一是减量化,尽量减少进入农业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水、土地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二是再利用,提高服务农业的生产资料产品利用效率,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三是资源化,农业产品和废弃物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西三角经济圈
在由城市节点、城市群带动国家非均衡发展的区域战略指导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迅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的迅速崛起,我国经济的三大增长极已浮出水面,这三大城市群,就是三个巨大的增长极,集聚、辐射效应十分明显。但这三个增长极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梯度推进,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需要也必然会形成一个与之相应的增长极,那么,第四增长极在哪里?
2009年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提出“西三角经济圈”概念,标志着“西三角”从学者讨论的范畴正在变成政府行为,并有可能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西三角”的战略意义何在,其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相对于其他潜在竞争对手,“西三角”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需要进行从理论到实证的分析。
一、方向确定格局:“西三角经济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进入新世纪,随着发展重心从东部沿海逐步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推进,国家更加重视区域均衡,东(上海浦东)西(成渝)南(粤港澳)北(天津滨海)中(武汉和长株潭)兼顾的国家改革试点版图初步建立,博弈中的各方也展开合纵连横,经济要素跨行政区域关联,城市群内产业互补,极核作用不断强化,各方都期望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成渝地区作为我国西部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区,经过近年来的融合与发展,已经产生了“双核共振”的效果。但是,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已形成的增长极来说,仅靠成渝联手还难以形成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有效载体,成渝还需要寻找另外的经济伙伴,共同构筑西部地区稳固的战略支撑极点。从地理分布上看,第一个“西三角”实质是“中西三角”,因为湖北宜昌地区为中部,第二个“西三角”则为“西南三角”,第三个“西三角”则是贯穿南北、涵盖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区的“大西三角”。
从战略上来看,3个“三角”都有一定的战略指向,而“大西三角”的战略高度最高、格局最大:“西南三角”是成渝经济带的扩展,有利于整个西南地区经济的梯度推进;“中南三角”立足三峡库区发展,使长江中上游逐步联成一片;“大西三角”则将整个西部最具战略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区域联在一起,以此推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开发、发展。
从地理距离和受益地区看,“西南三角”直接受益地区是重庆和贵州,四川受益相对较小;“中南三角”直接受益地区涵盖重庆东北部和湖北西部的使长江中上游地区,四川受益相对较小;“大西三角”横跨西北和西南,直接受益地区包括川东、川北、陕南、渝东北等地区。由此可见,“大西三角”使各方都能够在其中收益,受益面较广,能够产生更强的经济激励。从经济增量上看,“西南三角”经济圈相比成渝经济带所产生的人口增幅最大,但所产生的资本累加效应(包括: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等)和总量扩大效应(包括:GDP、人均GDP等)并不明显,相反,人均GDP反而下降10%,因而,“成渝+贵州”并不是第三“极点”的最佳选择;相比之下,“中西三角”经济圈所能带来的财富效应和总量效应则相对优于“西南三角”,人均GDP、财政收入、居民储蓄余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项指标均高于“西南三角”;不过,无论“西南三角”经济圈还是“中西三角”经济圈,在经济总量的提升、财富效应的扩大、人才资源的聚集等方面,都远逊于渝川陕组成的纵跨整个西部“西三角”经济圈,成渝经济带与关中经济带加起来所形成的经济规模和财富效应足以与任何潜在的“第四极”竞争者抗衡。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虽然西三角经济圈在经济总量(GDP)、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方面略逊于大东北经济圈和大中南经济圈,但总体上三个“准第四极”在GDP、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乡居民储蓄余额、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等指标上差距不大,可以说势均力敌,旗鼓相当,都有潜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综上所述,重庆、成都、西安组成的“西三角”在战略上突破了秦岭屏障,由局限于西南向西南西北联手的视野拓展,使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带贯通,便于联合起来进行经济的整合和提升,为西部大开发打造出引擎和龙头,使整个西部地区有了战略上的最佳支撑。
二、实力决定地位:“西三角”成为经济“第四极”的实证比较
“经济圈”概念起源于1957年法国经济学家戈特曼(Cottman)提出的“大城市群”学说,他认为经济圈是指在具备特定条件地区出现的、沿着特定轴线发展的巨大的核心城市系统,其本质特征是高度密集性。“增长极”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他在著名论文《略论增长极概念》中写道:“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经济圈都能成为经济“增长极”,也不是经济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成为经济增长极。成为经济增长极的关键是看该区域中心地区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程度,即:核心区域的辐射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协调、具备凝聚和扩散效应的区域发展环境等各方面的条件。
(一)极点的辐射强度。极点即辐射源,是指在区域经济中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极点的经济辐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一种“溢出”效应,一方面是当极点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一部分产业和技术就会向周边地区转移;另一方面极点的经济规模越大,其对周边地区的产品的吸纳消化能力也就越强。因此极点经济规模越大辐射强度也越强,带动周边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也越强。
通过对比,重庆-成都-西安形成的西三角经济“极点”,在12项评价指标中,“极点”经济总量排第一的有7项(人口数、客运量、货运量、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而在“占本经济圈比重”中,有10项排名第一,这充分表明重庆—成都—西安在整个西三角经济圈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相对于其他经济圈“极点”的比较优势。
(二)极点间的紧密程度。经济圈的范围大小和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极点”间的亲密程度,这包括:一是极点间的交通距离:极点间建立起发达的公路、铁路网,可以尽可能地缩小极点与周边地区的距离,减少辐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辐射效率;二是极点间彼此的协作程度:极点间的向心力和彼此协作有力于增强整个经济圈的产业聚集和经济合作。从极点间的地理距离看,三个经济圈极点间的距离都在“8小时经济圈”以内;按照航空上的经济半径计算,三个经济圈极点间都在1小时半径内。可以说,三个经济圈都具备成为大的经济增长极的交通条件,相比之下,西三角相对薄弱,建立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使成渝到西安的铁路3小时通达是当务之急。
从极点间的向心力来看,三个经济圈内中心城市间的向心力差别很大:(1)东北经济圈:同室操戈。虽然均为老工业基地,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远没有那么密切,仅辽宁就形成了两个经济中心,一是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经济区,由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6个城市组成;二是以大连为龙头,丹东和营口为两翼的辽南沿海经济区。(2)西南经济圈:离心离德。除武汉外,另外2座城市的目光已经被其他经济圈所吸引,南昌向着长三角经济圈,而长沙向着珠三角经济圈,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那样,“比之1980年代的武汉经济协作圈,大圈的认同感已是大打折扣”,武汉成为中国的第四极,眼下我们还看不出任何曙光。(3)西三角经济圈:渐行渐近。成渝经济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产业的互补性强,但成渝与西安的经济联系与合作相对薄弱,加强成渝与西安的合作成为“西三角”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三)地区之间的产业联系。产业相似系数是衡量地区间产业联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征了地区间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定量测度表明:大东北经济圈内,辽宁与吉林之间的产业结构具有密切的联系和一定的互补性,而辽宁与黑龙江、黑龙江与吉林之间产业联系并不密切,产业整合整体上任重而道远;大中南经济圈之间的产业联系过于密切,甚至产业结构高度趋同,使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免会出现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现象,因而大西南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同样存在大规模整合的必要;相比之下,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相似系数较为合理,西安、成都和重庆均是我国三线军工企业较集中地区,产业之间有着历史性地紧密联系,例如飞机制造业、机械制造等等产业实力雄厚,建成“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链即进行新的产业整合与分工已具备了基础条件。宝成、西康和襄渝铁路承接了作为西南两大中心——成都和重庆与西北经济重心西安间的经济联系,三大城市的融合,不仅聚集了西部经济最优质的资源和优势,而且,可以成为引领西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不过,西三角三大“极点”的产业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重合(表7)。当前在重庆、成都和西安的发展战略中,重庆是全国重要重工业基地和西南最大的商业中心,以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和冶金三大支柱产业,此外有电子信息、金融和商贸等重要产业,著名企业有重钢集团、特钢集团和西南铝厂等;成都是西南地区的金融、科技和商贸中心,以航空、机电、冶金、化学、轻纺为支柱产业,此外还有电子信息、石油化工、酒业、中药业等;西安是西北最大的中心城市,以能源、机械、电子、纺织、航空、航天、食品、烟草、医药和化工等为产业支柱。三地许多支柱或重要产业是重合的,这其实是不利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如化工和电子被三地同时列为支柱产业或重要产业,为此三地应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潜力,制定互不相同的支柱产业以错位发展。
(四)圈层结构和经济纵深。以经济地理学的角度看,经济增长极需要有梯度渐次推进的圈层结构和广阔的战略纵深。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图2),大东北经济圈的第一圈层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西部,第二圈层为中俄边境、中朝边境等东北亚地区;大中南经济圈的第一圈层为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第二圈层为安徽、河南;西三角经济圈第一圈层为重庆、四川、陕西三省,第二圈层为整个西部12省,第三圈层有可能向南亚、东南亚、中亚地区适当延伸。相比之下,西三角经济圈的战略纵深最为广阔。综上所述,在三个“准第四极”中,“西三角经济圈”的总体优势和相对劣势并存。在“极点”的经济辐射强度、向心力、产业联系等方面,“西三角”相对于其它经济圈都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最具备成为经济增长极的条件。同时,“西三角”在区域经济总量方面、成渝与西安的交通和经济联系、区域内产业整合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整合创造未来:构建西三角经济圈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西三角经济圈”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必然要赋予它改革发展的新内涵,进行整合、统筹、协调与创新。
(一)整合:加强跨行政区整合力度,形成推动区域发展的合力整合,包括政策整合、基础设施整合、产业整合、资源整合和市场整合。整合是西三角能量聚合、优势互补、形成合理分工与协作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源泉所在,也是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一,建立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平台,绘就区域一体化时间表。区域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政府间政策上的整合与行动上的协同。实施“西三角”经济圈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带动整个西部经济发展的区域动力新机制,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使其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成为推动西部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成为引领西部经济稳定、高速、持续发展的领头羊。从政府层面的整合功能来看,关键是要构建整个经济圈层面的合作、协调与整合平台,如:可以设立“西三角经济圈政府协调中心”,使其不仅具有论坛、沟通功能,还必须赋予其规划和执行功能。其成员可考虑包括经济圈内的省级、市级成员,地点可以设置在经济圈的首位中心城市重庆,在职能定位上具有都市经济圈公共权力协调机构的性质,对于涉及共同利益的一些地方重大决策具有协调、建议和否决权。在此基础上,逐步创新一般城市各级政府公共管理协调制度。一般城市各级政府在分立的行政区基础上,随着一体化的进程,及时地、相应地逐步创建起适应一体化进程要求的公共行政管理的内在机制,通过公共行政管理的制度创新,制定出适合都市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的共同政策和制度规范,最终实现经济圈组织体系内的超越行政区的协调和管理。
第二,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南北联动、相互衔接的一体化网络。“西三角”经济圈的崛起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三大经济增长极,它是在一个相对低发展阶段和收入水平的起点上开始经济一体化的,它的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市群的基础相对薄弱,区域内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当务之急就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破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地理性障碍。同时,“西三角”经济圈要作为经济“增长极”必然要承担辐射带动的功能,即:以重庆、成都、西安三座城市为“极点”,以渝、川、陕三省份为腹地,而产生一个强大的辐射区,其首先辐射的是甘肃、贵州、湖北和湖南,其次辐射的是云南、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和西藏,要发挥这些作用,必须借助于交通建设。
为此,在对经济圈基础设施系统特别是交通运输系统、能源供应系统、市政设施系统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凝聚经济圈基础设施一体化目标,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立相互衔接并服务于各方的管理体制。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说,首先,建立3个“极点”之间的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城际铁路网络;其次,建立江海联动、横贯东西的立体化交通体系,将西安地处欧亚大陆桥节点的铁路优势与重庆居于长江上游的水运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形成通过重庆沿长江实现与长三角经济区互动,向东南方与“泛珠三角”互动,通过西安向东北延伸实现与环渤海经济圈互动的交通体系。再次,建设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第三座欧亚大陆桥,实现东西部的高效连接。
第三,进一步加强经济区内的产业整合,促进生产力布局合理化。各个城市间要根据各地区的区位特点和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区内的协调,鼓励和引导要素流动,促进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加快区域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协同整合产业优势,培育若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及合理分工和梯度互补的产业体系,实现大跨度、宽范围的生产力重组和整合,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第四,着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经济圈的形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都市经济圈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2个到3个的核心城市;二是要有一系列与核心城市相联系的次核心城市;三是中心城市与次核心城市之间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特别是企业、产业和市场的密切联系。为此,要根据“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态势,结合成都、重庆和西安产业发展特点,一方面使其内部三大都市之间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加快辅助产业转化基础。另一方面三大都市与次级城市之间经济功能定位要相互补充,尤其是城市产业间产业链整体的有效配置,使生产、科研和销售在区域形成最佳的配置。如次级城市中重庆的万州、江津、长寿,四川的绵阳、德阳、南充,陕西的宝鸡、杨凌、汉中等各城市间形成向重庆、成都和西安核心城市研发创新服务的试验推广基地和生产服务基地,实现“西三角”经济圈的生产、研究开发和销售良性体系。
(二)创新:构建内生性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增长极创新,包括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创新是西三角培育活力、动力和衍生能力,进而提升区域和国际竞争力的前提。西三角地区“三线”企业比重较高,体制和行政壁垒较多,市场化程度偏低,尽管这一地区聚集着厚重的优质资源,但能量远没有充分释放,经济运行和某些社会经济活动还主要靠政府动员,要素配置及流动性较弱。要实现西三角经济的全面腾飞,必须构建内生性的区域创新体系。
第一,启动和释放民间和市场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地区制度变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民营经济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西三角的崛起首先要启动民营经济的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沿海经济圈相比,西三角的经济总量、增长幅度、涉足领域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均存在较大的差距。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要发挥本区域的比较优势,探索一条民营企业、民间资本支持区域创新的新路子,充分利用西三角优质资源和产业组织优势,通过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创新能力整合启动内生性的创新之路。
第二,创新区域内部的城乡统筹模式,推动区域全面协调发展。“西三角”经济圈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大城市带大农村”,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不均、贫困面大、城市化水平低、整体环境闭塞等方面的因素,使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日益增大。2007年6月,重庆、成都共同被命名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主要任务就是推进以“加快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城乡一体化步伐”为核心内容的“城乡管理制度改革”。“西三角”经济圈的建立,就是要以市场化为先导,大力发展工业化,从而推动城市化,多方面、多渠道分流过剩劳动力,使丧失了自己过去的生存空间的人们(退耕还林后的剩余农民、裁军后的军转干部、国企下岗职工、库区移民)重新找到出路。目前,重庆为解决此问题,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定位为“第一经济”,并推出了“一圈两翼”战略,要求“两翼”每年转移30~40万青壮年农民到“一圈”中去工作,未来5年将实施200万农村人口的转移,而留下来的少数农民通过农业产业化,有望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待遇,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这种将“小马拉大车”转化为“大马拉大车”的方式值得川陕借鉴。
第三,进行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经济圈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更要有适合本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机制。长三角经济圈以高科技—知识密集型产业为特色,珠三角经济圈是以轻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特色,环渤海经济圈则是以重化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特点。在经济增长的源泉上,长三角经济圈属投资拉动型,珠三角经济圈是出口拉动型,环渤海经济圈则属内需拉动型。在动力机制方面,长三角经济圈显示了民资主导型,珠三角经济圈以外资推动型为主导,环渤海经济圈则是国资主导型。“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产业选择应以机械制造为重点,以能源、资源产业为主导,以新材料产业为突破来构建“西三角”经济圈产业新型结构。在能源、资源产业中,重点是煤、气、电、油产业的系列深度开发和产业链的延长以及绿色生态产业的大力发展。在机械产业中,充分发挥“西三角”机械产业基础好,军工产业实力强优势,形成“西三角”经济圈机械产业集群。在新材料产业中重点发展钒钛、稀土等资源和新功能材料的开发利用,着力培育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而在增长源泉和动力机制方面,“西三角”经济圈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以投资拉动和内需拉动为主导,以出口拉动为突破口。在动力机制上则要将民资、外资和国资推动型相结合。
第四,进行科技和产业创新,打造西部地区“创新极”。西三角区域内云集了众多国家和部属高等院校和国家科研机构,是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力量最集中地区。若能将三大都市的科技力量联合起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和高效协作,其科技力量并不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区域之下,从而为区域科技引领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同时,军工出身使西三角拥有深厚的制造传统和制造能力,产业创新应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发挥西安、重庆、成都科技资源雄厚的优势,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速创建复合创新集群,进行产业组织再造,培育新兴产业。
一、亚洲

(一)亚洲的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4、亚洲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3)亚洲第一长河是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澜沧江)、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
(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非洲],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南美洲])
(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
(6)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密切关系,受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旱涝灾害。

(二)亚洲的人文环境: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2003年),亚洲有6个。分别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人口最多的是亚洲,人口最少的是大洋洲(除南极洲外);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
2、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
3、亚洲民族十分复杂,大大小小有1000个,其中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黄河—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古巴比伦文明。共同特点是适宜的温带和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注:两河流域古代气候条件好)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的不同。
4、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发达国家较少,如日本。 

二、东南亚

1、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东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注意与中国接壤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4、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各大河上游流经山区,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及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形成重要的农业区。中南半岛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城市 附近大河 所在国家
河内 红河(上游为元江) 越南
金边 湄公河(上游为澜沧江) 柬埔寨
万象 同上 老挝
曼谷 湄南河 泰国
仰光 伊洛瓦底江(上游为怒江) 缅甸
5、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为黄种人。世界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如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6、东南亚的旅游胜地。(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越南的下龙湾等)

三、南亚

南亚指亚洲南部地区,介于东南亚与西亚之间。大体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喜马拉雅山以南至印度洋的大陆部分被称为“南亚次大陆”(或简称次大陆)。南亚共有7个国家,其中尼泊尔、不丹为内陆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为临海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为岛国。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和克什米尔地区同中国相邻。
南亚地形分为三部分:
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气候、土壤和植被的垂直变化显著。中部为由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的大平原,河网密布,灌溉渠众多,农业发达。南部为德干高原和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

印度:

1、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超过10亿,居世界第二位。
2、印度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最大河流是恒河,印度河在巴基斯坦。
3、印度大部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雨季(6-9月)盛行西南季风,旱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为抵御水旱灾害,修筑水利工程,如北部恒河、印度河流域规模庞大的灌溉系统,南部的防旱贮水池。
4、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产量增长很快。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分析小麦和水稻的分布与地形和降水的关系。经济作物有棉花、黄麻和甘蔗。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5、印度首都是新德里;加尔各答是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钢铁工业中心;孟买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硅谷”。

四、中东

中东和西亚,北非地区在范围上的不同:中东地区包括了除阿富汗之外的其它西亚国家,还包括北非的埃及。
1、中东位于亚洲西南部、非洲东北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是东西方交通要道,三洲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之地,本区的霍尔木兹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东西联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照中东地形图8.3,了解中东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主要国家、邻国,主要河流、运河、海峡、海洋。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藏量最大、生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主要产油国包括沙特、科威特、阿联酋、伊拉克等
3、三条石油输出路线。
4、本区水资源匮乏,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河流稀少,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有关河流、湖泊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是中东地区除石油以外的又一个焦点。但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经本区。
5、中东主要是白色人种。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伊斯兰教还把麦加看作圣城。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犹太人集中分布于以色列,信仰犹太教,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伊斯兰教。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本区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盟,目前有27个成员国,统一货币叫欧元。欧盟加强了欧洲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并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工业分布密集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区。
3、发达的畜牧业:本区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大西洋东岸,北冰洋南岸,地中海北岸),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多汁牧草,草场广布,本区的人们把牧草称为“绿色金子”。荷兰、丹麦是著名的乳畜大国。
4、主要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多瑙河下游平原)、河流(莱茵河、多瑙河)、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亚平宁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岛屿(大不列颠岛)、半岛(南部自西向东依次为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海及海峡(黑海、土耳其海峡、爱琴海、亚得里亚海、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比斯开湾、英吉利海峡、北海、波罗的海)。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
5、本区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内陆及伊比利亚半岛内部为温带大陆气候,阿尔卑斯山脉为高原山地气候。
6、欧洲西部的自然条件多种多样,南部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风景优美;北部有曲折、幽深的峡湾;中部阿尔卑斯山脉是登山和滑雪的好地方。读图8.24p65,知道本区有哪些旅游资源。 

六、非洲

1、本区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以南。有6亿多人,90%以上是黑种人,所以本区被称为“黑非洲”。
2、赤道和南北回归线都穿过本区,非洲是世界上跨热带面积最大的洲。本区气候分布的特点: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南北热带草原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明显分为干湿两季。热带草原地区常常受到旱灾影响。
3、本区地形以高原为主,最著名的盆地刚果河盆地,有被称为地球伤痕的东非大裂谷,有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有非洲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
4、由于殖民主义长期占领和掠夺,使本区有许多国家成为单一商品经济,即出口矿产、木材、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初级产品,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这种过分依赖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模式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因此要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水产业等其他产业。
5、非洲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本地区更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地区。这里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加之人口增长快,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是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和肉类的需求大,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七、日本

1、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自北向南依次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最大的是本州岛。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最著名的火山是富士山。地形以山地为主,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日本为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3、日本首都东京,最大港口城市是横滨。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对外依赖很强。日本的经济特点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4、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八、俄罗斯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地跨亚、欧两大洲,领土大部分处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特征是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2、大部分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以山脉河流为界自西向东分别是东欧平原(乌拉尔山、乌拉尔河)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
3、俄罗斯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石油、天然气、煤、铁资源居世界前列,最大的煤矿是库兹巴斯煤矿,著名的油田有第二巴库油田和秋明油田,最大的铁矿是库尔斯克铁矿。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位于圣彼得堡附近,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位于莫斯科附近。
4、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但交通运输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分布不平衡。
(1)以铁路运输和管道运输为主,欧洲部分铁路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铁路稀疏,有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是西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起始点为中国连云港,终点为荷兰鹿特丹)
(2)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是欧洲第一长河,流量丰富,水流平稳,航运价值高,通过运河,伏尔加河可以五海通航(波罗的海、白海、里海、亚速海、黑海)。
5、莫斯科是俄罗斯首都,俄罗斯最大的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有世界著名的克里姆林宫和红场;第二大城市是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

九、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澳大利亚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最大的河流是墨累—达令河。
2、澳大利亚有许多特有的古老生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代表动物有袋鼠、鸸鹋、考拉、鸭嘴兽等(前两种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
3、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形成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澳大利亚又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密度小,农场规模很大,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农牧产品大部分供出口,除羊毛外,澳大利亚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和小麦的出口国。
4、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20世纪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服务业已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主导产业。
5、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市全国第二大城市。

十、美洲

(一)北美

1、范围:包括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2、位置:美洲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加拿大境内有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中部地区大平原上为肥沃的黑土。
4、地形:西部高山区:山脉(落基山等)、高原、盆地相间,(美洲与太平洋板块相撞而成)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南部-密西西比平原、西部-大平原)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地势较低
5、河流与湖泊: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圣劳伦斯河(加拿大)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形成:五大湖——冰川作用
6、居民和经济主要为欧洲移民的后裔,以白色人种为主当地土著居民为黄色人种(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有大量的黑人美国和加拿大均为发达国家

(二)拉丁美洲

1、拉丁美洲是指从墨西哥起的西半球南部的整个地区。它东濒加勒比海和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北界墨西哥与与美国为邻。它包括北美洲的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大陆。
2、拉丁美洲地形复杂,墨西哥基本是草原,称墨西哥高原。西印度群岛大都也以山地为主。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耸立着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以东,平原和高原相间。
3、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4、拉丁美洲许多地区气候适宜,雨水充足,土壤肥沃,农产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有稻米、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以甘蔗、咖啡、香蕉、棉花最重要。此外,还有面积广大的森林和丰富的沿海渔业资源。

(三)美国
1、美国位于西半球,美国本土有48个洲,位于北温带;两个海外洲,一个是位于寒带的阿拉斯加洲,一个是位于热带的夏威夷洲。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北部与加拿大接壤,南部与墨西哥接壤。
2、美国人口超过3亿。是一个移民国家,有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华人华侨集中在旧金山、纽约、洛衫矶等城市。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3、美国地形呈纵列分布,西部为多条平行山脉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绵延于南北美洲西部,为世界上最大的山系。中东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东部为阿拉巴契亚山脉。全国最大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又是美加国界的一部分,其中密歇根湖完全属于美国。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各湖有水道相通,并通过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美国灌溉、航运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5、美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主要工业区有东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
6、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东南端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著名产品为硅片。
7、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也是世界上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最大城市是纽约。

十一、巴西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
2、拉丁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创造了玛雅文明及独特的文化。种植业文明提供玉米和马铃薯。巴西为葡萄牙殖民地,除巴西的整个拉美为西班牙殖民地。拉丁美洲很多黑白混血人种。
3、巴西的铁矿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于东南部,伊塔比拉露天铁矿石巴西最大的铁矿山;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合建,是仅次于长江三峡的规模第二大的水电站。
4、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全世界都希望巴西保护的是森林资源(亚马孙河流域的大片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的作用: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但由于巴西开发雨林地区,兴建公路、伐木、采矿、开辟农牧场,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植物遭劫,使全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5、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首都是巴西利亚,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巴西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的巴西利亚,既有加强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的考虑,也有缩小城市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的考虑。

十二、极地地区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纬度位置 南极圈(南纬66.5°)以南 北极圈(北纬66.5°)以北
海陆位置 中间是南极大陆,周围是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洲、欧洲、北美洲
特征 是地球最冷的地区,降水很少,风力很大,素有“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之称,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 比南极温暖湿润,但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降水量普遍高于南极,风力远不及南极。
自然资源 丰富的矿产,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沿岸无数的海洋生物,原始的自然环境是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石油、天然气、煤、铁,也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重要地位。
代表动物 企鹅 北极熊
科考站 长城站、中山站(18个国家140个)

十三、埃及

1、地理位置: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土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
2、人口和农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3、气候:全境干燥少雨,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型气侯
4、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旅游业(著名景观埃及金字塔等);阿斯旺大坝 。


世界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一、北方、南方地区



二、西北、青藏地区

三、北京

1、地位: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
2、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40°N,116°E);
(2)地理区域位置: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华北地区);
(3)地形区及行政区域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西北经河北省出居庸关进入内蒙古高原,东北经河北省出山海关进入东北平原,向东经天津达渤海,距渤海仅150千米,向南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向西经河北省出太行山进入黄土高原。
3、气候:
(1)处于暖温带;
(2)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夏季高温湿润,冬季寒冷干旱。
4、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1)北京市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许多新区和卫星城;
(2)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同时兴建地铁、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中华世纪坛以及一些高级旅游饭店和住宅小区等现代建筑;
(3)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建设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以及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城市快速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关村是我国最早的高科技园区。 


三个特别行政区:

四、香港

 五、澳门

六、台湾省

1、位置: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弯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2、台湾自然地理: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最高山是玉山,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最长河是浊水溪,最大湖是日月潭,气侯是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侯,温暖湿润。
3、资源:
(1)台湾岛是美丽而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2)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之称;
(3)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森林之海”的美誉,樟树世界闻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4)旅游资源:我国东部最高峰玉山,日月潭等;
(5)台湾岛其他的美称:“东南盐库(海上盐仓)”。
4、经济:
(1)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产品以工业产品为主。有利因素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海岛多港口;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2)台湾最大的城市和省会是台北,最大的海港是高雄港,台湾的城市分布在西部。 


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 地位和位置: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邻国最多的省区。省会是乌鲁木齐。是一个以维吾尔、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2、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它们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
3、气候特征: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为温带大陆性气侯。这里有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4、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1)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众多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2)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热量充足和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如西红柿、石榴和枸杞),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3)修建引水渠、灌渠、尤其是著名的坎儿井引水工程;
(4)小麦、玉米和高粱是主要农作物,基于新疆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和稳定的灌溉水源使新疆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新疆的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绿洲地区。
5、能源、资源开发:
(1)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沙漠广布的塔里木盆地。
(2)西气东输工程路线:起点轮南——终点上海,经新、陇、宁、陕、晋、豫、皖、苏、沪影响: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迅速增加当地财政收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由于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所以西气东输可以改善东部环境;此外还会改善沿线地区因薪柴砍伐而带来的环境和生态压力。

八、珠江三角洲

1、地位和位置: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紧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位于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为主。属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南部地区。本区有两条南北大动脉京广线和京九线。
2、经济:
(1)本区是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深圳和珠海)、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2)本区平原广阔,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区利用其毗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大量外资,同时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理念。形成了外向型经济,外资主要来源于港澳地区,与他们的合作模式是“前店后厂”。这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九、西双版纳

1、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境内,横断山脉最南端,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和与泰国、越南水路相连,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于热带季风气侯,地形属于云贵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位于南部地区。
2、丰富的旅游资源:
(1)热带雨林景观(植物、动物):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热带动物王国”: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2)少数民族风情:本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傣族的泼水节、佛教建筑群、竹楼、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菠萝饭和竹筒饭;
(3)旅游业: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精品线路。西双版纳旅游业的作用、问题和对策

十、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自然状况:
(1)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位于第二级阶梯,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位于黄河的中游地区。
(2)黄土物质来源——“风成说”占主导地位,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地貌特征是千沟万壑,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
(3)其他:它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产地,其中山西省最多。
3、水土流失原因:
(1)自然:黄土土质疏松的特性;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
(2)人为: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人类活动使植被破坏。
危害:
(1)带走地表肥沃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2)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3)向黄河下游输送泥沙,使下游形成“地上河”,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都位于第二级阶梯。
4、脆弱的生态环境: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发:旱灾、洪涝灾害、泥石流、滑坡和塌陷。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所以这里的环境特别容易遭到破坏,而且破坏后不易恢复。本区的人地关系是恶性循环。

 5、生态建设和环境改善:
(1)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十一、长江沿江地带

1、地理位置:以长江为生命线的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的攀枝花。是一个典型的“带状”区域。
2、自然条件:
(1)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
(2)气侯是亚热带季风气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3)属于湿润地区,地理区域属于南部地区;
(4)流经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5)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水运便利,宜宾以下河段四季通航。
3、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1)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一个“H”型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西部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和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和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2)沿江地带的城市:
①依托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其他资源及相应产业,形成四大城市密集区:上游是重庆、中游是武汉、下游是南京和上海。各个城市都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②上海是“龙头”城市并是全国最大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的最大港口,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金融中心,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最大的商业中心,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③中下游地区城镇分布密集,上游地区沿江城市较少。
(3)沿江地带的工业: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①四个工业基地,自上游到下游: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沪宁杭等城市组成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②两个工业走廊: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的“钢铁工业走廊”;上海、南京、武汉汽车工业基地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构成的“汽车工业走廊”。
③长江沿江地带的相互协作:西电东送和产业转移。
4、生态环境问题:
(1)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危害: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河道淤塞导致通航能力下降;造成水库淤积,降低水库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造成中下游江河、湖泊淤积,加剧洪水灾害。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3)沿岸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严重。酸雨区广布:西南酸雨区、华中酸雨区和华东酸雨区,其中华中酸雨区是全国最大、强度最高的酸雨区。(图8.33p85)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现象,会导致水体和土壤酸化,对植物和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
(4)治理长江: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上中游建水库,调节河流季节水量变化;下游退耕还湖,清理河道,增加蓄洪能力。


四大高原区域特征:


四大盆地:



四大平原: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1 年4 月14 日,“金砖五国...”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