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政治

首页
  • 辨析题
    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者是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在括号内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某县要举行中学生篮球比赛,学校推荐篮球技术全面的小帆参加比赛,他认为训练和比赛必然影响学习而拒绝参加。
    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农民工多次讨要工钱未果后,便爬上40米高的塔吊,以极端行为来讨要自己的工钱。
    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初中生学生小林因为小事和同学小李闹矛盾,非常生气,回家后打开电脑,在QQ班级空间上,对小李进行谩骂,一吐为快。
    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入世十周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
    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山东省中考真题政治辨析题难度较难 来源:朱永波(初中政治)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者是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在括号内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某县要举行中学生篮球比...” 主要考查您对

情绪

用法律维护权益

对集体负责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情绪
  • 用法律维护权益
  • 对集体负责
  •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情绪的含义
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人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了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的“窗口”。

情绪的特点

人教版:情绪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陕教版:多样性;多变性;有时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少年的情绪特点:比较敏感,但不稳定;比较强烈,但相对脆弱;变化迅速,但不持久;容易冲动,缺乏理智控制。

情绪的四大基本类型:
情绪种类有很多种,但最基本的情绪只有四类,即:喜、怒、哀、惧
复合情绪(教科版):由基本情绪组成的混合情绪。如惊喜、悲愤交加、百感交集、哭笑不得等。

情绪的分类:
正常情绪(有适当原因和反应适度的情绪)和不正常情绪(没有适当原因或反应程度不适当的情绪);
积极情绪或良好情绪(对个人健康和发展有利的情绪)和消极情绪或不良情绪(对人的健康有害的情绪)。

情绪的作用:
教版:
①积极作用: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倍增)
②消极作用: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使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鲁人版:
不同的情绪对人正常才能的发挥产生不同的影响。
①积极的情绪能使人思维敏捷,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有利于个人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甚至还可能超常发挥。
②情绪消极时,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下降,也就谈不上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不同的情绪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同影响。
①积极的情绪能使人体的各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增强免疫力。
②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中,会使人生理状况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

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因为如此,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

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愤怒时又暴跳如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们时常把情绪和情感通用。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当人们干一件工作的时,总是体验到轻松、愉快,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
反过来,在他们对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会因工作的出色完成而欣喜,也会因为工作中的疏漏而伤心。
由此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情绪与态度关系:
情绪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联的。一个有积极乐观态度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积极健康的情绪表现。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易混易错误区:
1、当喜则喜,当怒则怒
点拨:人的情绪不只是自己的事情。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个人情绪的表达势必会影响到他人。
2、情绪人人都有,因此情绪无法控制,也无需控制。
点拨:虽然情绪人人都有,但不是无法控制的。情绪需要调节,对任何人都一样,对我们情绪多变的青少年来说,更该如此。调节情绪有很多具体的方如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绪和个人的特点灵活的加以运用。
3、当产生情绪的食物是同一个时,表现出来的情绪是相同的。
4、情绪是天生的,它支配我们的行为。


青少年的情绪需要调控的原因:
少年阶段是人生的花季。我们在拥有五彩缤纷生活的同时,也经历着丰富的情绪变化。情绪会带给我们勇气、信心和力量,也会使我们冲动、懦弱、忧郁,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与法律规范的事情。所以,情绪需要调控,对任何人都一样,对我们情绪多变的青少年来说,则更应如此。

排解不良情绪的具体方法:
教版:
①注意转移法;
②合理发泄法;
③理智控制法。
教科版:
①认知调节;
②理智控制;
③合理宣泄;
④心理放松;
⑤行为调节;
⑥理性升华:
通俗点说,就是遇到不好的事情或结果也要学会往好的方面想。
陕教版:
①注意转移法:
回避法——改变注意焦点,分散注意力;
做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事;改变环境等。
转视法——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同事事物,发现其积极意义。
②合理发泄法:(宣泄法)
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
向他人倾诉;
进行剧烈的运动;
放声歌唱或大声喊叫等。
③理智控制法:
自嘲法——自我解嘲,自我安慰。
心理换位法——与对方交换一个位置,站到对方的角度想问题。
升华法——把情绪引向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

合理发泄情绪的含义:
理发泄情绪是排除不良情绪的积极方式。
合理发泄情绪指的是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用适当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
能够对别人给予更多的关心,共享彼此的欢乐,分担彼此的痛苦。

怎样调控情绪:(粤教版)
情绪需要调适;
②情绪可以调适;
③输入自我调控的意识;
④转换角度看问题;
⑤用行动调控自己的情绪。

如何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粤教版)
①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②勇敢面对挫折和失败;
③学会爱和感恩。
辨析情绪的表达是否只是自己的事情:(陕教版)
情绪不是个人的事情。实际上,人的情感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变化的:(苏教版)
①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往往会有不同的感觉。
②同一个人,面对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情况下,往往有不同的感受。

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苏教版)
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有个人的境遇、社会生活、个人的志趣、环境地点、兴趣爱好。

如何让我们快乐起来(苏教版)
①换个想法;
②善于表达不满:既得体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又不伤害对方,还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是最强有力的救助手段。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法律可以通过调解、和解、诉讼及仲裁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受害方的救助。

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
法律服务、法律援助、非诉讼途径和诉讼途径。
非诉讼途径主要指:投诉、调解、裁决、仲裁、申诉等。
诉讼分为:①刑事诉讼。②民事诉讼。③行政诉讼。
诉讼是我们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和最终的维权途径。
刑事诉讼: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的活动。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行政诉讼: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几种误区:
1、维护合法权益可以采用任何方式。
点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维护合法权利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方法。正确做法应该是,面对突发事件和侵害,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保护。如果这些保护不能到位或未能生效,我们要用智慧和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只要自己不违法,就不涉及打官司,诉讼就与自己无关。
点拨: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这种观点错误的认为自己遵纪守法就会万事大吉,没有诉讼等烦扰。这种人把自己孤立起来,脱离社会思考和认识问题。
社会是复杂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在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你的权力可能随时受到侵犯,这种情况并不因人们是守法的公民而消失。当我们的权力受到侵害,又不能得到合理解决时,就必须依靠法律,通过诉讼来解决。

3、面对不法侵害哪两种极端行为是不可取:忍让与报复

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在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的将不法分子抓获。

维护合法权利的途径:
①直接找侵权者交涉;
②向有关管理部门申诉;
③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
在面临险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青少年怎样依法进行自我保护?)
①当遇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采用灵活的方法,沉着对付,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如:机智地求助他人;巧妙周旋,趁机逃脱险境;记住不法分子的特征和行为,事后报案等。
②要依法进行自我保护,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青少年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①要学会求得法律帮助。如: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等。
②可以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这是维护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向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反映问题,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
③通过诉讼途径即打官司讨回公道,这是维护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途径。有经济困难,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怎样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①当遇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采用灵活的方法,沉着对付。
②当公安是、司法人员向我们调查有关案情时,应该主动协助调查。
③当自己的亲友受到不法侵害而又不敢斗争时,应该对他们讲清危害,劝其及时报案;保护犯罪嫌疑人作案现场,保留证物等。
④只有人人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坏人坏事都会减少,社会正气才能得到弘扬。

具体权益受损(如被人殴打后),我们应该怎么办
①记住犯罪分子特征;
②及时治疗并保管好病历、单据等;
③尽快与老师、家长联系;
④迅速报案并提供时间、地点、打人者的面貌特征。


我们都必须知道的:常用报警电话及使用方法:
一、匪(刑)警报案电话:110
1.报案范围:各类刑事案件和社会治安及危害国家安全等案件。
2.报案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10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情况简明扼要的叙述一遍。
③主要说明案发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人数等;作案者(或受害人)的长相、身高、年龄、性别、衣着、特征等;作案时使用的工具;相关的车辆情况(颜色、车型、牌号等)等。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

二、火警报案电话:119
1.报警范围:各种火灾
2.报警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19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火灾发生的地点(详细地址)、时间、火势情况及发生火灾地方的周围环境等简要的说明。
③如果知道是由什么引起的火灾及主要燃烧物和火灾现场及周围有无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也最好说明。
④说明火灾现场能否进大车(通往火灾现场的道路情况)。
⑤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
⑥待对方挂断电话,你再挂机。

三、交通事故报案电话:122
1.报案范围:各类车辆所发生的交通事故。
2.报案的正确方法:
①拨通122(就当地交通事故报案电话)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交通事故情况简明扼要地叙述一遍。
③说明事故的发生地点、时间、车型、车牌号码、事故起因、有无发生火灾或爆炸、有无人员伤亡、是否已造成交通堵塞等。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
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四、急救中心求救电话:120
1.急救范围:各种突发的严重急病和受伤。
2.求救的正确方法:
①拨打120号码。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病人或受伤害的病因、病情简单说明。如果知道病人或受伤者的病史及过敏药物和血型,也最好说明。
③说明病人或受伤害者的详细地址和发病时间。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⑥可到路口去迎接救护车,以免救护车因找不到病人的地址而延误时间。
第二个是要注意交通安全。(比如说在高速公路上行走,发生交通事故,那是撞了也白撞。在这里我就不强调了,我不说你们也明白)
第三个注意消防安全:不玩火、注意野外用火,学会在火灾中逃生(西湖变压器爆炸案例:全部趴在地上逃生)


集体主义的含义: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就是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的表现
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是个人主义的表现。
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离不开集体;另一方面,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的利益和发展。
小团体主义:
实际上是扩大了的个人主义,往往会腐蚀集体。其特点是当小团体利益和大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首先考虑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以及大集体根本的、长远的、全局的利益。
关爱集体的表现: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①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利益。
③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①一般情况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从长远看,坚持集体主义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
③坚持集体主义并不意味着只顾集体利益,不顾个人利益,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是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的。
④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需要从多方面周全地考虑并作出妥善处理。

为什么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怎样维护?
①国家荣誉是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体现。国家利益是全国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②维护国家的荣誉主要表现为对祖国的关心、热爱和忠诚,对民族的自尊和自信。维护国家利益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大局为重,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决不能为满足个人或局部的私利而丧失国格和人格,丧失民族气节,做出有损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


新主人翁精神:
传统的主人翁精神的含义是强调每个人的集体属性,强调每个人在做事的时候,要把集体利益摆在首位,不要忘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个人如果脱离集体就失去了生存的 土壤,因此,在一个单位里,在社会上生存,要发扬主人翁精神,要热爱集体,要把集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只有每个人都为集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集体的发展之中,个人才是集体的真正主人。
    认同观点:《新主人翁精神》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点,在传统岗位的主人翁精神之外,增加了一层意思,它在继续强调传统集体精神同时,从个人价值的角度,分析每个人无论从集体的角度、或者从个人的角度讲,自己都应该成为自己的主人,自己都应该为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集体负责,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就是对集体负责。
    联系实际: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和集体对立起来,片面地认为集体的事跟我关系不大,认为学校是大家的学校,把自己工作当作集体的事,大家的事,当做学校的事来做,因此视工作为包袱,做工作怎么简单怎么做,能应付则应付,以把工作做了为标准,而不是做好做到位为标准。很多时候我们以工作忙、工作冲突为借口,将一些工作应付了事,其实是对工作、对集体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如果我们把每项工作都当作自己的事,把每位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去耐心细致地教育,还有什么事不能做好呢?
    反思重构:把集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对于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或许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只要形成决议了,就要当做自己的事认认真真去做,这就是新主人翁精神。把任何工作都当作分内事来做,而且把它当做事业去做。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确定明晰的奋斗方向,树立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树立主人翁的意识,把自己的人生价值锁定在教育这块沃土上,努力探求着教育的有效之道、高效之路,把教学的创新和实践看作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并且享受着教育探求路上的种种欢乐和痛苦。对事业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就是对集体负责。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对外开放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基本途径。
具体措施有: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外承包工程、办企业等。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②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③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对外开放的意义:
①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②有利于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文明成果来加快现代化建设。
③有利于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世界进入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局面。
为什么要进行对外开放?
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
②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如何坚持对外开放
①我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要开放。
②要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③总之,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改革开放的形成过程:
改革开始:
1978年以前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
  崛起的上海浦东新区
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久,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政策形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1988年4月13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关于建立海南省经济特区的决议,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1984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
80年代中期,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
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1988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南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中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 一个新局面。
发现相似题
与“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者是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