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生物

首页
  • 解答题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爆发了7.0级地震.灾情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李华同学在关注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并积极参加防震演练的同时,还发现有许多现象可以用自己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解释.
    魔方格

    (1)李华通过电视看到了灾情,而对亲人的离去,很多人悲痛欲绝、情绪激动(如图1所示),这些行为是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
    (2)在随后的几天里,李华一直心系抗震救灾现场.一名埋在废墟里3天的灾民被救出时,救援人员立刻蒙上他的眼睛(如图2所示)的目的是保护眼球结构中的______免收强光的伤害.经过检查发现,该灾民身上有很多处较深的伤口,医生马上给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血清,这是因为,破伤风抗毒血清中含有的______(填写抗原或抗体)能与侵入人体的破伤风病菌结合,使其失去致病性.这属于传染病预防中的______.
    (3)5月24日,李华随学校参加了全国范围内举行的防震演练活动(如图3所示).随着警报声响起,人耳中______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受到刺激,将声音信息经过听觉神经传送,在______中形成听觉,又通过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等的协调作用,李华及同学迅速起身有序的撤离教室,在操场上集合.上述过程属于______反射.
    本题信息:2013年威海生物解答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爆发了7.0级地震.灾情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李华同学在关注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并积极参加防震演练的同时,还发现有许多现象可以用...” 主要考查您对

眼和视觉

耳和听觉

反射

激素调节

免疫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和预防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眼和视觉
  • 耳和听觉
  • 反射
  • 激素调节
  • 免疫
  •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和预防
眼球的基本结构:
眼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眼球的结构如图


眼的折光系统:
    外界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眼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发生折光,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物像,这就是眼的折光功能。
    晶状体的调节:在眼的折光系统中,能够改变折光度的主要是晶状体,所以晶状体在眼的调节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瞳孔的调节: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这叫作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的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此外,看远处物体时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看近处物体时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最,使成像清晰。

视觉的形成:
     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视觉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图


特别提醒:
①物像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而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的。
②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③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


易错点:
1. 误认为瞳孔的大小是由睫状体来调节的

瞳孔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其大小的调节是由虹膜内平滑肌收缩和舒张完成的;而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我们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2. 误认为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视觉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过程:①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②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都会导致失明。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梳理:

 
假性近视为什么不能配眼镜:
   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城市,开阔的操场、空地越来越少,高楼大厦却越来越多;放学后结伴玩耍的孩子越来越少,各种补习班,特长班越来越多,于是,我们身边的“小眼镜”也越来多,而且年龄越来越小,镜片越来越厚,导致这种状况的产生,孩子的学习负担过重、休息时间过少固然是重要原因所在,但是,当孩子在视力出现异常的时候,家长在对近视的认识中存在的误区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我国近视患儿在发病初期多是由于调节痉挛导致的假性近视。
    近视按发病机理可以分为:假性近视、真性近视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性近视,假性近视是由于眼球的调节紧张所致,是一种功能上的异常,而真性近视则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所致,是一种结构上的异常。
    我国近视患儿在发病初期多是由于课业负担太重或是不加节制地也看电视、用电腑等近距离用眼过度导致调节紧张的假性近视,在这一阶段,只是一种功能上的异常,这是视力下降的状况是可以逆转的。
    给假性近视配戴眼睛会使假性近视转为真性近视。正确的做法是:到正规的眼科医院,进行散瞳验光,检出眼睛真实的屈光度数,合理配戴眼镜。如果散瞳验光后,近视度数消失了,就说明孩子患的是假性近视,如果散瞳验光后,近视度数减少,那么减少的那部分度数就是假性近视导致的度数。
    假性近视既然不是真正的屈光不正,就不能用戴眼镜的方法去矫正。假性近视是由于睫状肌痉挛,调节没有放松所致,并不是眼球的前后径延长所致。近视艰镜(凹透镜)导致入眼光线避一步发散,会因此引发发眼睛的进一步调节,这样做的结果是使本来就调节紧张的假性近视又加重了调节负担,于是促进了眼睛疲劳和近视度数发展,假性近视反而变成了真性近视。
耳的结构和功能:
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如图


特别提醒:
①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共有6块。
②耳的鼓膜、听小骨、耳蜗等结构受到损伤,都有可能导致耳聋。
听觉的形成:
   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可表示为:外界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 耳蜗(感受振动,产生兴奋,但不形成听觉)→听觉神经(传导兴奋)→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耳聋:
    耳聋一般表现为听力下降或丧失。耳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传导性耳聋,这类耳聋是由于外耳道堵塞和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听力下降;另一类是神经性耳聋,这类耳聋是由于耳蜗、听觉中枢和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伤而引起的听力下降或丧失。老年性耳聋、药物中毒性耳聋、工业生产中高强度噪音引起的耳聋等,都属于神经性耳聋。

保护耳和听觉
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了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
(1)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2)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4)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反射和反射弧
1. 反射

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

2. 反射弧:
(1)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弧的组成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如图
①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的类型:
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1)简单反射
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
(2)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例如,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会迅速走进教室;行人听到身后的汽车喇叭声,就会迅速躲避等。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因此,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而且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区别:

 反射类型 形成时间 反射弧特点  刺激  神经联系  意义   举例
简单反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 事物本身 固定、不会消失 适应不变的环境 吃酸梅分泌唾液
复杂反射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射 由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参与 事物的属性,如酸梅的形态、颜色、语言、文字 暂时、可以消退 适应多变的环境 看见酸梅分泌唾液

易错点:
误认为所有的反射活动都是可以通过大脑来控制的

    反射分为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两种类型。简单反射是生下来就有的反射,如排尿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等都属于简单反射。简单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参与完成的,不需要大脑控制即可完成。

判断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依据:
   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两种类型。区分两者之间的依据是:是否是生下来就有的反射活动。如果是生下来就有的反射,就是简单反射;如果是个体在后天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就是复杂反射。
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动物的复杂反射是由各种具体刺激(如食物的外形和气味、声音、光等)引起的。人类除了有这类因具体刺激而引起的复杂反射以外,还有另一类特有的复杂反射。例如,人们在谈论梅子时,唾液的分泌往往也会增多,说明人类除了对具体信号(如食物的外形和气昧、声音、光等)发生反应,建立与动物相同的一类复杂反射以外,还能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这类复杂反射的建立,与大脑皮层具有语言中枢有关,因此人类与动物就有了本质的区别。
激素: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崩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只有百分之几微克(1微克=0.001毫克),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人体内的激素种类很多,现以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为例来说明激素的调节作用。
激素 分泌功能 分泌部位 异常症
生长激素 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垂体 幼年时分泌小足→体儒症
幼年时分泌过多→巨人症
成年时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状腺 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成年时分泌不足→黏液性水肿
改食缺碘→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胰岛素 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 胰腺内的胰岛  分泌不足→糖尿病

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例如,当你突然发现眼前有蛇时,你会感到心脏怦怦乱跳。当你的情绪激动时,你的大脑皮层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
    此外,新陈代谢的产物,如二氧化碳,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也有调节作用。当血液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时,会刺激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如打哈欠。

特别提醒: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大类,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具有主导作用(主要方式),神经调节具有反应快、持续时间短的特点,而激素调节具有反应慢、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两者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判断是侏儒症还是呆小症的依据:
    侏儒症和呆小症患者的共性是身材矮小,但侏儒症患者智力正常,而呆小症患者智力低下;侏懦症患者生殖器官发育完全,而呆小症患者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原因是两者缺乏的激素不同,侏儒痛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而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


植物激素:
(1)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单侧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结论: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

抗原和抗体
(1)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
(2)抗体
①概念: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这种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存在于血液、淋巴和组织液中。
②特点:抗体是人体自身产生的,保护人体自身的蛋白质。抗体产生后在体内存留的时间不同,如天花病毒抗体会永久地存留,但感冒病毒抗体只能存留短暂的时间。

免疫:
(1)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①抗体和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可以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将抗原消除,使抗原失去致病作用。
②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而且一种抗体只能受相应的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

免疫的功能:
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
①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②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③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特别提醒:过敏反应:当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在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某些食物、药物)的刺激下,人体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免疫功能的双重性:
人体通过免疫可以减少疾病的产生,维持人体的健康,这是对人体有利的,但是免疫的有些功能有时对人体是不利的。如对人体移植器官的排异反应,使移植的器官难以存活;抵抗抗原的功能过强,可使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等。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如下表:
名称 形成时间 形成因素 特点 器官 包括的防线 举例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 由遗传因素决定 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 皮肤、黏膜等 第一、二道防线 唾液中的溶菌酶
特异性免疫 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与遗传因素无关;和与该病原体斗争的人有关 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 胸腺、淋巴结、脾脏 第三道防线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

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区别:
    预防传染病有三个环节,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因此预防传染病时针对人或动物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一般属于控制传染源(吸血的节肢动物是生物媒介,属于传播途径);而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因此预防传染病时只要不是针对人或动物采取的措施就是切断传播途径。

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如图所示)。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2)第二道防线(如图所示)
一旦病原体穿过第一道防线侵入人体后,分布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就会与病原体发生“战斗”。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分布在血液和组织器官(如淋巴结、脾脏、肝脏等)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上述两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作非特异性免疫。


(3)第三道防线
主要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组成,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胸腺、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它们能产生免疫细胞。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病原体(抗原)侵人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消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出生以后才建立的,它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作特异性免疫。

易错点:
误认为免疫就是人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

免疫蛀初的含义就是人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免疫除了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外,还能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人体的免疫系统
    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的最重要的保卫系统。
    1.训练场地:胸腺
    就像为赢得战争而训练海军、陆军和空军一梓,胸腺是训练各军兵种的训练厂。胸腺指派T细胞负责战斗工作。此外,胸腺还分泌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荷尔蒙。
    胸腺是T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因而T细胞亦称胸腺依赖性T淋巴细胞。骨髓中的T淋巴系前体细胞(前体T细胞)经血液循环进入胸腺后,也称胸腺细胞。它们在胸腺激素影响下,最终分
化为成熟T细胞,随后被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中。
    成熟T细胞和B细胞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淋巴结、脾脏和扁桃体等组织或器官,它们分别定居在周定的部位,成为机体的常驻警卫部队。若遇到病原体等抗原物质入侵,就能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产生免疫物质与之对抗。我们身体某个部位发生创伤炎症时,该部位附近的淋巴结便会肿大,这就是这些部位增加了“警卫部队”并在和病原体作战。在感染过程中,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间互相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免疫防御功能。
    2.战场:淋巴结
    淋巴结是一个拥有数十亿个白细胞的小型战场。当人体发生炎症时,外来的入侵者和免疫细胞都聚集在这里,淋巴结就会肿大,甚至我们都能摸到它。肿胀的淋巴结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它正告诉你身体受到感染,而你的免疫系统正在努力地工作着。作为整个军队的排水系统,淋巴结肩负着过滤淋巴液的工作,把病毒、细菌等废物运走。人体内的淋巴液大约比血液多出4倍。
    3.血液过滤器:脾脏
    脾脏是血液的仓库。它承担着过滤血液的职能,除去死亡的血细胞,并吞噬病毒和细菌。它还能激活B细胞使其产生大量的抗体。
    4.咽喉守卫者:扁桃体
    扁桃体对经由口鼻进入人体的入侵者保持着高度的警戒。那些割除扁桃体的人患上链球菌咽喉炎和霍奇金病的几率明显升高。这证明扁桃体在保护上呼吸道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免疫助手:盲肠
    盲肠能够帮助B细胞成熟发展以及抗体(IgA)的生产。它也扮演着交通指挥员的角色,指挥白细胞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盲肠还能“通知”白细胞在消化道内存在有入侵者。在帮助局部免疫的同时,盲肠还能帮助控制抗体的过度免疫反应。
    6.肠道守护者:集合淋巴结
    病原微生物最易入侵的部位是口,而肠道与口相通,所以肠道的免疫功能非常重要。集合淋巴结是肠道黏膜固有层中的一种无被膜淋巴组织,富含B细胞、吞噬细胞和少量T细胞等,对入侵肠道的病原微生物形成一道有力防线。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繁荣,人们生活生平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则成为当代主要的疾病。
(1)心血管疾病及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冠心病、心肌梗塞预防:多运动、合理饮食(节制糖分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检查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等。

(2)癌症及其预防:癌症的病因及发生过程及其复杂,有环境中致癌因子的诱导,也有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致癌因子大体上可分为:物理致癌分子(如X射线、电离辐射、);化学致癌因子(如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病毒致癌因子(乙型肝炎病毒、疱疹病毒)预防:不吸烟,也要避免被动吸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少吃或不吃腌煎炸熏烤的食物,不吃烤焦的食物,不吃变质的食物;避免过度接触阳光中的紫外线,少去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改善居室通风条件;坚持体育锻炼,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正确处理人生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避免精神刺激,学会调整情绪,自我放松,不生闷气,豁达乐观,积极向上;及时治疗各种癌前病变,定期接受检查,防微杜渐。
计划免疫:
(1)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重要的特异性免疫措施之一,是针对传染病的易感人群的,目的是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免疫制剂使个人和人群产生列传梨病的特异性免疫。方法是接种菌苗、疫苗或血清等生物制剂。
(2)计划免疫的概念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计划免疫。例如,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出生三个月的婴儿,通过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疾病。

(3)免疫用生物用品的种类:


(4)计划免疫的意义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接种卡介苗的人能够抵抗结核杆菌的侵袭的原因及说明的道理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消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抗体清除抗原后,它本身仍留在人体内,当同样的抗原再次入侵人体时,就会被体内留有的抗体再次清除。当人体注射了卡介苗后,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就会在卡介苗的刺激下,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抗体能与侵入人体内的结核杆菌结合,从而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将结核杆菌清除。
     这说明预防接种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发现相似题
与“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爆发了7.0级地震.灾情牵动着每个中...”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