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物理

首页
  • 问答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即物体跃重就一定下落得越快,那么将一个重物体和一个轻物体拴在一起让让它们下落,应比它们单独下落得更快.为了证实这一观点是否正确,某学校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教学楼上做了以下实验:先后让三个物体从同一高度释放后都下落到同一水平面上,经过多次测量,得到了下表数据:
    实验序号 1 2 3
    物体 小石头 羽毛球 和羽毛球拴在一起的小石头
    质量(g) 22 6 28
    下落时间(s) 1.45 2.43 1.65
    (1)由上面的实验,选取第______次和第______次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填实验序号),可以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2)为什么要选择这两次实验数据?
    本题信息:2007年昆明物理问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即物体跃重就一定下落得越快,那么将一个重物体和一个轻物体拴在一起让让它们下落...” 主要考查您对

速度及其单位换算

牛顿第一定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速度及其单位换算
  • 牛顿第一定律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米/秒”.符号是“m/s”;交通运输中常用单位是“千米/时”,符号是“km/h”。“m/s”与“km/h”的换算为1m/s=3.6km/h
常见的换算关系有:
1m/s=3.6km/h,5m/s=18km/h
10m/s=36km/h,15m/s=54km/h
20m/s=72km/h,25m/s=90km/h


速度的物理意义:
速度这一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紧扣定义的,因为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某汽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5m/s,则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秒钟汽车通过的路程为15m。
注意:千万不要写作:每秒钟汽车通过的路程是15m/s。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

说明: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必定受力。

 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一种大胆的假设和推想。实际上,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是没有的。但不能否定其正确性,因为我们总是可以找到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在某一方向上受力为零的情况,这种情况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中所说的“不受外力”。定律中“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实质是物体保持原状态不变,即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然静止;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改变这种状态。


运动和力知识梳理:

伽利略的小车实验:
    伽利略通过斜面小车实验认识到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就越慢,它运动的时间就越长。他还进一步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这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笛卡儿的推论:
     法国科学家笛卡儿进一步补充了伽利略的结论,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发现相似题
与“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如果亚里士多...”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