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2009年3月20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鞍山、沈阳、大连等地深入车间、码头、研发中心,和企业负责人及一线职工亲切交谈,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市场形势,共商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对策。他强调,国家实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奠定了坚实基础;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这一方针,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请回答:
    (1)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请说出发生在东北的战役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哪些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田立中(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2009年3月20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鞍山、沈阳、大连等地深入车间、码头、研发中心,和企业负责人及一线职工亲切交...” 主要考查您对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第一个五年计划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 第一个五年计划
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河、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河、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变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三大战役后,蒋介石国民党集团赖以维护其反动统治的主要精锐部队被消灭殆尽,中国革命已处于胜利的前夜。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三大战役简况:

战役名称 作战部队和指挥员 战役时间 歼灭和改编人数 解放地区 歼灭或俘获敌指挥官
辽沈战役

东北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1948年9月-11月 四十七万多人 东北全境 范汉杰
廖耀湘
淮河战役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刘伯承  邓小平  陈毅  粟裕   谭震林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五十五万多人 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

杜聿明
黄百韬
黄维等

平津战役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五十二万多人 华北全境 陈长捷等

三大战役的意义:
从战争规模和取得成果来看,三大战役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辽沈战役示意图:

第一个五年计划:
简称“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国的强烈愿望。第一个五年计划制订后,对三大改造、基本建设、工农业发展和交通便捷做出了突出贡献,使得中国的近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长春汽车制造厂:


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1)1949年-1952年,党和政府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在当时各资本主义国家的重重封锁之下,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自立于民族之林。
2、时间与目的:
1953年-1957年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建设成就: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一五计划中,重工业在东北地区发展迅速的原因:
1.历史因素:东北地区的工业在民国就有发展,并且受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波及较少,工业基础好。
2.地理因素: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有着优质的煤、铁资源。
3.政策因素:中共的制订的正确的方针。
4.外国因素:苏联对中国援助,由于苏联离东北地区最近,便于交流的展开。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2009年3月20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