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材料二: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材料三: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20世纪初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请回答:
    (1)从表一中看出1820年~1870年,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哪一个?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二中看出帝国主义间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出现了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材料一到材料二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你认为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的“火药桶”是指什么地区?最终引爆这支“火药桶”的“火星”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它对今天有什么警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期末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田立中(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材料二: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材料三: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20世纪初欧洲...” 主要考查您对

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

巴尔干危机

萨拉热窝事件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影响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一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
  • 巴尔干危机
  • 萨拉热窝事件

工业革命的拓展:
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诞生了。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从19世纪初起,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法国、德国、美国等国扩展。它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活的中心由农业和农村想着工业和城市的方向转变。


对比工业革命在各国的实际情况:

国家 法国 美国 德国
时间 18世纪末 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19世纪70年代
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1.工厂手工业发达;
2.大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扫清了障碍。

1.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2.国际环境优越,战争危害少;
3.海外移民带来丰富的劳动力与技术经验;
4.机床和通用零件标准化,使机械化生产迅速普及。
1.政府注重发展工商、科技事业;
2.逐步形成关税同盟促进市场统一。
不利因素 1.中小企业、小农经济广泛存在;
2.高利贷资本发达,工业资本不足;
3.企业经营分散,工业劳动力和资本相对缺乏。
南北采用不同的经济模式,北方注重发展工业生产,南方采用奴隶庄园生产,矛盾突出。 分裂的局面导致工业革命的推广困难。

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极大的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工业引起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工业生产进入大工厂生产时期;
3.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4.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5.工业革命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6.西方殖民掠夺加强,殖民地人民更加贫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7.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8.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9.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资本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0.促进近代城市的兴起,城市进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长,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发源于英国,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取代人工生产,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技术革命。由于以蒸汽机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蒸汽时代”。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特点:
1.英国生产力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
2.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3.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

工业革命爆发的前提:
1.市场: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扩大了海外殖民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2.资本:海外掠夺及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
3.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组织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4.技术:工场手工业技术的积累;
5.社会环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国内社会状况稳定;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的原因:
1.工业革命提供的物质资料;
2.伴随着工业革命兴起的交通具提供纽带;
3.世界殖民体系提供保障。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以自由主义为原则,保证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规定在国际贸易中给与他国最惠国的待遇,逐步取消关税保护。通过基本准则的确立,使国际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成熟。


英国工业革命进程及重要成就: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2.经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思想文化: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以电力和内燃机的使用为主要标志,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称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导致了列强开始争夺石油。)

机械化:
机械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运用电力或其他动力来驱动或操纵机械设备以代替手工劳动进行生产的措施或手段。利用机械设备但仍以人力或畜力推动而进行生产的,称为“半机械化”。机械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体力劳动的重要途径。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两次科技革命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2)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
(3)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4)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2、不同点:
(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起者主要是劳动者,他们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这些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起者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
(2)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次科技革命则是多源的。
(3)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政治保障)
2.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基础)
3.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技术条件)
4.市场的扩大(市场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1、经济层面:
(1)促进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产业布局发生变化汽车制造业,化学工业等兴起;
(4)生产管理制度发生变化;
(5)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政治层面:
(1)资本主义制度完善,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资本主义政治模式;
(2)工人阶级进一步壮大,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诞生;
(3)各大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开始对外扩张,瓜分世界殖民地;
(4)各国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
3、社会层面:
(1)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
(2)思想观念发生改变,现代化的思想体系逐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展开瓜分中国的狂潮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中国近代科技获得一定的成就。
福特T型汽车生产流水线:


大陆政策:
19世纪60~70年代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推行的外交政策。该政策确定统一后德国的主要活动舞台不是海外而是欧洲大陆,其重点是削弱和孤立法国,阻止其他大国结盟。1873年俾斯麦促成缔结俄、奥、德三皇同盟。1879年德奥缔结军事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后,针对俄法组成三国同盟。此后同俄国关系紧张,80年代后期几启战端。1887年缔结德俄再保险条约,以使德国避免两面作战。对于英国,俾斯麦设法避免冲突,1878年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实际支持英国,阻止俄国取得黑海制海权。80年代末随着德国帝国主义的兴起,德俄矛盾、德英矛盾加深,大陆政策破产,俾斯麦被迫辞职。

世界政策:

世界政策为19世纪90年代后期起德意志帝国的外交政策。随着实力的膨胀,从谋求欧洲霸权转变为谋求世界霸权,抛弃“大陆政策”,开始推行“世界政策”。世界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东亚、非洲和中东。德国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德国在整个世界跟英国争夺。世界政策使英德矛盾变成帝国主义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大陆均势政策:
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含义是英国为了维护霸主地位,依靠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欧洲大陆的列强彼此牵制和相互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实质是由英国操纵欧洲的政治天平,维护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海外利益,保持英国的海上霸权。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迅速发展的原因:
1.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发展科技文化;
2.调整国内工业生产结构,重视发展重工业;
3.对生产关系进行积极的调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
4.拥有稳定的政局和统一的市场;
5.充分利用外资(欧洲资本涌入;法国的赔款)
世界主要帝国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特点:
1.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和面积广袤的殖民地是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军国家,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英国也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由于其保守的政策,导致在机械等重工业领域逐渐被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赶超,其收入主要依靠对海外殖民地剥削;
2.法国:法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受到比较牢固的封建土地制度影响,形成了以信贷业为主的金融市场,然而在重工业领域,由于投资规模难以形成,在资本主义世界逐渐被拉开差距,法国19世纪后期政局动荡,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
3.德国:德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交叉完成了,伴随着德意志的统一,德国政府积极开展发展经济的措施,鼓励发展科技文化事业,重视重工业发展,但德国改革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容克地主阶级主张对外扩张,同英法重新瓜分世界;
4.美国: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基本扫除,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美国所在的每周受欧洲大陆影响较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机会,重工业,金融业等蓬勃发展,很快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一位;
5.日本:日本在19世纪前期被迫打开国门,经历过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大力向西方学习,主张“脱亚入欧”,日本的改革同样留下了很多封建残余,伴随着资本的全球扩张,日本妄图加入帝国主义的行列,也粉一杯羹,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6.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同时,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俄国的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沙皇制度的腐朽以及改革后留下的大量封建残余,俄国后期的发展十分缓慢,社会矛盾频发,俄国是帝国主义中最薄弱的一环。
英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缓慢的原因:

德意志铁血首相——俾斯麦
俾斯麦(1815——1898),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被称为“铁血首相”。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是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1862年上任时提出“铁血政策”,并于1866年击败奥地利统一德国,1870年击败法国使德意志帝国称霸欧洲大陆。俾斯麦结束了德国的分裂,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这在历史上是进步的。但是统一后的德国实力逐渐强大,受“铁血政策”影响成为世界战争的策源地,这是俾斯麦不可推卸的责任。
俾斯麦出生于于1815年一个大容克贵族世家。幼时受过良好教育,曾经在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历史和外语。大学期间,他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毕业后服兵役。俾斯麦体格强壮、个性粗野,为了追求目标可以不择手段,持现实主义态度。1839年以后,他回到自己的领地,经营庄园经济,采用新的耕作方法,改进农具,作物轮种,进行商品生产。1847年,俾斯麦成为普鲁士议会议员;1851—1858年被任命为普鲁士邦驻德意志联邦代表会的代表,1859年任驻俄公使,1861年改任驻法公使。1862年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极力推行“铁血政策”,主张通过战争,由普鲁士统一德国。他相继发动了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战争,逐步实现了德国统一。1871年俾斯麦出任新成立后的德意志帝国宰相,并受封为公爵。此后的20年间,他权倾朝野。对内加强普鲁士和帝国政府的权力,促进容克和资产阶级的联盟和经济收益,镇压工人运动;对外采取现实主义态度,争霸欧洲,并向海外积极扩张,他本人成为19世纪下半期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1890年,他被新皇威廉二世命令辞职,回到庄园。1898年去世。
巴尔干危机:
巴尔干地区位于欧亚两洲的接壤处,是欧洲的下腹部,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十分重要。同时,这里民族成份复杂,宗教多样。在欧洲列强的角逐中,巴尔干成为当时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统治巴尔干地区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自17世纪以来逐步走向衰弱,到19世纪已经难以维持在巴尔干的有效统治。所以,那里成为欧洲列强企图进行再瓜分的热点地区。由于欧洲人把亚洲称为东方,因此,历史上把这场因土耳其衰落而引发列强对巴尔干的争夺称之为“东方问题”。欧洲列强的激烈争夺,使巴尔干问题更加复杂,紧张的局势日益加剧,小规模、小范围的战争不断发生。火星四溅的巴尔干成为欧洲战争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巴尔干地区成为争夺焦点的原因:
1.巴尔干卓越的地理位置;
2.巴尔干地区民族宗教众多;
3.19世纪以来,奥斯曼帝国已经难以维系其对巴尔干地区的统治。


一战前巴尔干半岛的形势图(原版)

一战爆发的伏笔——波斯尼亚危机
波斯尼亚危机
1908年,由于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而引起的波斯尼亚危机一次国际冲突。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奥、俄等帝国主义争夺巴尔干地区的尖锐矛盾。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居民大部分是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1878年《柏林条约》规定:这两省由奥匈帝国代管,但名义上仍属土耳其。20世纪初,巴尔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奥匈帝国企图吞并这两省,作为向巴尔干半岛扩张的基地。1908年,已经沦为欧洲资本主义列强的、正陷于半殖民地的奥斯曼帝国境内爆发青年土耳其党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独裁统治。奥斯曼帝国国内局势的动荡,促使奥匈帝国乘机拉拢俄国共同瓜分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地区的属地。俄国也想乘机修改黑海海峡制度,以便推行它的南下政策。1908年9月15日,奥国外交大臣与俄国外交大臣举行会谈,双方达成秘密协定。俄国同意奥匈帝国兼并波、黑两省,奥匈帝国则支持俄国召开国际会议修改《柏林条约》,同意黑海海峡向俄国军舰开放。会后,伊兹沃利斯基前往欧洲各国游说,争取英、法等国对俄国计划的支持。正当伊兹沃利斯基在法国谈判时,10月7日,奥匈帝国正式宣布将波、黑两波斯尼亚危机省并入自己的版图。奥匈帝国的兼并行径激起了南部斯拉夫人的愤慨。波、黑两省人民也反对奥匈帝国的统治和奴役,强烈要求与塞尔维亚合并。塞尔维亚政府向奥匈帝国提出抗议,并开始军事动员,同时向俄国求援。奥匈帝国依仗德国的支持,拒绝召开国际会议,并在奥、塞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威胁。1909年2月,亲德的奥斯曼帝国青年土耳其党政府在德国的支持下,与奥匈帝国签订了协定,以250万英镑的代价放弃了波、黑两省名义上的宗主权,这使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对俄态度更趋强硬。3月,德国向俄国发出威胁性照会:要求俄国促使塞尔维亚承认奥匈帝国兼并两省的既成事实;如俄国继续支持塞尔维亚,德、奥将对俄作战。俄国被迫让步,并对塞尔维亚施加压力,强迫其放弃反奥战争的动员和停止一切反奥行动。3月31日塞政府被迫声明取消抗议,一场几乎导致战争的危机趋于平息。波斯尼亚危机使沙俄与德、奥以及塞、奥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它加剧了协约国和同盟国在巴尔干的争夺,为一战爆发埋下伏笔。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矛盾冲突的产物,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部队,这一挑衅事件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斐迪南夫妇在前往市政府的途中被种族主义者普林希普枪杀,史称萨拉热窝事件。事件发生后,两大军事集团都把它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发动了准备了已久的战争。
萨拉热窝的实质:
帝国主义矛盾间矛盾的产物,成为战争爆发的借口。
被刺杀前的斐迪南夫妇: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