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乔的笑》,是新中国外交成就上的一张照片,文字说明为:该照片拍摄于1971年11月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中。

    材料三:它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已成为维护成员国共同利益、促进成员国互利合作的有效机制,成为实现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上世纪5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的什么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提到的国际会议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提到的“它”是一个什么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一贯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云南省中考真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刘晓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 主要考查您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中国加入WTO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万隆会议
  • 中国加入WTO
  •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
(1)新中国建国的第一年我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的外交政策。
2、提出:
(1)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万隆会议:
1954年12月底,印度尼西亚政府首先提议,并获得缅甸、锡兰、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大力支持,决定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一次亚非国家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来讨论世界局势,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协调立场,以制订一个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纲领。亚非会议也是亚非两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万隆会议的性质: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1、时间:
1955年 
2、地点: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3、内容:
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问题。 
4、“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周恩来的外交贡献: 
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同周边国家的联系;
2、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使中国赢得与会国的理解和尊重。  
3、出席日内瓦会议,促成越南问题的和平解决。
万隆会议:

世界贸易组织(WTO):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或世贸;英语:WorldTradeOrganization,简写为WTO)是负责监督成员经济体之间各种贸易协议得到执行的一个国际组织,前身是1948年开始实施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秘书处。世贸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现任总干事是帕斯卡尔·拉米。截至2013.3.2世界贸易组织共有159个成员。世界贸易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是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是就贸易进行谈判和解决争端的场所。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其成员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绝大多数,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原因:
(1)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融入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祖国的发展;
(2)从全球化的发展来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它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
(3)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2、时间: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在多哈作出决定,接纳中国加入WTO,中国并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3、意义:
(1)加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同时也能更好的维护了我国经济利益。
(2)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扩大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同时也有利于激发我国企业的竞争意识。
(3)有利于国民总值的增长和扩大就业门路。


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TheShanghaiCooperationOrganization),简称上合组织(SCO),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会晤。自此,“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正式建立。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观察员: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和印度;对话伙伴:斯里兰卡、白俄罗斯和土耳其;参会客人:土库曼斯坦、独联体和东盟。当地时间2012年8月30日,乌兹别克斯坦议会批准上海合作组织条约。


上海合作组织:
1、成立的背景:
中俄等国面临共同的问题,如边境违私,民族分裂分子的分裂活动,边境贸易,边境资源开发等。
2、时间:
2001年6月,在中国上海。
3、成立的经过:
由“上海五国”组织演变而来,是从军事合作为主,逐步扩大到政治、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互利合作。
4、成员国: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5、性质:
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
6、意义:
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的睦邻互信和友好合作,对维护本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索新型国家关系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上海合作组织会徽: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