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28分)读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图以及材料,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一:年楚河是雅鲁藏布江中游最大的支流,该流域土地肥沃,物产丰美,地热资源丰富。该地区通过推广温室大棚生态农业模式,在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青藏铁路延伸线拉萨至日喀则铁路于2010年10月动工。

    (1)请分析图中年楚河的汛期以及产生原因。(8分)
    (2)西藏发展蔬菜大棚的优势在哪里?(4分)
    (3)有济南的农技师在西藏传授大棚技术,他身体感到不适。但是每年3月以后蔬菜开始生长的时候,他的身体才开始舒服起来。请分析原因。(8分)
    (4)拉萨至日喀则的铁路建设与青藏铁路相比有什么新的困难?(8分)

    本题信息: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8分)读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图以及材料,回答以下各题。材料一:年楚河是雅鲁藏布江中游最大的支流,该流域土地肥沃,物产丰美,地热资源丰富。该地区...” 主要考查您对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中国的三大经济带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 中国的三大经济带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

2、界限: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 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大致是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 喜玛拉雅山东侧
(2)青藏高原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为界

3、三大自然区特点: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①形成:

②东部季风区
A.范围: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上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
B.地形地势: 海拔较低
C.气候: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集中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D.土壤生物:植被以森林为主,土壤发育好,生物种类繁多
E.水文:多外流河,主要是以雨水补给
F.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影响广泛而深刻,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
③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西差异
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②差异:

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①成因:夏季风和海拔高低
②水平差异:

③垂直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



中国三大经济带:

1、划分依据: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划分结果(组成省区)
东部:沿海省区加北京市,暂未包括港、澳、台,共12个省级行政区
西部:西北陕、甘、宁、青、新疆和西南川、云、贵、藏、重庆10个省级行政区
中部:除东部、西部外的9个省级行政区

注:两海:上海、海南;两江:江苏、浙江两广:广东、广西;两湖:湖北、湖南。


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经济发展水平常用国内生产总值来代表
经济发展速度:由东向西变慢,差距扩大。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潜力

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自然原因:东部气候润、雨热同期、地势低平有利开发,而中西部气候干旱或高寒;从地理区位上讲,东部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便于发展开放型经济,而中西部距海较远,比较闭塞。
社会和经济原因: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原有工业基础好,东部地区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危机感、紧迫感强。产业结构较优,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生产力水平较高,改革开放早,依据有利的区位政策优势,首先接受海外先进技术、大量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


发现相似题
与“(28分)读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图以及材料,回答以下各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