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0 年,英国挑起了鸦片战争。清政府在英国武力胁迫下于1842 年8 月29 日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1856 年,英国再次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10 月,英法逼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北京条约》,英国占据了九龙半岛。1899年又打着“保卫香港”的幌子,向清政府提出展拓香港界址的要求。
    材料二:2001 年,深圳市盐田区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广场1 号界碑旁修建了警世钟亭。警世钟高1.842 米,象征着《南京条约》的签订,重1.55 吨,象征着英国侵略和瓜分中国领土一个半世纪,其钟裙下的8 个梯形,象征着“中英街”的8 块界碑。钟亭用黑色大理石铺就的石壁和台阶上铭刻着《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条款,一道道刻痕在默默地诉说着那段沉痛而屈辱的历史……。在“中英街”博物馆广场1 号界碑旁,一座镌刻着“勿忘历史,警钟长鸣”的警示钟沉静地矗立在人们面前。1997 年7 月1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英街”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英街”,这条长不过200 多米的小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她啸聚百年风云,记录沧桑巨变。
    材料三:2004年的“3 ·18”,沙头角上空第3 次响起18 响警示钟声,香港这个曾经流离的孩子回归祖国怀抱已有7 个年头。深圳的“3 ·18”,像沈阳的“9 ·18”一样,已经成为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成为一个特殊的象征。战士整齐坚定的脚步声震撼所有人的心头;当国旗升起的时候,青山碧海间回荡着《义勇军进行曲》雄壮的旋律。这庄严的仪式,神圣的时刻,让每一个公民看到民族的精神,感受国家的尊严。
    材料四:“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警示钟前,来自盐田各学校的中学生们庄严进行成人宣誓。法国思想家卢梭在《政治经济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希望人们有道德吗?让他们从爱国做起。”“中英街3 ·18 警示日”活动,核心是弘扬民族精神。用这种形式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市民、尤其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
    回答:
    (1)“中英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她啸聚百年风云,记录沧桑巨变。”请你写一段关于“中英街”沧桑巨变的“导游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中英街3·18警示日”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圳的“3·18。我国把每年的9月份定为,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月,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期中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刘晓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40 年,英国挑起了鸦片战争。清政府在英国武力胁迫下于1842 年8 月29 日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 主要考查您对

中英《南京条约》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由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等人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的签订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主要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由两国商定。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领事裁判权:
又称“治外法权”,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主要内容是:该侨民在居留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由其本国在居留国的领事或法庭依其本国法律审理。这是帝国主义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一种特权制度。旧中国从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起,英、美、法、俄、日等相继取得过这种特权。领事裁判权的出现,严重的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亦称片面最惠国条款。在国际条约中,缔约双方互相享受对方已经或将要给予第三国的同等的条约权利(一般包括通商、航运、税收、投资、居住等方面),这种待遇称最惠国待遇;仅缔约一方享受这种权利,而并不给对方以对等的权利或利益者,则为片面最惠国待遇。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规定:中国今后如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准英人一体均沾”,即为中国近代给予外国侵略者片面最惠国待遇之始。



中英《南京条约》的特点: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除了中央《南京条约》外,其他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又取得了建立租界的权利和“领事裁判权”,以及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美《望厦条约》:
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清朝与美国在澳门的望厦村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如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

中法《黄埔条约》: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8月14日,清政府与法国在广州黄埔签订不平等条约。《黄埔条约》是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黄埔条约》使法国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同时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南京条约》签订情况图:
 

上海租界:
近代外国人在中国最早建立的租界。1843年,根据中英《南京条约》,上海被辟为商埠。1845年,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巴富尔强迫清政府签订《上海租地章程》,率先强辟洋泾浜北侧为“英租界”。1854年,英、法、美在上海租界区内工部局,实行完全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之外的殖民统治,租界俨然成为了中国“国中之国”。1863年,英、美两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租界次正式被收回。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40 年,英国挑起了鸦片战争。清政府...”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