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60——70年代,我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除新疆危机外,台湾也出现危机(美、日先后侵略台湾)。此时清政府内部就如何加强边防出现了争议。直隶总督李鸿章当时正在筹建北洋水师,从维护本集团的利益出发,借口财饷困窘,认为“海防西征,力难兼顾”,主张放弃新疆,“移西饷以助海防”,他还认为,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心腹之大患愈棘。”。
    湖南巡抚王文韶的观点恰恰与之相反,他说:无因而至,其所视成败以为动静者,则西陲军务也。”(制止了沙俄对西北的入侵,东南沿海自然就平安无事了。)
    陕甘总督左宗棠认为:“时事之宜筹,漠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他认为,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宜以全力注重西征,俄人不能逞志于西北,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秋香(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世纪60——70年代,我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除新疆危机外,台湾也出现危机(美、日先后侵略台湾)。此时清政府内部就如何加强边防出现了...” 主要考查您对

左宗棠收复新疆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左宗棠收复新疆

“海防”和“塞防”:
随着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的形式的紧张,清政府内部发生了“海防”和“塞防”的激烈争论。直隶总督李鸿章强调“海防的重要性,同时认为“海防、西征力难兼顾”,主张放弃新疆。陕甘总督左宗棠提出“海防塞防并重”,力主归复新疆。清政府权衡利弊,在加强海防的同时,也接受了左宗棠的主张,于1875年4月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打败阿古柏。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地区。
随后,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左宗棠收复新疆胜利的原因:
1、阿古柏残酷地压迫和剥削新疆各族人民,激起了新疆各族人民的仇恨;收复新疆,是反抗外敌入侵、维护通过统一的正义战争。
2、清军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
3、左宗棠采取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4、左宗棠反侵略的态度坚决,清朝爱国官兵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精神。

左宗棠收复新疆路线图:
 

左宗棠的评价:
左宗棠是晚晴政治舞台上的汉族封建地主官僚,面对国内人民的反抗的外国资本的侵略与扩张,他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和挽救民族存亡,表现了那时代地主阶级的政治家的复杂多面性。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他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充当了清政府镇压人民起义的刽子手;在洋务运动中,他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积极创办福州船政局,客观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新疆危机是,更是表现出了他政治上远见卓识,不顾年事已高,率兵远征,成功粉碎了列强分割我国领土的企图,表现出崇高的爱国精神,受到人民的赞扬。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世纪60——70年代,我国边疆地区出现危...”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