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语文

首页
  •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于楚也——贰:两个
    B.焉用亡郑以邻——陪:增加
    C.朝而夕设版焉——济:渡过
    D.秦伯,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2.下列各句加粗词语活用情况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晋函陵,秦军氾南
    A.范增数项王
    B.人如恐不胜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冠以送之
    D.若郑而有益于君
    3.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夜缒而出,见秦伯
    B.大王来何操
    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D.以其无礼于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0125期中题语文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较难 来源:崔保芬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主要考查您对

文言实词

词类活用

文言句式

翻译句子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文言实词
  • 词类活用
  • 文言句式
  • 翻译句子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大纲要求: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常见”指出了考查范围,即教材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实词;
“文中”是给出确定实词含义的具体语境;
“理解”“含义”则说明高考既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但又不是对原来知识的照搬和死记,而是借助具体语境,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部分知识点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同形异义等。

二、常见题型

在文言文阅读中常作为第一题进行考查。考试题型主要有下列两种。
题型一:给出四个文中词语的解释,选出错误的一项。这是最常见的题型。
题型二:从试卷上的文段中选出四个词语,再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四个相同的词语,不给出解释,让考生自己比较它们意义或用法的不同。

三、注意几种情况:

1.注意词的古今义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
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
“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
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
 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
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
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以身徇国”,“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
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
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推断实词意义的方法:

1.利用音形的分析来推导
如觐,从“见”旁可以推出“拜见”;“造”解为“到”、“去”。

2.利用语法结构推导
例: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解先入关破泰,“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词语,应解释为“料想”。

3.利用联想的方法推导,平时我们学过不少文言文和成语,在解题时,利用学过的知识并迁移过来,也是不难解决的。
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

4.利用组词来推导,文言文词语都是单音节的,现代汉语是双音节的。将单音节的文言词语,作为语素组成双音节的现代汉语词组,然后根据实际去选择一个最恰当的。

5.根据前后述说的内容作推断。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语法功能。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词类活用。


常见的词类活用类型:

汉语的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等类;
虚词可此分成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等类。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语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

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副词经常用作状语、补语,等等。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 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 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

1、名词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1)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
(3)一狼洞其中。(《狼》)洞:原为名词,现做动词,可译为“打洞”。

2、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是指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谓语前,起一种修饰或限制作用时的用法。这种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不需要依靠介词的介引,它省略了介词,但不是省略句。
(1)表示比喻、比拟,可用名词前加介词去理解,翻译成“像……一样”。
例1:其一犬坐于前。(《狼》)犬:原为名词,在这里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像狗一样”。
例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斗、蛇:原为名词,在这里做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像北斗七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2)表示方位、处所,可译成“到……”“在……”。
例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两小儿辩日》)东:原为方位名词,在这里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到东方”。
例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醉翁亭记》)山:原为名词,在这里做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在山上”。
(3)表示工具、方法、依据,可译为“用……”。
例1:乃丹书帛曰“陈涉王”。(《陈涉世家》丹:原为名词,朱砂。在这里用作状语,可译为“用朱砂”。
例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原为名词,在这里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用箕畚”。
(4)表方向,可译为“向……”,多为方位名词左状语。
例1: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前:原为方位名词,在这里作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向前”。
例2: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北、南:原为方位名词,在这里作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向北”“向南”。
(5)表时间,多为时间名词。
例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原为名词,在这里作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每天”。
例2:与亮情好日密。(《隆中对》)日:原为名词,在这里作状语,修饰谓语,可译为“一天天地”。

3、形容词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
(1)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美:赞美
(2)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多:推崇,赞许
(3)例: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原为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可译为“走完”。
(4)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
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背离
(2)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一:专一
(3)动词、形容词作名词:

4、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
例1:“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例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例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收藏、经营的金玉珍珠
例4:屠惧,投以骨。(《狼》)屠:原为动词,现作名词,可译为“屠户”。形容词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
例1:“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例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绿叶、红花。
例3: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高:高处
例4: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险:原为形容词,现作名词,可译为“险阻”。

5、使动用法:
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1: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望岳》)荡:原为动词,激荡。这里用作使动动词,可译为“使……激荡”。
例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饮:原为动词,这里活用为使动动词,可译为“使……饮”。
(2)名词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臣:使……称臣。
(3)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例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安:使……安。
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使……急。

6、意动用法:
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可译为“以……为……”“认为……是……”
(1)名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是什么。
例1: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原为名词,客人。现作意动动词,可译为“以他的父亲为宾客”。
例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2)形容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某种特征、特点。
例1:“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例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十则》)耻:原为形容词,现作意动动词,可译为“认为下问是耻辱”。

7、为动用法:
所谓为动,是指有的动词带宾语时,含有“为宾而动”的意思。但要注意,这“为宾而动”并不是动词本身“为宾而动”,而是说它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为其宾语而产生的,如上面提到的“君子死知己”中的“死”,就是主语“君子”为其宾语“知己”而产生的,“君子死知己”,即“君子为知己而死”。
为动有三种,即名词的为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和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1)名词的为动用法是指有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带宾语时,含有“为宾而动”的意思,如:
例①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离骚》)
例②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简析:例①中的“名”“字”是名词用作动词,分别带有宾语“余”,“名余”就是“为我命名”,“字余”就是“为我取字”。
例②中的两个“履”是名词用作动词,分别带上宾语“我”和“之”,都表示“为……穿履”之意,“履我”即“为我穿上鞋”,“履之”即“为他穿上鞋”之意。
(2)动词的为动用法,就是活用的动词所表示的意义是主语为了宾语而产生的动作行为或发展变化,其宾语不是动词的支配对象,而是主语产生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目的、原因或替代对象。如:
例①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诸葛亮《出师表》)  
例②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韩非子?五蠹》)  
例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左传?隐公元年》)  
例④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尚书?泰誓》)
简析:以上四例中带点的动词都是为动用法。例①的“死”表示主语为宾语“节”而死,说明死的目的,即为节操而死;
例②中的“怒”是“为……而怒”,“之”是宾语,它表示怒的原因,也就是因为他不成才才发怒的。
例③中的“启”表示“为……而启”,“之”是它的宾语,“启之”即“为他开门”,它表示主语的替代对象。
例④中的两个“作”在句中表示“为……而作”,“作之君”“作之师”即“为之作君”“为之作师”,也就是给他们树立君王,给他们树立师表的意思。
(3)形容词的为动用法:就是用如动词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是主语为宾语而产生的。如:
例①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例②稷勤百谷而山死。(《国语?鲁语》)
简析:例①“苦”字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有“为……而苦”之意,“苦秦”即“为秦而苦”,“秦”是宾语,是主语产生“苦“的原因。
例②中的“勤”是形容词用作动词,“百谷”是其宾语,是“勤”的目的,“勤百谷”是“为百谷而勤”之意。


词类活用的用法:

1、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规律
规律: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译法: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例句:
A、形容词
①宾语位置
例: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欲往投之。  旧交情
兼百花之而各去其。                          长处、短处
②主语位置
是故益圣,益愚。                               圣人、愚人
乃弃其步兵,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轻装精锐的部队
B、动词(宾语位置)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盟约

2、使动用法
概念: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古汉语中,动、形、名都可能带宾语活用为使动。
例子:项伯杀人,臣之。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例:卒廷见相如,毕礼而之。                让,回去
(特殊)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之)也。       让,发出声音
②形容词、名词的使动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                                                               让,变绿
先生之恩,死而骨也。                                                       让,活,让,长肉

3、意动用法(动、形、名)
①主观上认为宾语如何如何
例:且庸人尚之。(动词,以··为羞)
成以其小,之。  (形容词,认为..不好)
②把..当作.. 
例:吾从而之。     (名词,把..当作老师)


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名词后面带宾语,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今王鼓乐于此。
③冠切云之崔嵬。
简析:“蹄”本是名词,在句中却接了宾语“之”,这时“蹄”起到了动词的作用,所以应该活用为动词,是“踢”的意思;
名词“鼓”带宾语“乐”,用作动词:弹奏;
名词“冠”带宾语“切云之崔嵬”,用作动词:戴。

(2)名词后面带补语,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
②郑商人弦高市于周。
简析:名词“履”带补语“至尊”,用作动词:登上;
“市”带补语“于周”,用作动词:做买卖。

(3)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②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简析:“水”前带副词“非”和能愿动词“能”,用作动词:
游水;名词“王”前有副词“则”,用作动词:统治天下、称王。

(4)同一名词迭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联合、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例如: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简析:名词“事”迭用,第一个用作动词:做、从事。

(5)前面有结构助词“所”,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置人所罾鱼腹中。
简析:名词“罾”前有结构助词“所”。用作动词:用网捕捉。

(6)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有的前面有连词“而”或副词,有的前面既没有连词“而”也没有副词。例如:
秦师遂东。
简析:方位名词“东”前面有副词“遂”,用作动词:向东进发。

2.名词的使动用法

(1)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例如: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简析:“王”后跟“我”作宾语,是“使我为王”。

(2)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例如: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简析“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
“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3)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例如:
①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②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简析: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东苏子”,意思是使苏子(苏代)往东去;“西南其户”,意思是使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
①孟尝君客我。
简析:名词“客”后带宾语“我”,活用作意动词。“客我”即“以我为客”,意即“把我当做客人”。

4.名词直接做状语

(1)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时,活用为状语。例如:
①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简析:名词“席”、“包”、“囊”分别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2)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活用为状语。例如: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简析:名词“面”做动词“刺”的状语,表示“刺”的方式:当面。

(3)名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活用为状语。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简析:名词“船”作动词“载”的状语,表示“载”所用的工具:用船装。

(4)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时,活用为状语。例如:
孤帆一片日边来。
简析:名词“日边”作动词“来”的状语,表示“来”的地点:从日边。

(5)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时,活用为状语。例如:
良庖岁更刀。
简析:时间名词“岁”作动词谓语“更”的的状语,表示“更”的性质:每年。

(6)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时,活用为状语。例如:
南取百越之地。
简析:方位名词“南”做“取”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趋向:向南。

(7)名词表示情况逐渐地发生变化,活用为状语。例如:
而乡邻之生日蹙。
简析:名词“日”作形容词谓语“蹙”的状语,表示“蹙”,这种情况逐渐的发展变化: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不同词性的活用:

(一)动词的活用:

1、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简析:动词“奉”用作名词,意即“奉送的机会”,作句子的主语。

2、词的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例如: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简析:上例句中的“亡”“活”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成为使动用法。“亡郑”即“使郑国灭亡”;
“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
(2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
②晋侯饮赵盾酒。
简析:“食”,吃,是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
3、词的为动用法。
例如:死国可乎。
简析:“死”是为动用法,“死国”即“为国而死”。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容词活用为名词例如大行不顾细谨。简析“细谨”,形容词用作名词,意即“细枝末节”。
2、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形容词用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世之所高,莫若黄帝。简析:“高”本是形容词,但在本句中作了成分,译作“推崇”。
②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总是在动词前面与动词结合使用的。因此,如果一个能愿动词跟一个形容词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那么这个形容词大多也是活用为动词。
例如: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简析:“穷”在本句中与“能”相结合充当谓语成分,因此活用为动词。
③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稍出近之。简析:“近”是形容词,但后带有代词“之”做宾语,作动词。
④形容词后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形容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简析:令尹子兰……终于让上官大夫(靳尚)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短”后跟了介词结构“于顷襄王”应作动词。
3、容词的使动用法,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
简析:“弱”本是形容词,在句中做谓语,但是形容词做谓语,后面不可以接名词宾语,而它现在接了宾语“秦”,所以它要活用为动词,是“使……弱小”的意思;
“绿”是形容词,后面接了名词宾语,应译“使……绿”。

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②吾妻之美我者。
③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简析:“奇其言”“壮其貌”是主语滕公“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之义;
形容词“美”后带宾语“我”。“美我”即“以我为美”,意即“认为我美”;
“小鲁”“小天下”,是主语“孔子”主观上认为“鲁”和“天下”小的状态。


文言句式: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常见的文言句式有以下几种:

1、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采用副词“乃”“即”等表示判断。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吾翁即若翁,必”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4)用动词“是”“为”表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动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很少作判断动词,在汉以后作判断动词则多起来,判断动词“是”正是由指示代词“是”发展来的,这是词义的转移。“为”一般也不表示判断,只有极少数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相当。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上面两个句子中的“是”是代词,不表示判断。
(3)“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上面两个句子中的“是”表示判断。
(5)“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6)“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上面两个句子中的“为”不表示判断。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前两个“为”表示判断)(《鸿门宴》)
(8)“故今之墓中全乎为无人也。”(《五人墓碑记》)
上面两个句子中的“为”表示判断。
(9)无标志判断句。这种判断句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而是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①“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②“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2、倒装句: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3)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3、被动句:所谓被动句,是指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表达方式有两大类型:一是从语义上表示被动;二是借助一些表示背诵的词来表示被动。
(1)从语义上表示被动即不用任何专门表示被动的词语来表示被动,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
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②“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2)借助表示背诵的词来表示被动常见的用表示被动的词来表示被动的句子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③“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者,贞也。”
第二种,用“见”“见……于……”(“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与张仪。”(史记·楚世家)
③“臣诚恐见欺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种,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
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前一个“于”表示被动)(《师说》)
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第四种,用“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②“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4.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①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②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③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④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在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
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例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句子:

翻译文言句子要掌握翻译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做到明白、流畅、简洁。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点:

(1)留:把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朝代、年号、人名、地名、物名、器具、官职、职称等)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保留不译。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中的“文惠君”。
(2)补:指将文言文中省略的地方恰当地补出来,将数量词和分数相应部分补足。如:“果地震陇西”中省去了“于”。
(3)删:指将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词删去不译,如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有些关联词语、结构助词以及偏义复词中的陪衬部分都可略去不译。
如:“夫六国与秦皆诸侯”中的“夫”可略去不译和“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中“往来”是偏义复词,陪衬部分“来”,也没有必要译出。
(4)换:指如果古文中的单音词现代汉语变成了双音词,古文中的单音词在现代汉语变成了另外一个单音词,古文中的词语在现代汉语变成了另外一个词语,古文中的说法现代汉语变成了另一种说法,翻译时都应换成现代汉语。另外词类活用词应该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也应换成本字。
如:“乃使蒙恬北守藩篱”中的“藩篱”应译为“边防”。“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应译为“高官厚禄”。
(5)调:即有些句子(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互文见义语句等)在翻译时词序或语序需要调整,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如:“何谓得之于心”应翻译为“什么叫在心里得到它呢?”;“石之铿然有声者”应翻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
(6)贯:即意译。所谓意译,就是在不违背原文意思的前提下,按照原文的意思用比较准确的现代汉语将其翻译出来。因为古代汉语有些句子中的某些词语,在现代汉语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或者句子的结构,表达方式比较特殊,如果用直译的方法,译出来以后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所以,只好采取意译的办法。
如:“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这个句子中的“开张”是扩大的意思,“圣听”是对皇帝听闻的一种尊敬的说法,现代汉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只能根据原文的意思来翻译。整句话可译为“确实应当广泛听取群臣的意见,用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古文今译方法:

1.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
例1:
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 原文: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论语·子路》)
译文: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我不如老菜农。” 上面的译文紧扣原文,字词落实,句法结构基本上与原文对等。 但对直译不能作简单化的理解。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或增补词语也是必要的。

例2:
原文:逐之,三周华不注。(《齐晋鞌之战》)
译文:〔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译文在“追赶”前补上了省略的主语“晋军”,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状语“三”调整为补语。如果拘泥于原文,译成“追赶他们,三圈围绕华不注山”,就不符合“达”的要求。

2.意译

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这种方法多用来翻译诗歌。
例3:
原文:凌余陈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楚辞·九歌·国殇》)
译文:阵势冲破乱了行, 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 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韁, 擂得战鼓咚咚响。 天昏地黑,鬼哭神号, 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由上面的译文可以看出,意译不强求字、词、句的对等,而着重从整体上表达原作的内容,力求体现原作的风采神韵,译法比直译灵活自由。但对学习文言文来说,应该坚持用直译的方法作今译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阅读文言文的水平。


古文今译常见错误:

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的误译,在文言文今译的错误中占很大比重。
例如:
(1)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爱”字在古代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是亲爱义,古今相同;一是吝惜义,今已消失。
例(1)中的“爱”字正是吝惜义。“吾何爱一牛”应译为“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如果不明古义,就会误译为“我怎么会疼爱一头牛”。
例(2)的“卑鄙”是个词组。“卑”是卑下,指身份低微;“鄙”是鄙陋,指知识浅薄。可译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如果把这个词组理解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就误译成道德品质恶劣的意思了。

2.因不了解语法修辞造成的误译 这类错误也很多。
例如: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孟子·尽心上》)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例(1)“小”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果不理解,就会译为无法理解的“小了鲁国”。这句应译为“孔子登上东山而觉得鲁国变小了”。
例(2)的“犬”是名词用作状语,不理解就会误译为“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

3.因不了解古代生活与典章制度而误译 缺乏古代文化常识,不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也会造成误译。
例如:
(1)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袁枚《黄生借书说》)
(2)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韩愈《送董邵南序》)
例(1)的“通籍”,意思是做官。古代中进士取得做官资格称“通籍”,意为朝廷中有了名籍。不了解就会误译为“精通书籍”。
例(2)的“举进士”是“被推举参加进士科考试”。
如果不了解唐代的科举制度,就会误译为“中了进士”。 不认真阅读、分析原文,是产生误译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准确通顺地翻译古文,最重要的是结合上下文准确地理解每一个词。
以上虽然列了一些常见错误,不过从考试的角度说,这样的问题不常遇到。所以,重点还是要放在掌握古文翻译方法上。


 古文直译:

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

1.对译

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例如:
原文: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译文: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还不够清楚、句子不通顺的,才能用移位、增补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2.移位

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例如:
(1) 原文: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郑杀申侯以说于齐》)
对译: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你容纳的。 调整: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容纳你的。
(2) 原文: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宋·蒋捷《一剪梅》宋·蒋捷《一剪梅》宋·蒋捷《一剪梅》
对译:谁为做事?谁让听我的? 调整:为谁做事?让谁听我的?
(3) 原文:邴夏御齐侯。(《齐晋鞌之战》)
对译:邴夏驾车给齐侯。 调整:邴夏给齐侯驾车。
(4) 原文:晋侯饮赵盾酒。(《晋灵公不君》)
对译:晋侯饮赵盾酒。 调整:晋侯使赵盾饮酒。
(5) 原文: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对译:先生不羞耻,竟然有意想为我收债到薛地吗?
调整:先生不觉得羞耻,竟然有意想为我到薛地收债吗?
例(1)的“女”是前置宾语,翻译时要调到动词“容”的后面。
例(2)的“谁”、“孰”是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翻译时要移到介词“为”和动词“令”后面。
例(3)的“御齐侯”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宾语不是行为的目的物,而是动词为宾语而动,翻译时词序应调整为“给齐侯驾车”。
例(4)中“饮”与“赵盾”之间是古汉语特有的动宾关系——使动用法,今译时,词序应调整为“使赵盾饮酒”。
例(5)的“羞”是意动用法,“于薛”是补语,翻译时要调为状语。

3.增补


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例如:
原文:一鼓作气,再而衰, 对译: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衰落,
增补: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已经衰落,
原文:三而竭。(《曹刿论战》) 对译:第三次便泄尽了。
增补:第三次〔击鼓〕〔士气〕便泄尽了。
原文在“再”、“三”之前承前省略了谓语动词“鼓”,在“衰”、“竭”前面省略了主语“士气”。翻译时分别补出“击鼓”和“士气”,这样才能使语意清楚。 增补词语时应该慎重,要“惜字如金”,只有在不增补词语原意就无法表达清楚的情况下,才能增补。

4.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例如: 原文:狼度简子之去远。(《中山狼传》) 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原文“简子”和“去远”之间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字,现代汉语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可不译。

5.保留

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
像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例如:
(1) 原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公叔段。
译文: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生下庄公和公叔段。(《郑伯克段于鄢》)
(2) 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年四十七。(《柳子厚墓志铭》)
译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
(3)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老子》)
译文:“道”可以用言词表达的,就不是“常道”。
原文(1)中的人名、国名都保留不译;
原文(2)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宪宗年号,也保留不译;
原文(3)中的“道”、“常道”都是具特定含义的哲学概念,也保留原貌。
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