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语文

首页
  • 阅读理解与欣赏
    《谈语言》(节选)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划清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昌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样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弄巧成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适得其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三处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是中国最早的_________总集,被____________家列为经典之一,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4.上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5.改正文中“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
    原文: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一位年老的父亲写给儿子信中的一段话,它摘自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名作《背影》。请用通俗的语言表述这位“父亲”的话。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语文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极难 来源:崔保芬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本试题 “《谈语言》(节选)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 主要考查您对

    文史常识

    标点符号

    成语

    理解句子

    病句辨析

    论证方法

    论点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文史常识
    • 标点符号
    • 成语
    • 理解句子
    • 病句辨析
    • 论证方法
    • 论点
    文史常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文化典籍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应用文的常用格式,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1)“先母”“先父”已作古
    “生母”一词意思就是“生身母亲”,与自己有直接的血缘关系,“生母”一词通常是在有相对词出现的场合下对举使用,很少单独出现。同“生母”相对的词有“嫡母”、“庶母”“继母”、“养母”、“过继母亲”等。过去,男子可以有妻有妾,正妻所生的子女称自己父亲的妾为“庶母”,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的妻子为“嫡母”;
    男子已有子女而后续娶,原有的子女称父亲续娶的妻子为“继母”或“后母”。当然,这些都是书面语言,至于口头的称呼,往往会因地域、方言、习惯及其它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基本含义则不会有太大出入。
    而“先母”则与之有所区别。“先母”一般出现在社交场合,是对他人讲到自己已谢世的母亲时所用的敬词,即“我的已经逝世的母亲”,因此,“先母”必须是第一人称用语。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以使用这个词语。不论出于多么敬重的心情,称呼别人去世的母亲都是不能使用“先母”这个称呼的。“先父”的使用与此相同。对此不可不慎。

    (2)“家父”“令尊”是两人
    说起敬称,有句话需要记住,那就是“家大舍小令他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社交场合,说到比自己大的家人,譬如说到自己的父母、兄长时,前面要加一个“家”字——家父、家母、家兄;
    说到比自己小的家人,譬如弟弟、妹妹时,就要用“舍”字——舍弟、舍妹,以此来表示谦虚。
    而说到别人的家人,譬如父母时,前面一般加上“令”字——令尊、令堂,以示尊敬。因此,“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而“家父”、“家母”则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
    很明显,“家父”、“家母”与“令尊”、“令堂”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家父”仅作子女对别人谦称自己父亲之用,别人万万用不得。“令尊”中的“令”,含有美好义,是称对方亲人时的敬词,万万不可用在自己身上。
    敬词与谦词互相对应(如“令尊”与“家父”)却不可互相替代,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需要时时记在在心上。

    (3)“美轮美奂”房屋好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一旦固定下来,就不能随意变更它的意思,更不能随便改变其用法。
    常见于报刊之中的成语“美轮美奂”,就经常被用错或写错。
    “美轮美奂”这一成语出于《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日: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盘旋屈曲而上,引申为高大貌;奂,鲜明,盛,多。美:赞美;郑玄注:“轮,言高大。奂,言众多。”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例如:“学生中有人痛恨曹汝霖卖国贼,生活奢侈,就放了一把火,想把这个美奂美轮的汉奸住宅付之一炬。”
    可是,就是这么明确的写法和用法,很多人却写错、用错。
    先从写法上说,这个词其正确的写法是“美轮美奂”,有时也写作“美奂美轮”。因为并列结构型词语的词序,前后调换并不影响整体语义。
    另外,当“轮奂”连用,也可写作“轮焕”;焕,则有“焕然一新”之用法。如白居易《和望晓》诗有云:“星河稍隅落,宫阙方轮焕。”
    而现实中却有很多人写成了“美仑美奂”、“美伦美奂”等,这些都是错的。
    其次,从用法上来讲,“美轮美奂”是一种美,然而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严格的规范。它专指建筑物之众多、高大、华美,而不是其它形式的美。有人这样写道:“导游带着大家游览了美轮美奂的彩塑和壁画。”“《千手观音》舞蹈美轮美奂,感动了全国观众。”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有人在描写女性貌美时,也敢用“美轮美奂”来形容。造成这些错误用法的原因在于,把一个只能用于建筑的特定成语,任意扩大范围,运用到非建筑类的事物中去了。虽然随着社会的变化,语言变化发展很快,但是也不能因为很多人用错,就可以宽容地认为其词形词义可以改变。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够因为时代发展,就借助让词语“发挥更大作用”的名义乱用。

    (4)“莘莘学子”多少人
    首先从读错“莘莘”来说,这个字的确有两个发音,然而,“莘莘学子”中的“莘”字应当读“shen(阴平)”,而不是记者口中发出的“xin”。
    其次是“莘莘学子”一词的使用错误问题。有很多词语,人们大体上经常看到或者使用,但是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常常用错。
    “莘莘学子”四个字连在一起,像个成语,其实不是成语,而是个自由组合的词组。
    “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在古汉语中用途比较宽泛。
    “莘莘”出自《国语·晋语四》:“周诗日:莘莘征夫,每怀靡及。”
    《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均释其为“众多”之意,这样,“莘莘学子”应是“众多的学子”。
    如同上面提到的那个错误标题一样,下面的例句也是因为不太理解“莘莘”之意而出了错,在“莘莘学子”前加了“一大批”、“许许多多”,或者是在“莘莘学子”后面加上了个“们”字,造成了词意重复的错误。
    例如: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许许多多来自中国的莘莘学子共同为祖国祈祷;
    一大批莘莘学子走出校门,成为祖国的建设者;
    莘莘学子们站在主席台下,聆听校长的讲话。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错误用法需要注意,那就是在“莘莘学子”前加上“一位”、“每一个”。因为“学子”和“莘莘”连用,意思就是“众多的学生”了,所以就不能再加“一些”、“每一位”这类词了。再用这些限定,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例如: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每一位莘莘学子都应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用法都是错误的。
    点拨:
    文史常识的掌握没有捷径,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辨别和识记才能准确、灵活运用,主要的考查题型也比较灵活。
    其中单选题、填空题、问答题、连线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默写题和判断题、改错题都有涉及。
    中国古代主要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标点符号:
    书面上用于表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分类:
    点号、标号、符号三大类
    点号:
    其作用在于: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
    ①句号( 。)
    ②问号( ?)
    ③感叹号( !)
    ④逗号( ,)
    ⑤顿号( 、)
    ⑥分号( ;)
    ⑦冒号( :)

    标号:
    其作用在于: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
    ①引号(“ ”)
    ②括号〔( ) [ ] { } 〕
    ③破折号( ── )
    ④省略号(……)
    ⑤着重号( .)
    ⑥书名号(《 》〈 〉)
    ⑦间隔号(·)
    ⑧连接号( — )
    ⑨专名号( ____ )

    符号:
    ①注释号( * )
    ②隐讳号(×)
    ③虚缺号(□)
    ④斜线号( / )
    ⑤标识号(▲或●)
    ⑥代替号(~)
    ⑦连珠号(……)
    ⑧箭头号( →)

    初中语文常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1)引号。
    ①表示文中直接引用的话。引用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直接引用对所引用的原话不能作任何修改,间接引用即所谓的“转述”,可以在文字上有所变动,就不用引号。引用成语、谚语等,用不用引号都可以,以不用为常。
    ②重要的或特定含义的词语,也可以用引号。引号一般用双引号。引文之内又有引文,就用单引号,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再用双引号,依次类推。后引号和点号连用的时候,如果引文是完整照录别人的话,引文末尾的点号就放在后引号之前,如果是作为引文者文句的一部分,点号就放在后引号之后。

    (2)破折号。
    ①表示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例如:象梦一样,我踏上了联邦德国的旅途,到了海涅的故乡——莱茵河畔的杜赛尔多夫。
    ②还可以表示语意的转折、跃进,或语音的中断、延长。
    例如: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转折)
    “团结——批评——团结”,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方针。(跃进)
    “嘟——”火车进了站。(延长)
    ③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也用破折号。
    例如: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科学: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
    ④破折号还可以用在文章的副标题之前。实际上也是一种注释性用法。
    例如:网络文学的第一声号角——痞子蔡和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注意:如果解释说明的话插在句子中间,就可以在前面后面各用一个,这叫双用。
    例如: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象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巴金《灯》)

    (3)省略号。
    ①表示文中省略了的话。
    ②表示沉默、语言中断、断断续续、欲言又止等。
    成语
    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多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
    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
    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
    成语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结构固定性
    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
    例如“唇亡齿寒”,不能改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无牙冷”;
    “胸无点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无有一点墨”。
    此外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例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不能改为为“功劳汗马”。
    2、意义整体性
    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
    例如“狐假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
    “兔死狗烹”,表面意义是“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实际含义是“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废寝忘食”,表面意义是“不顾睡觉,忘记吃饭”,实际含义是“极为专心努力”等等。
    3、语法功能的多样性
    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汉语成语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短语,因为短语在一个句子中能充当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语的语法功能也具有多样性。
    汉语成语形式多样,如上文所说的有四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七字成语、八字成语等等,其中四字成语是汉语成语的主要形式。
    所以这里对成语语法功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四字成语充当句法成分的分析。

    易混易错成语:
    使用成语有时会错用同音字或近义词。这类错误出现频率非常高,所以,使用成语时要特别注意用字正确。
    下面列举的成语,括号内的字是别字,括号后的字是正字。
    A
    1、﹙暗﹚黯然失色
    黯然,阴暗的样子。“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
    部,门类;班,次序。“按部就班”,指按其分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不动
    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按,压住、搁下。

    B
    4、暴﹙珍﹚殄天物
    任意糟蹋东西。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别出﹙新﹚心裁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
    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 讲。
    8、病入膏﹙盲﹚肓
    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状
    名,说出;状,形容、描述。“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
    “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不﹙径﹚胫而走
    胫,小腿。“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巢﹚窠臼
    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C
    14、﹙苍﹚沧海桑田
    沧海,蓝色的海洋。“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复﹚覆辙
    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出奇﹙致﹚制胜
    制,取得。“制胜”,取胜。
    17、﹙穿﹚川流不息
    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川,河流。

    F
    18、发﹙奋﹚愤图强
    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发愤:决心努力。
    19、飞扬﹙拔﹚跋扈
    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跋扈,蛮横
    20、分道扬﹙镖﹚镳
    镳,马嚼子。“扬镳”义为“策马”。“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
    21、纷至﹙踏﹚沓来
    连续不断的到来,纷纷到来。沓,多而重复。

    G
    22、甘之如﹙怡﹚饴
    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苦、痛苦。饴,饴糖。
    23、各行其﹙事﹚是
    是,正确的。“其是”,自以为正确的。所以,这句成语含有贬义。
    24、攻城﹙掠﹚略地
    掠、略二字都有“夺取”义,但夺取的对象不同:掠,夺取人、财、地;略,夺取土地。
    25、﹙固﹚故步自封
    故步,取自“邯郸学步”的故事,本义为“原来走路的姿势”,在这句成语里比喻成规旧套。“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盲目自得。
    26、骨﹙梗﹚鲠在喉
    鲠,鱼刺。“骨鲠在喉”,比喻有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27、﹙鼓﹚蛊惑人心
    迷惑、毒害人心。蛊,毒虫,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
    28、鬼﹙域﹚蜮伎俩
    蜮,传说中在水里害人的怪物。“鬼蜮”即鬼怪。

    H
    29、汗流﹙夹﹚浃背
    浃,音jiā,义为“透彻”。“浃背”,湿透脊背。
    30、好高﹙鹜﹚骛远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鹜,鸭子,无“追求”义。比喻不切实际,不踏实。
    31、和﹙霭﹚蔼可亲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蔼,和气、态度好。
    32、怙恶不﹙俊﹚悛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悛,悔改。
    33、﹙煌煌﹚皇皇巨著
    皇皇,形容盛大。“皇皇巨著”,形容著作浩大。

    J
    34、既往不﹙究﹚咎
    咎,本义为“过失、罪过”,引申为“责备”。“不咎” 即不责备。
    35、﹙及及﹚岌岌可危
    岌岌,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
    36、竭泽而﹙鱼﹚渔
    渔,捕鱼。“竭泽而渔”直译为“排尽湖水捕鱼”, 比喻一味索取而不留余地。
    37、﹙禁﹚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言。寒蝉,秋后的蝉,寒蝉是不叫的。这句成语用“寒蝉”作比喻,形容不敢作声。
    38、金﹙璧﹚碧辉煌
    “金”和“碧”,是国画的两种颜料:金黄色的泥金和翠绿色的石绿。用它们画出来的画,鲜亮耀眼。“金碧辉煌”通常用于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
    39、精兵﹙减﹚简政
    “精简”不是“减少”,而是去掉不必要的,留下必要的,从而使机构精干,人员素质更高。“精简”的真谛在于精干。

    K
    40、苦心孤﹙旨﹚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诣,到。
    41、烩﹙灸﹚脍炙人口
    脍,切得很薄的肉片;炙,烤肉。“脍炙人口”,比喻优美的诗文或美好的事物得到人们交口称赞。

    L
    42、老奸巨﹙滑﹚猾
    形容十分奸诈狡猾。猾,狡猾
    43、﹙厉﹚励精图治
    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励,振奋。
    44、礼﹙上﹚尚往来
    尚,崇尚,讲究。“礼尚往来”,指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
    45、﹙廖廖﹚寥寥无几
    形容非常少。寥寥,稀少。
    46、鳞次﹙节﹚栉比
    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整齐地排列。栉,梳篦。
    47、伶牙﹙利﹚俐齿
    伶俐,聪明灵活。“伶牙俐齿”,形容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48、流言﹙非﹚蜚语
    蜚,同“飞”。流言、飞语,均指毫无根据的话。“流言蜚语”多指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49、﹙留﹚流芳百世
    美名流传百世。流芳,流传美名。

    M
    50、毛骨﹙耸﹚悚然
    悚,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成语褒贬辨别:
    常见问题:
    ①正确理解与运用常见成语;
    ②辨析常用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
    ③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
    ④纠正广告中基于技巧误用、错用的成语;
    ⑤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在运用上要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不能任意拆散变动,还要规范成语的写法,不能写错字。
    但是有些词语的感情色彩是非常丰富而细微的,只有仔细推敲、体味、比较,才能区别出词语的褒贬色彩。

    辨别技巧:
    一、找反义词
    词语的褒贬色彩在反义词中表现得最明显,因此通过找反义词的方法来辨别是一个好方法。例如:
    聪明——愚蠢     勤奋——懒惰     勇敢——怯懦
    善良——凶恶     美好一一丑恶     纯洁——肮脏
    高尚——卑鄙     谦逊——傲慢
    通过两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哪个是褒义词,哪个是贬义词。

    二、看同义词
    同义词中有些也带褒义或贬义。例如 “深思熟虑”和“蓄谋已久”都表示经过长久深入的思考谋划,是同义词,但“深思熟虑”用于思考谋划做好事,是个褒义词;而“蓄谋已久”意在思考谋划做不好的事,是个贬义词。又如:
    揭发——告密       赞扬——吹捧     果断——武断
    牺牲——完蛋        团结——勾结    鼓励——怂恿
    义正词严——强词夺理           神机妙算——诡计多端
    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三、造句辨析
    因为褒义词常用于赞扬好人,贬义词常用于形容坏人,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造句的方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判断运用是否得当。
    一般需要造两个句子,一个用于形容好的方面,一个用于形容坏的方面。
    例1:守株待兔
    好的方面:1、警察叔叔蹲伏了三天两夜,守株待兔,终于将3名窃贼抓获。
    坏的方面:2、有的人整天只想着守株待兔,而不去努力进取,是永远不会有所作为的。
    “守株待兔”用在敬业、正义的警察身上,显然是不恰当的。它只能用来形容坏的方面,表示批评、贬斥,是个贬义词。
    例2:载歌载舞
    好的方面:郑成功收复了台湾,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郑成功》)
    坏的方面:敌人侥幸打退了我军,他们载歌载舞,开心不已。
    在这里,“载歌载舞”形容人们打了胜仗后又唱歌又跳舞的情景是很恰当的,但用来形容敌人,显然不够恰当。所以“载歌载舞”是褒义词。

    成语之最:
    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最大的手-一一手遮天
    最高的人--顶天立地
    最吝啬的人-一一毛不拔
    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一日三秋
    最昂贵的文章-一一字千金
    最快的流速--一泻千里
    最赚钱的生意--一本万利
    最洁净的东西--一尘不染
    最有胆量的人--胆大包天
    最惨重的失败--一败涂地
    最有效的劳动--事半功倍
    最珍贵的承诺--一诺千金
    最大的网--天罗地网
    最大的功绩--丰功伟绩
    最快的时间---一日三秋
    最全面的手术-脱胎换骨
    最绵长的口水-垂涎三尺
    最细心的-一心一意、无微不至
    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
    最错的追求——南辕北辙
    最危急的时刻——千钧一发
    最大的本领——开天辟地
    最好的文章——文不加点
    最大的被子——铺天盖地
    最大的空间——无边无际
    最大的影集——包罗万象
    最大的幸运——九死一生
    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
    最远的分离——天壤之别
    最繁忙的航空港——日理万机
    最彻底的美容术——面目全非、改头换面
    最好的司机——驾轻就熟
    最好的药方——灵丹妙药
    最好的医生——手到病除 、起死回生
    最好的箭术——一箭双雕、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最大的地方——无边无际
    最便宜的东西——一文不值
    最多的资源——取之不尽
    最完美的东西——十全十美
    最重的疾病——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最宝贵的礼物——无价之宝
    最艰难的争辩——理屈词穷
    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
    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
    最有分量的话——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最失望的心情——万念俱灰、心灰意冷
    最孤独的人——形单影只、孑然一身、茕茕孓立、形影相吊、众叛亲离、孤家寡人
    最荒凉的地方——荒无人烟
    最悬殊的区别——天壤之别
    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
    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最高的巨人——顶天立地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一日千里
    最无作为的人-一事无成
    最大的嘴——口若悬河
    15分钟=1000元——一刻千金
    最深的呼吸——气吞山河


    理解句子: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为了把意思表达清楚,一般常用的句子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句子里说的“谁”或“什么”(主语部分);
    另一部分是句子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样”或“做什么”(谓语部分)。
    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
    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所以理解句子含义,排列句子顺序以及划分句子成分等都应属于理解句子的范畴。
    句子含义:
    句子一般都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具体含义和概括意;
    还有独立含义以及语境下含义的区别。
    因此在理解句子时应该严格按照要求,把握要点对句子进行深入全面的理解。

    错误理解的八句俗语: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不见棺材不落泪”
    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太莫名其妙了。
    4、“有眼不识金镶玉”
    本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5、“不到黄河心不死”
    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因为好像四川那边管鞋叫孩子。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7、“狗屁不通”
    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
    “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就将就吧!
    8、“王八蛋”
    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
    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


    理解句子方法:
    对句子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考查类型,可以在选择题中考查单独一句话的具体含义,也可以放在阅读理解中理解文中的某句话含义。
    但大多数情况,是考查句子的语境含义。对于此类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对试题作答。
    一、抓关键词语来答题
    对句子的理解更多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
    延伸:句子里的关键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句中的特定称谓
    2、句中的指示代词
    3、句中的动词和修饰语,多为形容词和条件、原因状语
    4、运用了修辞的词语,多指比喻、比拟、借代、反语、反复。
    5、注意句子中有特色的也往往是某一点,题中考查的往往集中在某一个方面。

    二、结合位置特点来答题
    首先要把句子的潜在含义理解出来,再分析它的具体表达作用。
    根据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和作用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首句,一般具有点明主旨,总领全文的作用;
    还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
    还可点题以及交代起因或缘由。
    2、过渡句,多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
    3、段首段尾句,多能对本段内容进行总领和总结。

    三、由浅入深,全面完整地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句子处于具体语境下,在文中往往有其表层含义,还有在文中的深层含义。
    表层含义一般指在文章里字面上写的是什么,多指现象,深层含义一般指在文章里真正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多指本质。
    要考查的句子大都是具有内涵丰富和表达特色的,要分析清楚,力求不遗漏要点。
    1、含蓄委婉的句子要用直接明确的语言转述出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2、概括简练的句子要根据句子中的内容分点解说出来。
    3、内涵丰富的句子要说出它的浅层意思和深层意思。
    4、总体来讲,要分析句子的深刻含义,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
    至少要写出它在文章里的字面意思和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或深刻道理。

    四、抓住句子的陈述主体来答题
    任何一个句子都会有一个陈述主体,回答时就应该把它放在主语的位置。
    1、分清句子的陈述主体可以明确回答的方向,不至于抓不住重点。
    2、如果句子的陈述主体在句中省略必须通过上下文来推断,把它补充出来。

    五、抓住题目中的提示语或引导语来答题。
    提示语或引导语是指命题者给考生的信息。可以针对提示语把握答题方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提示语有明确的也是暗示的,但要记住,题干中一定会有这样的信息,一定要加强审读,不能大略看一下问什么和有几问,就草草答题。
    一句理解错误多年的俗语 :
    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
     一直以来,我一直把"清"字认为是清朝,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清”应该是“清廉”的意思,而并非“清朝”。认为是“清廉”意思的人的观点有:
    1.“清”确实是指清廉的意思,就是一个好的官员一个都可以搞那么多银子,如果是坏的官员,会怎么样啊!这句话的反讽意思就相当强了。
    2.《儒林外史》一书中有以下段落:
    “第八回 王观察穷途逢世好 娄公子故里遇贫交,王太守笑道:“可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话,《儒林外史》写的是明代的时期,因此此语明代就有。
    3. 清代大兴文字狱,不可能出现这种话
    4. 清朝的人不会说“清朝的知府”一类云云
    那么,这个“清”作何解呢?为了搞清楚这个意思,首先需要知道这句话出现的年代。认为是“清廉”意义的人认定此语出现在清代之前,甚至宋代就有。上面的证据2就是例子。但是不然,《儒林外史》虽然写的是明朝的故事,可别忘了他的作者是何许人。《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可是不折不扣的清朝人,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
    “《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讽刺小说。作者以朴素幽默的语言、尖锐辛辣的笔触,无情地揭露、鞭挞了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的弊端,透过多达百余名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表演,把那些道貌岸然的贪官污吏、衣冠楚楚的名士侠客的丑恶面目揭露得淋漓尽致,描绘出一幅日趋没落的封建制度的生动长卷。”这种评语可以看出什么,一个清朝的人,托明代的年号,写讽刺小说,只可能是“借古讽今”。借古讽今、春秋笔法是古代文人最熟络的手段。这部小说只能说明,在乾隆年间,吴敬梓已经知道了这句话了。谁要是认为所谓“明代小说”就是写的明代信史,里面说的话就是明代的话,就好比有人使用二月河的《乾隆皇帝》一书来考证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一样可笑。拜托,那只是小说而已。
    那么,这句话到底出现在什么时代呢?我找到了一条比较可靠的证据,至少比网络上众说纷纭可靠得多,初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第5册,20页的内容乾隆朝代的时期,其中赫然写"当时民间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几句话。
    这样,我们就确凿地证明了此语确实在清代才有,而不会被宋代人发明出来。这样宋慈也就露出了第一个破绽。
    那么,这句话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呢?在乾隆时期,由于所谓的“太平盛世”,朝廷和民间奢侈之风盛行,朝廷的亏空越来越大,后来乾隆干脆想出了一个他老子深恶痛绝的方法——卖官。卖官分实缺和虚缺两种,所谓实缺就是给钱有个正经的官做,而虚缺就是给一个后备官员的名号,但是不能马上上任,至于何时可以上任,要看运气。卖官的价码后来越来越高,反正有可能捞回来,以至于出现了“三年清朝的知府的官衔,就要化十万雪花银来买”的咄咄怪事。
    那么,就算是所谓“就是一个好的官员一个都可以搞那么多银子,如果是坏的官员,会怎么样啊!”这个意思也可以说的通啊,有人肯定如此认为。不错,听起来确实有一番道理;但是仔细推敲,此话却经不起琢磨。老百姓“眼睛了容不下一粒砂子”,又怎么可能会把贪污了十万两的知府都看作是清官呢?这未免也太搞笑了一点。如果真是“清廉”,也应该作“所谓清廉”的反语来讲。
    其实,这句话的来历根本算不上什么“公案”,它的出处也很清白。但是很多人都用自己认为的合理解释来看待它,以至于以讹传讹。听起来合理未必就是正确的,大部分人认为正确也未必是正确。还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这句话本是湖北湖南的俗语,鄂湘两地的人说的“haizi”,实际是上普通话“鞋子”的意思。这句话用普通话讲应该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何谓“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那是因为在山区捕狼经常要爬山路,而爬山路是非常磨鞋子的一件时期,不要说现在的旅游鞋,古人穿的布鞋草鞋,消耗起来恐怕更快。只有舍得多磨几双鞋子,才可能套的住狼。这种解释合理的多,也可信得多。也不知道是哪些人,自作聪明将“haizi”就当“孩子”来看了,以至谬种流传,只增笑耳。

    病句辨析: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中学语文的重要基础知识点,在许多省市的中考乃中占有一定的分值,因而是语文学习的关键环节。
    所谓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
    凡是表达意思不能做到简明、连贯、流畅的句子,就叫病句。
    病句辨析就是对这些句子的辨别和分析。


    常见的病句类型:
    (1)句子成分残缺:
    句子缺少了应该具备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就成了一种结构不完整的病句。
    常见的成分残缺通常有主语残缺、定语中心语残缺等。
    例:半夜里在旷野中听到了那种咯咯咯的声音,使我毛骨悚然。
    解析:前半句省主语,后半句不能再省主语。如用“声音”做主语,可将“了”改为“的”,如用“我”做主语,可删去“使”。

    (2)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主语和谓语的搭配,要注意谓语能不能正确的陈述主语;
    动词和宾语的搭配,要注意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能否支配宾语表示的事物;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要注意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
    例: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和紧张。
    解析:这个句子主语的中心语是并列词组“任务和工期”,它和谓语中心语“沉重和紧张”搭配不当。应当分开说:“任务艰巨,工期紧张”。

    (3)语序不合理:
    汉语的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较固定的,如主语在谓语前面,宾语、补语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面,几个递加的定语、状语也有一定的排列顺序。
    例:电视台频繁地在观众等待下一个节目的时候播送广告,使观众很有意见。
    解析:这个句子有一个比较复杂的状语,其中的“频繁”应放在动词“播送”前面。

    (4)句式杂糅:
    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达只能使用一种句式。把两种说法,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往往会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例:明天,由两车鬼子荷枪实弹押送下的车队要经过一条山沟,这可是伏击的好机会。
    解析:这个句子把两个介宾词组杂糅在了一起,句子的结构混乱。
    可以改为:明天,在两车鬼子荷枪实弹押送下的车队要经过一条山沟,这可是伏击的好机会。
    或者:明天,由两车鬼子荷枪实弹押送的车队要经过一条山沟,这可是伏击的好机会。

    (5)前后表达不一致:
    在表达上不合情理,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后矛盾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用词前后矛盾,同一句内使用了两个含义相反的词语。另一种是前后意思的表达,互相矛盾。

    (6)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应该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缺少呼应,或者误用关联词语,都会造成句子表意不明。

    (7)其他情况:
    指代不明、误用词类、重复罗嗦、滥用否定词、用词不当等。
    病句辨析方法:
    病句辨析题的考查类型较多,但不管哪种出题形式都意在考查对句子整体结构正确与否的辨别,做题中我们常用的辨析方法有:
    一、使用语感审读法辨析病句
    语感审读法是指:
    在审读的过程中,调动语感,感知病因,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辨析或修改。
    病句: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辨析:例句中的“不管……都……”不合表达习惯,“不管”后面跟的情况是不确定的或未然的,而“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是一种确定性的或已然的。因而此句有语病,可将“不管”改为“尽管”。

    二、使用结构紧缩法辨析病句
    结构紧缩法是指:
    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
    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
    像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病句,都可以用此法去辨析。
    病句: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辨析:运用提取主干法,将主干变成“‘生物入侵’是‘物种’”,由提取的主干可知,该句的主语和宾语不搭配。

    三、使用逻辑分析法辨析病句
    有的病句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只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即从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等方面去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病句: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该给以严厉打击。
    辨析:产品可以伪劣,但劣质产品绝对没有人会去仿造,所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

    四、使用标志识记法辨析病句
    标记识记法是指:
    识记病句的常见标志词,通过多做题,掌握一般病句的基本症状,找出病源的出现规律。
    病句的常用标志词有:数量词、否定词、关联词、介词、两面词、代词、多义词等。
    1.若句子出现数量词,便可考虑是否犯搭配不当、前后矛盾或赘余、表意不明等语病。与数量词有关的搭配原则如下:
    倍数不能“减少”,只能“增加”。
    病句: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辨析:表降低、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缩短了一倍”应改为“缩短了二分之一”。
    2.概数不能连用。概数的表述方式有三种:由系数或系数与位数组成,如三四个、五六个;
    在数词前加“成、上、约、近”等,如成百、上千、近一万;数词后加“多、来、左右、上下”。
    我们在运用这三种用法时,只能用其中的一种,不能杂糅使用。
    病句:小王住院已经十四几天了。
    辨析:“几”本身是个概数,不能与表示定数的“四”连用。根据两个相邻数目表示概数的要求,应当删去“几”,改成“十四五”。
    3.注意“提高了”与“提高到”,“增加了”与“增加到”的区别。“提高了”、“增加了”表示净增加数,“提高到”、“增加到”表示在原数基础上的增加。要根据语境的具体情况,判断使用是否正确。
    病句:今年以来,全厂工人干劲十足,生产热情高涨,产量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辨析:“提高到”表示增长后的总量,应改为“提高了”。
    4.“最多、至少”后面只能跟具体数字。
    病句: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
    辨析:“最多”后面只能跟具体数字,可将“以下”删除。
    5.句中出现否定词(包括含有否定意味的词语)时,应考虑是否误用多重否定(包括与反问句连用)造成表意不符,是否有否定副词与具有否定意味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造成表意相反等语病出现。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述一重否定的意思。
    病句:考试有三忌:一忌考前不过度紧张;二忌考中不能心浮气躁;三忌考后不可置之不理。
    辨析:“忌”也可视为含有否定意味的词语,后面又分别用“不过”、“不能”、“不可”来否定,意思正好与句意相反。
    6.有些复句的病因,往往出现在关联词上,因此,一要考虑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
    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关联词语的误用主要表现在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关联词错用、赘余或残缺、不合逻辑等方面。
    病句:未来的教育不仅要更加尊重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要重视自身发展的规律。
    辨析:“不仅要……”与“而且要……”是表示自身发展的规律“对换位置。属不合逻辑。
    7.句子以介词开头,要考虑句子是否缺主语。因介词造成的语病主要有:
    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介词造成主客体颠倒,介词残缺或搭配不当等。
    如:介宾结构+使令句或动宾结构+使令句,往往都缺主语尤其注意使令句掩盖主语的情况。
    病句:自从他回家看了病危的父亲后,一直闷闷不乐,不说一句话,不吃一点东西。
    辨析:“自从……后”掩盖了后面句子的主语,应该去掉“自从”。
    8.一个句子若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或短语应仔细审查是否有“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的语病。
    病句:我校能否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是关系到我校的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辨析:“能否”是两面词,而后面对应的“根本任务”是一面词,搭配不当。
    9.句中有代词,可考虑是否指代不明。一般情况下,文中涉及两个以上的对象,而使用的代词称代其中之一,就易造成歧义;
    另外远指与近指错用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病句:远处山上的灯塔,这应是夜行者的希望。
    辨析:“这”指代“远处山上的灯塔”,错用了,应换为“那”。
    10.有些词语因其意义具有多义性或词性具有多样性,出现在句子中往往会造成表意不明的情况。
    病句:他背着父亲和哥哥悄悄跑到后山捣鸟窝去了。
    辨析:“和”可作连词,理解为“他一个人悄悄地跑到后山捣鸟窝去了”;
    也可作介词,理解为“他与哥哥一起悄悄地跑到后山捣鸟窝去了”。

    五、使用造句类比法辨析病句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就需要用到造句类比法。
    即: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问题就清楚了。
    病句: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辨析:原句结构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
    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辨析病句的口诀:
    看到多重定与状,思考语序当不当;句有并列的内容,种属搭配与照应;
    反问再加多重否,表意相反经常有;能否是否好不好,后面一个对不了;
    他它这那还有此,指代不明含糊辞;句中数字要细判,约数倍数经常乱;
    是与不是表判断,主宾搭配合习惯;对和对于前后看,谁是主动要分辨;
    个作量词要小心,既修定语又饰宾;和与二字现句中,断句不同意不同;
    连动逻辑必须审,连宾概念定要分;谓语后带长串宾,一般残缺宾中心;
    关联词语要搭配,准确再审主语位;语感感知语法析,再看修辞和逻辑;
    规律标志一望知,造句类比是好事;病句判断很容易,记牢口诀得成绩。
    论证方法:
    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论证方法分类: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西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 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论证方法的特征:
    (一)事实论证:
    事实论证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
    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
    这种结构的方法,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认识规律。
    运用事实论证进行论证时列举的事实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概括总体性事实和枚举个别事实。
    概括总体性事实的说服力在于事实所体现的普遍性,它是对事实的总体或全局的全面性统计或概括。
    采用枚举个别事例的论证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举几个事例即可。
    枚举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原则,尽可能不要同类重复。

    (二)理论论证:
    理论论证的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由于论点一般是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其实质是归纳法,而归纳法在很多条件下是很难完全的,因此,有理论加以衡量,就能够保证其可靠性。
    理论论证的逻辑形式是演绎推理,就是将归纳所得的论点,用人类已知的科学原理去衡量。
    除了引用普遍性原理和原则外,各门学科的理论也可以作为论据。如物理学理论、文学理论等。
    理论论证的论据还可以是某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和成语等。这也包括有些文章中所谓的“引用论证”。

    (三)比较论证:
    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通常将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类比法,另一类是对比法。
    1.类比论证:
    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其逻辑形式为:
    A具有a、b、c、d的属性,B具有a、b、c的属性,所以,B可能具有d的属性,属于形式逻辑中的归纳推理。
    类比论证属于或然性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
    在某些情况下,有时无法获得更确切的论据。运用类比论证,有时是有效的。
    类比法富于启发性,它深入浅出,使读者易于领悟抽象的道理,可使文章简练生动。使用这一方法要注意,类比对象应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属性,要防止出现机械类比的毛病。由于用来类比的前提是特殊的事物,所以类比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论述复杂问题时只用类比说理就会显得不够真实。

    类比论证有一定的哲学依据,因为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从思维方式来看,类比论证不拘于事物表面上的差异,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考查,试图在异中求同,是包含了辩证法的因素的,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有其意义,许多类比的结论虽然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假说。但是,作为一种论证方式,由于它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其结论不是完全可靠,所以在表述上多用“可能”;
    另外,即使一个基本正确的类比结论中,也包含着某些谬误。一般来说,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取决于共有属性和推出属性之间的联系。如果共有属性和推出属性之间的联系密切,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大;如果联系程度低,结论的可靠程度就低;如果是无关的,就不能进行类比。

    运用类比论证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使用同类对象进行类比。世界上具有某些相同属性或相似属性的事物是无穷多的,有的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它们进行类比,就缺乏说服力。
    ②避免单独运用类比论证一种论证方式。最好是与其他的论证方式结合使用,使之起一种补充和丰富的作用。
    ③要注意结论的可靠程度。除非个别很有把握的情况,否则结论一般只是一种可能性。在表述上要把握住分寸,不可绝对化。

    2.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则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
    对比论证方式的运用范围很广,因为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很多,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都适合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和阐明了两者的差异可对立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够确立论点了。
    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前者称为横向比较,后者称为纵向比较。
    运用纵向对比的论证方式,不能停留在形式逻辑的静态判断的层面上,否则,有时会显得说服力不够。
    运用对比论证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比较的双方要具备可比性。
    第二,要建立合理的参照系。要进行较,就必须具有合理的共同参照系,没有共同的参照系,两者就无法进行比较。
    所谓参照系指的是用来衡量和确定双方优劣长短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必须具有客观性,否则比较的结论不一定可靠。

    (四)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用比喻作论证,拿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之理。
    在比喻论证中,比喻者是一组形象事例,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关系和道理,被比喻者则是一种抽象的道理。
    比喻者和被比喻者虽然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因此它们之间具有推理关系。
    比喻论证是以比喻者作论据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的论证方式。
    运用比喻论证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
    二是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可以把老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可它们自己却像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运用比喻法,叫“引喻失义”。
    三是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
    有的议论文以寓言或者神话作比喻进行论证。因为寓言和神话虽然都属虚构,但它们实质上是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了生活的真理的。引用这些比喻能增强论证的效果。例如可引愚公移山比喻依靠群众、坚持不懈定能取得成功。

    (五)因果论证
    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而当原因和一切必要条件都存在时,结果就必然产生。
    所谓原因,指的是产生某一现象并先于某一现象的现象;
    所谓结果,指的是原因发生作用的后果。原因与结果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但具有时间先后关系的现象并非都是因果关系;
    除了时间的先后关系之外,因果关系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结果是由于原因的作用所引起的。在议论文体中,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这种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就是因果论证。
    运用因果论证,不能停在一因一果的层次上,而要善于多角度地分析原因和结果,比如要分析一果多因、一因多果,还要分析同因异果、异因同果以及互为因果。一般来说,在因果论证中要重视以下的因果分析:
    1.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有时某种结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这时就必须分析和抓住其中的主要原因,提示引起结果的最本质的最核心的因素来论证论点。
    主要原因,有时指的是与论点关系最密切的原因,它可能会因不同的议论目的而发生转变。应当根据各种原因与论点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主要原因来论证结果,对其他次要原因,应根据它们所起的作用以及与论点的关系,有所区别地对待,比较重要的次要原因作简要分析,不重要的原因,提示一下即可。这样,论证过程就能有主有次,有面有点,有详有略,既准确又精炼。
    2.分析产生的原因:
    原因有时是多层的,有些现象看起来似乎是发生作用的原因,但在它们的背后,却还有产生它们的原因。对于多重原因的事物,如果只停留在其中的某个层面上,把它当成最终因素,论点就可能不深刻,也难以把问题说透,这样的因果论证,其说服力是有限的。遇到这种情况,应当一层一层地追究下去,不可轻易罢休,要一直到提示出最终极的原因为止。一般来说,越是表层的原因,越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其论证力也就越有限;越深层的原因,就越能说明问题的实质,就越有说服力。
    3.分析异因同果、同因异果和互为因果:
    这类分析也就是力图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是辩证逻辑的要求。关键是考查和分析不同原因和结果之间有什么联系。异因同果表面上是互不相干的原因,但如果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深入分析下去,却可以发现在它们的背后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这时就排除了表面现象的迷惑,更加接近了本质。
    同因异果也是事物之间的常见的相互联系。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现象在现实中也是很常见的,同样一项改革措施,对不同条件和状况的人们所造成的结果就大不一样。在运用因果论证时,有时就必须分析同因异果的关系,才能使论点深化和得以确立。
    互为因果更具有辩证逻辑的特点。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例如,在生态平衡的领域里,就广泛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分析互为因果的关系,不仅要提示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联系,而且必须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因果才会发生互相转化。
    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它内在的因果关系。提示出这种因果的必然关系也就阐述了道理,明辨了是非。

    (六)道理论证
    概念: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作用:使论述有权威性,增强说服力。
    道理论证: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例如《谈读书》(人教版九上课文)第十段列举“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思想,逻辑修辞使人善辨”这六门科学知识的作用进行论证,归纳出“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的结论。列举的内容丰富详实,得出的论断令人信服。由于道理论证所引用的材料都是被客观实际所证实的科学结论,或是被人们所公认的道理,具有理论的权威性和思想的深刻性,因而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此外,引用论证是道理论证的一种,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我们要注意区分,切勿混淆。

    各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道理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引用论证:引用名言或引用一些普通人的说法,使其更具有权威性和大众性,使论证有力。
    因果论证:让人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理论论证: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论点:
    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逻辑学上,论点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
    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它是一个意思明确的表判断的陈述句。


    论点特征:
    论点要求正确、鲜明,必须正确、科学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要抓要害;要有的放矢;
    要根据读者的不同情况,从不同角度确立论点。
    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判断。论点在议论文中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

    中心论点、分论点: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在较长的议论文中,还会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难。中心论点是纲,分论点是目,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它们之间有主从关系。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能看出哪是主哪是从,哪是纲哪是目。


    论点的题型及应对策略:
    初中议论文阅读中,对论点的考查主要涉及的就是对整篇文章或整个句段中心论点的查找,也即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查找。
    一、中心论点的判定与提炼: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阅读议论文,最终要求读者能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论点。要准确地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就必须要有科学的解题思想和有效的解题方法:
    1.首先,用排除论据法。 排除论据法就是在整体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所有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因为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绝对不是论点, 因此要加以排除。
    2.其次,用论据检验法。在排除论据以后,一篇议论文一般就只剩下几句议论性语句了。要从它们中间确定论点,就要使用论据检验法。根据论据所列举的事实和阐明的道理,来看它们是否在共同证明某一种看法或是为论证某一句话而服务。如果是,那么,这一看法或这一句话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否则, 就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3.另外,有的文章论点是由作者提出的,文中引用名人的话,是为了增强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也有的文章以引用名人的一句话作为论点,全文论据都是为证明这一论点服务的,为此,也要使用论据检验法进行验证。

    二、准确地找出论点,要明确以下几点:
    1.论点不同于论题。论题是所论述的话题,而论点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或是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段提出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只是论题,而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个明确的判断。
    在议论文中,中心论点应该:
    ①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②是明确的判断;
    ③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

    2.一篇文章中的中心论点只有一个,要分清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一个方面,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3.议论的中心论点在文中的表现类型
    议论文中论点的提出,比较常见的情形是在文章的开头,也有的在篇末或文章中间提出。也有的文章标题就是论点。而有的文章全篇无一个明确表明观点的句子,就需要将几个论点合并、提炼,还有的文章,作者的观点蕴涵于论证当中,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归纳、总结了。
    ①、政论性比较强的文章在题目中就直接点出中心论点。
    在议论文正文中,作者提出论点,常见的方式有:一种是开头提出论点,一种是结尾提出论点。后者是前文议论内容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总结归纳。开头提出论点则手法多样、形式不一:有的从一则故事中引出论点,有的从工作生活中的某一现象出发引出论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有的则从一段格言中引论点(《敬业与乐业》一文,演讲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这些都是从某一材料入手间接提出论点。另外开头提出论点还可以不加任何铺垫,开门见山地摆出看法,像《谈骨气》的第一句话即表明了全文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还有一种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论点。如《想和做》,一开始先摆出想和做的两种错误现象,然后加以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论点。提出论点后,又继续论述怎样解决二者的联结问题。
    ②、有些议论文,不能在文章中直接找到作为中心论点的句子,只能通过认真阅读文章,领会分析其内容,才能归纳出中心论点。寻找归纳这种类型的中心论点,一般可从归纳段意、层意入手,然后再归纳中心论点。


    议论文提出论点十法:
    (1)在文中提出论点。如《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的论点“精兵简政的政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就是文中提出来的。
    (2)从对比中提出论点。
    (3)从比喻中提出论点。
    (4)从问题中提出论点。
    (5)从引用中提出论点。
    (6)从阅读材料中提出论点。
    (7)从事例中提出论点。
    (8)开头直接正反提出论点。如《六国论》开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9)开头直接正面提出论点。如《劝学》开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10)在结尾处提出论点。


    发现相似题
    与“《谈语言》(节选)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