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古代东西方先哲,面对社会的动荡与衰败,都设计了治世良方,以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而且,我相信就连全人类也不会得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到天日的可能。
    ——《柏拉图全集》第二卷

    材料三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主张建立的社会秩序的特点。简要分析孔子提出这一主张的社会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家方案。你是怎样看待柏拉图《理想国》这一的设计方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建立有序社会秩序的途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与柏拉图治国主张的相同点以及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治国理念的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江苏月考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古代东西方先哲,面对社会的动荡与衰败,都设计了治世良方,以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主要考查您对

追求礼乐的一生(修订六经,删修《春秋》)

理念论和理想国

博学家(三段论)

亚里士多德的教师生涯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追求礼乐的一生(修订六经,删修《春秋》)
  • 理念论和理想国
  • 博学家(三段论)
  • 亚里士多德的教师生涯

孔子简介: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


孔子的生平:

(1)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为儒士,苦研《诗》《书》《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已任。
(2)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3)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
(4)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重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教育。


追求礼乐的一生:

(1)自学礼乐
孔子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先世为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到五世祖木金父时,因其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木金父亦被降为士,并“绝其世”,即被剥夺去卿大夫的世袭地位。为了区别公族,他便改姓孔。其三世祖孔防叔,畏华氏之逼逃亡鲁国(今山东)定居。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是鲁国贵族孟献子属下一个“有力如虎”的猛士,因立两次战功,提升为陬邑(今山东曲阜南)大夫。孔纥大约六十几岁时同一个年纪不满二十岁的姑娘颜徵在成婚。年龄的差距,可以看出其阶级地位的悬殊。传说他夫妻俩因祈祷山神来不及回家,妻子就在山洞中生下孔子(此洞便以“坤灵洞”和“夫子洞”命名,今尚在。山即称“尼山”,位于曲阜城南)。孔子三岁时,先丧其父,十七岁时,又丧其母。孔子的家教中重视礼仪之教。生活贫困,促使他较早为谋生做事,学会多种本领,他自称“吾少也贫,故多能鄙事。”孔子青年时期在季氏门下当过委吏(管理仓库),还当过乘田(管理畜牧),由此他接触到社会下层,了解到人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孔子生长于当时的文化中心──鲁国,在周礼的熏陶下,6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15岁时,就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习鲁国保存的中国古代文化,从中寻求治国救人之道。这一基本方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儒家的思想特点。
(2)从政失败
孔子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假使有人用我治理政事的话,一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三年就会大有成效。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直到51岁,鲁定公任他为中都宰。后来,他“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由大司寇行摄相事”。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3)周游列国
孔子从政下野后,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55岁时,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先后经过卫、曹、陈、宋、蔡、郑、楚等十几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直到68岁时返回鲁国。
(4)献身文教
孔子希望从政,长期未能实现,于是,他就招收弟子从事讲学活动。他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他自己勤奋学习、融会贯通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即使在做官期间,他也未停止办学。在周游列国期间,他一方面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方面开展流动教学。晚年回到鲁国后,孔子开始专心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即世界由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构成。理性世界真实,感性世界虚幻。他认为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先天固有的,学习过程就是回忆过程。
他认为任何一种哲学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
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即理念论(可见世界是人们感官可以看见的世界,由实在物与它们的影子组成,可知世界是人们通过理智、理性可以认知的抽象世界,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智对可见世界实在物的抽象而认知的理念,第二部分是从前一部分得到的理念出发);
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即:知识就是知觉;人是万物的尺度。

理想国及其实践:

柏拉图的《理想国》还向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护国者、卫国者和生产者三个阶级。护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护国者,而护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护国者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为达到该目的,柏拉图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但是在这个国家中,女人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存在着完全的两性平等。政府可以在为了公众利益时撒谎。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应该打扰别人。在今天看来,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是一个可怕的极权主义国家。但是“理想国其实是用正确的方式管理国家的科学家的观点”。柏拉图在叙拉古与阿启泰及僭主(僭主是指不通过选举而取得政权的独裁者)姻弟的理想国实践,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理念论与理想国:


柏拉图理念论的正确方面及其现实意义:

不容否认,柏拉图理念论触及到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矛盾,以及人类认识中的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第一次阐述了理性认识(概念)在把握事物本质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在人类认识史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积极能动的主观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能动性能够极大地促进事物的发展,并在一定范围内成为相对决定性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柏拉图的理念论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理论来创新,从理论创新到各种各样的创新中,具有其相对的正确性和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创新已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并将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柏拉图的认识论在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今天,无疑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段论基本简介:  

三段论(syllogism)是传统逻辑中的一类主要推理。又称直言三段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关于三段论的系统理论。  
形式逻辑间接推理的基本形式之一,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如‘凡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这称为三段论法或三段论式。  
三段论属于一种演绎逻辑,是不同于归纳逻辑的,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科学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

①哲学:
A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
B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
②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③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④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⑤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
⑥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

评价亚里士多德:

①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
②“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系统的论著,分门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③他的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④他是一个职业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局限:
①基本哲学观是徘徊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
②体现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局限性。


关于三段论:

 三段论作为一种演绎法,一种证明推理,为亚里士多德所推崇备至,在亚氏看来,三段论是一种近乎万能的推理形式。任何事物之间的联系,都可以借助于这一推理形式来探求,只要前提真实并遵循其规则,则结论是必然的。关于三段论的规则,亚氏在《工具论·前分析篇》第一卷中作了较为清晰的表述:
(1)“一个三段论推理的结论是从两个前提得到的,不多于两个前提。因为三个名词构成两个前提。”
(2)“每一个论证都是通过三个名词,并且不多于三个名词来进行的。”
(3)“在所有的三段论中,前提之一必须是肯定的,不然,形成一个三段论就是不可能的,或者它并不论说到所提出来的主词,或者原来的见解被认为是预定的。”
(4)“在每一个三段论中都必须有一个全称命题,并且只有在所有的前提都是全称的时候,才能证明一个全称的陈述,而一个特称的陈述则从两个全称前提或仅仅一个全称前提就得到证明了,故如果结论是全称的,则两个前提也必然是全称的,但尽管两个前提都是全称的,而结论并不全称也是可能的。”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前分析篇》



宫廷教师:

公元前343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聘请亚里士多德作为他13岁的儿子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亚里士多德一直担任这个职位直到亚历山大16岁,在那一年腓力二世宣布亚历山大成年,并在其缺位时摄政。从公元前334至324年这十年之间,亚历山大征服了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巴比伦、波斯、萨马尔干、大夏和旁遮普,也改变了希腊的世界。亚历山大是一个热情冲动而又野心勃勃充满征服欲望的人,亚里士多德却是一个稳重、平和、严谨而又善于思考的人,究竟老师对学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这两个伟大人物的接触似乎是毫无结果的,两个人仿佛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一个是城邦时代,一个是帝国时代。但师生之间的感情还是一直存在的。

吕克昂学园: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建立了吕克昂学园(Lyceum“光明之神”)。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及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这里有当时最好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亚里士多德现存的全部著作几乎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亚里士多德在学园里每天上午给高级班学生讲授科学技术,下午对一般听众发表常识性的讲演。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人们称亚里士多德为“散步的哲学家”;而以他为核心形成的学派,被称为“逍遥学派”。据说,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建立吕克昂学园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财力(总计约八百金塔兰:每塔兰重合黄金六十磅),还命令部下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和其他资料送到吕克昂学园。

中庸之道: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中心思想是“中庸之道”。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过度、不及和中间。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的问题,过度与不及产生误会,中间往往能够得到成功并受人赞赏。在他的许多著作里,如《诗学》中也反映了这种思想,下面是他对美德和情感的论述:美德须求适中,情感须求适度。中国的中庸之道以孔子为最先代表。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孔子的中庸之道,是要保持事物的质和常态不变,侧重于对现实社会政治的观察和实践,是为了经世致用,而不在于谈论天命和心情,根本目的还是要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及在“周礼”规范之内的社会制度。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中国几千年的主导思想──儒家思想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其实质在于对矛盾论的认同感,即矛盾的统一性和同一性,就是用矛盾的基本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评价:

①早期欧洲文艺领域里所谓的“自然学派”、“心理学派”和“历史学派”,都是以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作为其学派产生的祖先。因为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思想界产生了长久的深刻影响;
②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的论著是系统的,他的讨论也是分门别类的,因此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③他的作品是批判的和发展的,正像他所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正是这种精神,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④他是一个职业教师,如果说柏拉图创造并奠定了西欧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那么亚里士多德则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基础,从而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⑤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其基本哲学观是徘徊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的;
⑥他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在其著作中时时体现出这一阶级的思想局限性。


发现相似题
与“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古代东西方先哲,面对社会的动荡...”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