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化学

首页
  • 填空题
    某市环保监测部门对2010年酸雨的监测统计( 11 月份无降雨)如图。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
    A.pH <7.0的雨称为酸雨
    B.从图中可以看出4月、10月、12月的降雨都不是酸雨
    C.图中表示酸雨发生率,则折线上的点可能表示月降雨pH的平均值
    D.该统计说明该市1月~3月的酸雨发生率相对较高
    (2)对我国酸雨的分析显示,其化学特征为硫酸根离子比硝酸根离子的浓度高,二者之比为6.4:1, 由此可推测出我国酸雨是硫酸型的,试分析造成我国酸雨的主要原因___。
    (3)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利用Fe2+和Fe3+等离子的催化作用,常温下将SO2氧化成SO42 -从而实现烟气脱硫,脱硫过程产生的稀硫酸经处理可制取石膏、肥料等有价值的副产品。某研究学习小 组设计了如下方案,在实验条件下测定转化器的脱硫效率。

    ①若在实验室测定模拟烟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现有注射器、洗气瓶、导管、量简等,还需妥 的一种药品是___。
    ②上述实验若在标准状况下进行,欲测定转化器的脱硫效率,已知气体流速,还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模拟题化学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杨云霞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某市环保监测部门对2010年酸雨的监测统计( 11 月份无降雨)如图。(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A.pH” 主要考查您对

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
大气污染:

(1)大气污染源:颗粒物、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CO 碳氢化合物、氟氯代烷
(2)大气污染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影响地球的气候
(3)全球性三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受损、温室效应
①酸雨:正常雨水:PH约为5.6 酸雨:PH小于5.6 我国为硫酸型酸雨,烧煤炭造成
硫酸型:硫的氧化物转化 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大气中烟尘和O3作催化剂
硝酸型:氮的氧化物转化 3NO2+H2O=2HNO3+NO↑
②臭氧层:自然界的臭氧90%集中在距地面15-50km的大气平流层中 吸收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
 引起臭氧层受损物质 氟氯代烷(致冷剂)、哈龙(含溴的灭火剂)、CCl4、N2O、NO、核弹爆炸产物
保护臭氧层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公约》
③温室效应: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温室效应后果:荒漠将扩大,土地侵蚀加重,森林退向极地,旱涝灾害严重,雨量将增加7-11%;温带冬天更湿,夏天更旱;热带也将变得更湿,干热的副热带变得更干旱,两极冰块将熔化,使海平面上升1米多,引起厄尔尼诺现象
引起温室效应的物质:CO2、CH4、N2O、氟氯代烷 

改善大气质量:

①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污染:改善燃煤质量、改进燃烧装置、技术和排烟设备、发展洁净煤技术和综合利用、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煤的综合利用: 煤的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
煤的气化 C+H2O(g)=CO+H2
煤的液化 CO+2H2→CH3OH
煤的脱硫 2CaCO3+O2+2SO2=2CaSO4+2CO2 
②减少汽车等机动车尾气污染
尾气污染(占大气污染排出总量的40-50%):CO、NO2、NO、碳氢化合物
使用无铅汽油:四乙基铅作抗爆震剂,铅对神经系统损害大
尾气系统加催化转化器:前半部 2CO+2NO2CO2+N2 后半部 2CO+O22CO2 C7H16+11O27CO2+8H2O

发现相似题
与“某市环保监测部门对2010年酸雨的监测统计( 11 月份无降雨)如...”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