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地理

首页
  • 材料分析题
    读下图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中关村软件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与颐和园、西山景区相伴。规划总占地面积139公顷,软件研发区的研发中心以组团的形式,在森林绿地中疏散分布。充分体现了“让科技融入自然”的宗旨。截至到2010年6月,已有入园企业200余家。中关村软件园的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1年,中关村软件园被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共同确定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2004年,中关村软件园又被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和商务部确定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
    (1)简述中关村软件园所在地的主要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机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重工业不同的特点是
    [     ]

    A.能源、水资源消耗多
    B.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C.产品运输量大
    D.面向世界市场
    E.产品研发占投资比重较大
    F.占地面积广
    (3)200多家软件企业集中分布在园区内可以共用_________,加强_________交流,从而降低__________________,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题信息:2012年北京期中题地理材料分析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千锁(高中地理)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读下图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中关村软件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与颐和园、西山景区相伴。规划总占地面积139公顷,软件研发区的研发中心以组团...” 主要考查您对

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新工业区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 新工业区
  •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工业分散:

①概念:工业分散是指工厂企业之间及工业区之间相距趋远的现象。
②形式:工业分散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这种分散现象不是工业联系的结果,更多的是由于其他原因,如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环境状况差,以及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等。
二是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的建立,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等,为工业分散提供了条件。


美国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基地说明图:


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的联系:

形成 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并不要求集聚,有些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
表现 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可以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甚至形成跨地区、跨国企业。
优势 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结果 引发了工业的地域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和信息的交流。
动力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工业联系:

生产的联系:投入产出联系
空间上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信息上的联系:如计算机联网——非物质联系


新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同时,发达国家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相对于传统工业区而育,人们把这些工业地域称为新工业区。


新工业区发展概况:

①发展特点:
时间新:大多是新技术革命开始后形成的。
地区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没有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尤其是既不接近原料产地,也不接近消费市场。
组织形式新:企业规模小,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
②发展类型:
新工业区有多种类型,其中两种形式最典型:一是新发展起来的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城,例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该区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将众多中小型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发展起来的新工业区,如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这些地区基本上没有传统工业,逐步发展成为以电子、宁航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地城。
③主要分布地区:
世界主要的新工业区有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以及英国的苏格兰地区、日本的九州岛等地区。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1)分布及发展条件:
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从20世纪 50年代开始,利用当地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成为新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除了廉价劳动力、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和交通运输方便是当地的优势条件之外,主要是抓住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得益于当时国际和国内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环境,如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促使厂家经营消耗能源、消耗原材料少的产品的生产;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高度开放的经济政策,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都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意大利新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包括亚平宁半岛北部、波河下游平原以东北部靠近斯洛文尼亚的地 区。
(2)主要特点:
①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雇员一般在250人以下。
②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艺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轻工业产品。
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④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
⑤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3)发展模式:
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在意大利,工业小区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这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4)萨斯索罗瓷砖工业小区:
20世纪80年代中期,萨斯索罗地区逐渐形成以瓷砖生产为骨干企业的工业小区。萨斯索罗及周围集聚了很多相关企业和服务性机构,建立起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瓷砖企业的集中创造了激烈的竞争环境,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迅速扩散,并造就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美国“硅谷”
(1)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通常有以下特点:
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美国“硅谷”在世界电子工业中的地位:
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既是美国微电子工业的发祥地,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次电子工业技术的创新:20世 纪70年代的半导体、80年代的个人电脑、90年代的互联网,都发生在“硅谷”。微电子工业是高技术工业的核心,“硅谷”创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推动了全世界电子工业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3)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不同产业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产业活动部门:


工业指向类型

主导因素

工业生产特点

举例

原料
指向型工业

原料产地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市场
指向型工业

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等

动力
指向型工业

动力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靠近水电厂或火电厂)

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廉价劳动力
指向型工业

廉价

劳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

技术
指向型工业

技术

技术要求高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企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发现相似题
与“读下图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中关村软件园位于北...”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