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读“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并结合所举知识完成1~2题。

    注: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

    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2、关于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叙述正确的是
    [     ]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本题信息:2011年专项题地理单选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勐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读“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并结合所举知识完成1~2题。注: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 主要考查您对

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

城市化进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
  • 城市化进程

人口迁移的概念: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地区间(国际或本国)的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图析如下:

 通常把人口迁移是否越过行政界线作为判断是否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标准。如图所示:A、B、C分别代表国内三个不同的行政区,D代表国外。由A1到B1,由B2到C1,由C1到A1,都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由B1到B2不属于人口迁移,属于人口流动;由A1到D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特别提醒:

①旅游、探亲不改变居住地,不属于人口迁移。
②人口在两地间的空间移动,不一定改变居住地,所以不一定是人口迁移。
③人口迁移的距离没有一个限制标准,但必须越过行政界线。


人口迁移的分类:

根据人口迁移分类标准的不同,可将人口迁移分为不同类型。如下表所示:

分类标准 人口迁移类型
地理范围 国际人口迁移——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发生在一国领土范围之内的人口迁移,如省际人口迁移、县际人口迁移等
迁移方向(国内人口迁移)  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的主要类型);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部分发达国家的新趋势)
移民的就业性质 产业性移民(移民从事工业或第三产业)和非产业性移民(如为投亲靠友或一些政治、宗教等目的的移民)
迁移方式 自发性迁移与计划迁移;有组织的迁移与无组织的迁移;自愿性迁移与强迫性迁移;个人迁移与集体迁移等
迁移时间 永久性迁移;非永久性迁移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用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来表示。“ S”形曲线将城市化的过程分为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2、全世界城市化的整体进程:
产业革命前缓慢——产业革命后加速发展(20世纪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速度空前,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镇、数目增多;人口规模迅速膨胀。)


发达国家城市化:

1、城市化起步早:英国最早,世界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
2、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革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
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发展:先从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
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1975年城市人口超过发达国家,目前,占世界城市总人口的60%。
2、起步晚,发展快:速度超过同时期发达国家,比发达国家的最高速度要快。
3、城市化水平较低:1990年比重为33%。
4、城市发展不合理:主要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造成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和布宜诺斯艾利斯。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特点:


发现相似题
与“读“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并结合所举知识完成1~2题。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