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政治

首页
  • 单选题
    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平均每年进口6870亿美元商品,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400多个就业岗位,并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这表明,我国积极
    [     ]

    ①推动经济全球化
    ②促进世界和平稳定
    ③维护世界各国的利益
    ④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本题信息:2012年专项题政治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谢睿(高中政治)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平均每年进口6870亿美元商品,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400多个就业岗位,并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这表明,我国积极[...” 主要考查您对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载体及影响

和平与发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载体及影响
  • 和平与发展

经济全球化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

含义

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主要表现

(1)生产全球化;(2)贸易全球化;(3)资本全球化。

载体

跨国公司。

实质

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发展中国家正在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学习管理、培育人才、扩大出口、参与分工等方面的成果。

(2)挑战:一是经济安全受到威胁;二是经济主权受到制约;三是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3)对策: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迎接挑战。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是抵御经济全球化冲击的最有效方法。

影响

(1)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消极影响:一是使世界贫富分化现象更加严重;二是使得一国经济波动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

含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商品交换之中

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的触角伸向全球,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

表现

许多商品(如汽车、计算机),虽然品牌是某国的,其实是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

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从一般商品到各类服务都进入了交易范围

投资者只要在计算机上敲几个键,大量资金就可以短时间内从全球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共同点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

1.不要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的总和。
因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而生产、贸易、资本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2.经济全球化不同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经济一体化必有共同遵守的协定,参加国受一体化规则的制约,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的义务。
3.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是企业法人,而总厂的分厂则不是企业法人。 
4.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有利于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有利于我国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发展经济、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和增强竞争力,密切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联系,具有重大意义。
5.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1)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
(2)原因: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表现在:现代信息技术基本由发达国家掌握;世界市场由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游戏规则”由发达国家制定。
(3)结果: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其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6.我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条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坚持独立自主,加强防范工作,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经济全球化趋势:


和平问题含义:

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发展问题含义:

指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 发展问题
含义 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重要性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化问题的解决必要的前提 谋求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是人类永恒的课题,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制约因素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突出问题 恐怖活动、毒品问题最突出的问题: 南北发展不平衡
解决途径  ①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效途径: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内容 政治上 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经济上 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文化上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安全上 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环保上 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影响 中国的主张,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支持

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的原因:

第一,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第二,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第三,经济的一体化,使国际上各种力量互相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和平问题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今世界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毒品问题更加突出。

发展问题的主要问题表现:

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贫穷和饥饿现象;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和有效途径:

①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效途径:
A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改变旧的国际秩序;
C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发现相似题
与“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平均每年进口6870亿美元商品,为相关国...”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