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物理

首页
  • 填空题
    “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理现象,例如:干燥天气,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会粘“毛毛”,这是______现象;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______;夏天,吃冰棒时会感到粘舌头,这是由于水的______.
    本题信息:2013年盐城一模物理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理现象,例如:干燥天气,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会粘“毛毛”,这是______现象;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______;夏天,...” 主要考查您对

凝固的规律及其特点

分子间的作用力

摩擦起电现象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凝固的规律及其特点
  • 分子间的作用力
  • 摩擦起电现象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特点: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非晶体凝固时的温度特点: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

晶体凝固的条件是:①温度要达到凝固点;②继续向外放热
 
注意: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是相同的。

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数形结合法在晶体熔化(凝固)过程中的运用
     在物理中常采用数学图像方法,把物理现象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如用温度一时间图像表达物态变化中熔化、凝固、沸腾的特点。涉及的图像有晶体(或非晶体)熔化图像、凝固图像、水的沸腾图像等。图像法具有直观、形象、简捷和概括力强的独特优点。它能将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物理状态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例下表是研究冰熔化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1)在图中作出冰的熔化图像;
(2)从表中可以看出,冰的熔点是____;
(3)冰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min;
(4)从计时开始,经过12mid,冰的温度是____,状态是____。
 解析:作图时,步骤是先描点再连线;在8~ 16min时,冰的温度保持0℃不变,故其熔点为0℃;熔化过程经历了8min;由表知,从计时开始,经过12min,冰的温度为0℃,此时冰已持续熔化了4min,但并未熔化完,故为固液共存状态。
答案:(1)冰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

(2)0℃ (3)8 (4)0℃;固液共存状态

图像法描述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晶体 非晶体
物质举例 海波、冰、食盐、水晶、明矾、萘、各种金属 松香、玻璃、蜂蜡、沥青
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图像
AB段:物质为固态
BC段:熔化过程,物质为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此温度为熔点)
CD段:物质为液态

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凝固图像 EF段:物质为液态
FG段:凝固过程,物质为固液共存态,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此温度为凝固点) 
GH段:物质为固态
凝固过程中,物质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是不会相互抵消的,当与分子间的距离r=10-10m时,引力等丁斥力,分子之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的距离r<10-10m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10-10m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1.固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小,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附近振动,所以既有一定的体积,义有一定的形状。
2.液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相互作用力较大,以分子群的形态存在,分子可在某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却可以相互滑过,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有流动性,形状随容器而变化。
3.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每一个分子几乎都可以自由运动.所以气体既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同定的形状,可以充满能够达到的整个空间。
4.同体物质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的缘故;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的原因。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的原因。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的是静电。带电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如下图。


摩擦起电的条件:
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构成;二是这两个物体要与外界绝缘。

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
类别 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 感应起电
起电实质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电子通过直接接触发生转移 物体中的电荷重新排列

电流和电路知识梳理:

摩擦起电的原因:
(1)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带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2)摩擦起电实质上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电荷的总量并没有改变。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必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带正电的物体缺少电子,带负电的物体有了等量的多余的电子。

补充:同种物质摩擦不起电,原因是同种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相同,摩擦时不会发生电子的转移.
发现相似题
与““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理现象,例如:干燥天气,穿在身上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