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政治

首页
  • 论述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亚商品输出模式的转变

    注:1995-2006年,网络成员对中国的零部件出口额都以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长,但这些成员国和地区对世界市场出口的最终消费品增长幅度都还不到1倍。相比之下,中国对世界市场出口的最终消费品增长了3.2倍,出口额占东亚生产网络的比例接近50%。
    材料二 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尤其是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但区域内发展自身也有其比较优势。
    (1)上图反映出什么经济信息?依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谈谈我国如何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材料三 以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经济为主体的东亚生产网络,逐渐发展成为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鼎足而立的三大生产网络之一。中国在融入东亚经济生产网络的进程中,充分利用自身的要素优势,不断强化与其他成员的生产合作,在网络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中国积极参与东亚生产网络分工,一方面加速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另一方面要对中国制造中心有清醒认识,因为它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之上。应积极引导国内企业在分工中主动学习和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专业化层次。
    (2)结合材料,阐述我国积极融入东亚生产网络所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的道理。
    材料四 为进一步承接来自东亚地区的生产转移,中国应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与成员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谈判,促进双边贸易一体化,加深东亚生产网络的内部联系,更要重视培育价值链高端环节的自主生产能力,努力争取国际生产网络的主导权。
    (3)结合所学政治常识知识谈谈如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争取国际生产网络的主导权?

    本题信息:政治论述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东亚商品输出模式的转变注:1995-2006年,网络成员对中国的零部件出口额都以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长,但这些成...” 主要考查您对

时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时事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东亚商品输出模式的转...”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