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化学

首页
  • 问答题
    2009年12月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在这次会议上,中国.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成甲烷(CH4)、甲酸(CH3COOH)等化工原料,低碳环保是上海世博的主题之一,从五号门进入,世博园内太阳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LED照明工程等一系列示范应用项目引人注目.目前用于太阳能市场主要的材料之一是乙烯-醋酸乙烯脂(EVA)【化学式为(CH2CHOH)n】请回答:
    (1)EVA中共含有______种元素,EVA中碳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 (最简整数比).
    (2)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零碳”中的“碳”主要指______(写化学式)
    (3)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的是______(填序号).
    A.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
    B.购买含“氟利昂”的冰箱
    C.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袋,买水果的塑料袋循环使用
    D.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一次性塑料杯等
    E.大力提倡露天烧烤.
    本题信息:化学问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09年12月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在这次会议上,中国.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成甲烷(CH4)、...” 主要考查您对

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定义:
化合物里各元素的质量比是原子个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之比。即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计算的关键在于正确判断出各元素的原子总数。

公式:
各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如化学式为AmBn的物质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 =(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对概念公式的理解:
(1)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用元素符号表示时,7C素符号前后都不能写数字,如计算四氧化三铁(Fe3O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时不能写成3Fe:4O
(2)在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等于元素的质量除以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如AmBn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为M:N,则化学式中A,B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m:n=
(3)当化学式中含有多种元素时,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出全部元素的质量比,也可以计算出其中某几种元素的质量比。

化学式中元素质量比的变式运算:
在AmBn中元素A,B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m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即A,B元素质量比= (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根据元素质量比的变形运算主要有:
(1)根据某化合物中元素的质最比求化学式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或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求化学式,其方法是通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来推断化学式。通过组成元素质量比或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式变换,转换成原子个数(比),推测化学式。

(2)根据某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确定元素的化合价已知某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确定某元素的化合价,可通过元素的质量比及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推断化学式中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元素的化合价。

(3)根据元素的质量比确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利用元素的质量比及化合物中各原子的个数即可求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元素的质量除以其原子个数所得的数值之比。

(4)物质的质量比与分子个数比之间的换算:
换算关系:物质的质量比分子个数比、如SO3、SO2、O2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5:4:2,则SO3、SO2、O2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利用化学式变形求物质的质量比:

例:含有相同质量铁元素的Fe2O3和Fe3O4的质量比是多少?
解析:设含有相同质量铁元素的Fe2O3和Fe3O4的质量分别为x,y,为了使两者含铁元素的质量相等,可以将它们的化学式变形为铁原子数目相等的式子:
Fe2O3→Fe6O9   Fe3O4→Fe6O8
    480      464
     x       y
x:y=480:464=30:29
答案:30:29
碳循环:
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O2)。
碳循环的描述:
碳循环是维持地球表层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循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碳,绝大部分
以沉积物的形式储存在岩石圈中的储存库里。储存库中的碳,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
存在于有机物质中(如岩石中的石油、天然气、煤),或以无机物的形式存在于矿
物碳酸盐中(如碳酸钙)。储存库里的碳,一般情况下是不参加碳循环的,除非岩
石被风化,化石燃料被利用,或火山活动将其以CO2和CO的形式带到大气中。大气
活性库中的碳,不到全部碳的2%。它主要是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来补充的,火山喷
发、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也是重要的来源。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生产有机
化合物,然后通过食物链传递。海洋中的浮游植物还可以直接生成碳酸盐骨骼。生物
死亡后,生物体沉降到海底形成沉积层。海洋浮游植物生成的有机质,同样也沉降到
海底,最终转变成石油和天然气。在适宜的地质条件下,陆地上的植物积累形成泥炭,
这种泥炭可以转变成煤、石油、天然气和煤被称为化石燃料,是碳的巨大储藏库。当
这些化石燃料被发掘、利用,燃烧生成的CO2和CO又会释放到大气中,参与碳循环。

碳的循环示意图:


产生及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
(1)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光合作用
(2)自然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
①主要途径: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次要途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发现相似题
与“2009年12月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被喻为“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