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语文

首页
  •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三峡》,完成后面的问题。
    1、解释各组词语意义相同的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B、陵:夏水襄  暮至江
    C、清:回倒影  荣峻茂
    D、影:回清倒  盖竹柏也                                                                              
    2、找出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不作动词用的项(   )
    A.隐天
    B.王急宣
    C.清倒影
    D.乘御风
    3.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虽乘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
    晴初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出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A.或:王命急宣  以钱币乞之
    B.林:青翠竹  寒涧肃
    C.绝:哀转久  沿溯阻
    D.素:湍绿潭  可以调
    6.文中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有珠联壁合、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夏”“春”“秋”季的景物特色。
    夏:________
    春:________ 
    秋:________ 
    8.第三段中写“高猿长啸”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山西省月考题语文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较难 来源:甄引滦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三峡》,完成后面的问题。1、解释各组词语意义相同的是( )A、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B、陵:夏水襄陵 暮至江陵C、清: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D...” 主要考查您对

文言实词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翻译句子

课文理解,名著赏析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文言实词
  • 一词多义
  • 词类活用
  • 翻译句子
  • 课文理解,名著赏析
文言实词:
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
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
虚词再细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
掌握较多的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文言实词特点:
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一词多义;
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
三是词性的活用,四是通假字。
虚词与实词:
虚词是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
文言文常见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反之则为实词,也就是考试时经常考到的那些,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推敲实词含义方法:
1.文本迁移法
这一方法需要学习好所学的文言文,能在适合的时候迁移
2.事理检验法
通过常识或所学知识推断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若不能切合常理和事理,就要考虑是否有通假现象。
3.语境推断法
看实词在文言文中是否符合上下文,切合语境,常见的。是实词的褒贬异议。
4.语法推断法
借助语法知识分析特殊实词的含义。
5.互文见义法
同义对应和反义对应
结构句式相同,可利用上下文的对照来推断
6.成语推断法
我们可以在所知道的成语中推断出文言文中实词的含义,看迁入是否顺畅。

文言实词释义九法:

解答文言文试题的关键在于牢固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分析判断的综合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实词、虚词学习,逐个落实词义、用法,进而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
下面介绍几种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1. 从字形推词义。
在汉字中,形声字占大多数。形声字分声符和意符两部分,其中的意符为我们推断字义提供了条件。
例如:“樯橹灰飞烟灭”,其中的“橹”我们知道是木制的“船具”,而对“樯”就不甚理解,但我们知道“樯”从“木”,同“橹”字联合成词,都属船具,便可推知“樯橹”有“船”的意思,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格。

2. 从通假字推字义。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理顺文句的一种障碍,但我们只要根据通假字规律,就可以推出本字的含义来。
例如:“兵不顿而利可全”,把“顿”理解为“劳顿”,就成了“武器不劳顿就可以取得完全的胜利”,意思显然不通,这时“顿”的意思就成了理解全句的关键了。这时,如果我们根据同音形似通假的规律,联想到表示“不锋利”意思的“钝”字,就可以将全句译为“(未经战斗)武器还很锋利而胜利可以完全取得了”,句意就通畅明白了。

3. 根据词语结构推词义。
汉语的构词规律是有法可循的,循其构词法就可以推断词义了。
例如:“民殷富而不知存恤”中“存恤”,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词组。我们只要知道“恤”有“怜悯”之意,那么,“存”与之同义并列,就具有与“恤”有联系的“安抚”之意了。又如“存亡之理”中的“存亡”是反义并列,“存”就有“生存”的意思。

4. 按互文推词义。
互文这种组合格式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现象。
例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这里的“殚”和“竭”是互文。如果知道“竭”的意思是“尽”,就可以推知“殚”的意思也是尽了。

5. 凭对文推词义。
在句中,如果表达的意思互为相反,其所用词语的一方对另一方就构成了反义。
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们知道“终日”与“须臾”。是反义对文,这样就可以由“终日”是“整天、时间长”的意思推知“须臾”的意思是“时间短”了。

6. 凭上下文推词义。
这种方法就是结合上下文的语意来推断出要解释的词语的含义。
例如:缪贤对赵王称赞蔺相如时说“臣窃以为其人勇士”中的“勇士”,如果解释为“勇敢”或“勇气”显然不妥,但如果联系到后面词语“有智谋”和他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的表现来推敲,就可以推知“勇士”在句中是指“有胆识的人”。

7. 随文引申推词义。
词有本义和引申义。如果我们按词的本义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词的引申义去考虑。
例如:“朝服衣冠,窥镜”中的“窥”的本义是从小孔或隙缝向里看,按这一本义显然解释不通,我们可以顺其本义联想而推断出是“照”的意思。

8. 填补省略成分推词义。
在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成分被省略,这无疑增加了理解句意的难度。
例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的“奔”字意义难以落实,若在“奔”字后面补上一个“马”字,则“奔”字意义就可落实为“奔跑的马”,这样整个句子就文通字顺了。

9. 用析句法推词义。
在文言文翻译和理解中,可以利用对句法的分析来确定词类,再据词类去推求词义。这种方法,对解释跨几个类别的多义词、活用词、通假字、虚词的作用较大。
例如:“信”字在“烟涛微茫信难求”一句中,从结构上看是在状语“难”和谓语“求”的前边,可以推断其词性为副词,这样就可以解释为“确实”的意思了。
上面谈的几种释义方法,在解题中可以根据题干和题肢的具体要求采用某一种,也可以综合运用,从不同的几个侧面加以反复推断,以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实词和虚词:
从功能上看:
实词能够充任主语、宾语或谓语,虚词不能充任这些成份。
从意义上看:
实词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处所、时间等等,虚词有的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什么具体的意义,
如“的、把、被、所、呢、吧”,有的表示某种逻辑概念,如“因为、而且、和、或”等等。
除此以外,实词和虚词还有以下一些区别:
(1)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
(2)绝大部分实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
例如“有”可以组成“我有”“都有”,也可以组成“有人”“有进步”“有吗”。
绝大部分虚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固定的。
例如“吗”“的”总是后置的(好吗、新的),“被”“也”总是前置的(也去,被发现)。
(3)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
所谓开放类,指是的难于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成员的大类。
所谓封闭类,是指可以穷尽地列举其成员的不很大的类。
一词多义
就是指一个词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甚至有几个引申义。
文言文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几个义项,多则几十个义项。如
故:
1、旧知识(温故而知新)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来(两狼之并驱如故)
4、所以(故余虽愚) 
初中常见一词多义举例:
一、安:怎么(如: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二、卑:身份低微(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三、备:
①周全、详尽。(如: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②具备。(如: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③准备。(如: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四、被:同"披",穿(如: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五、鄙:
①鄙陋、目光短浅(如: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②出身鄙野(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六、毕:全部(如:群响毕绝《口技》)
七、薄:
①迫近,接近。(如: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②轻视。(如: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八、策:
①马鞭。(如: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鞭打、驱使。(如: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录。(如: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九、长:
cháng
①长度。(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②与"短"相对。(如: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③长久,健康。(如: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④永远。(如: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⑤排行最大(如: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zhǎng
头领。(如: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十、称:
①相当、配合(如: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②称赞(如: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语法功能。
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词类活用。  

常见的词类活用类型:
1
、名词活用为动词:
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4、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

5、动词的使动用法:
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

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
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7、名词的使动用法:
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8、意动用法:
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

9、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10、名词的意动用法:
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
1.数十,驱之别院。(《童趣》)
(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学而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温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B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楼五架,窗扉皆开。
(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5.父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
(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
6.人可之,稍稍宾客其父。
(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
7.父其然也。
(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
8.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
(动词用作名词):名声。
9.策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10.会宾客大。(《口技》)
(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11.不能其一处也。
(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12.其一坐于前。(《狼》)
(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
13.一狼其中。
(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14.意将入以攻其后也。
(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
15.渔人甚之,复前行。(《桃花源记》)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异或认为……奇怪。
16.山不在高,有仙则。(《陋室铭》)
(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
17.水不在深,有龙则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
18.斯是陋室,惟吾德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处指居室的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
19.无丝竹之耳。
(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20.无案牍之形。
(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2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核舟记》
(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22.如鸣环,心之。
(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23.石青之。
(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即涂染。
24.右膝。
(使动用法):使……卧,平放。
25.右臂支船。
(使动用法):使……屈,弯曲。
26.而其左膝。
(形容词用作使动):使……竖,竖起。
27.居右者椎仰面。
(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28.故人不独其亲。(《大道之行也》)
(第一个“亲”意动用法):以……为亲。
29.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
(第一个“子”意动用法):以……为子。
30.故户而不闭。
(名词用作状语):从外面。
31.虽奔吁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动词用作名词):善跑的马。
3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
23.则素湍绿潭,回倒影。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24.每至晴初旦。
(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25.饮食百物皆穹常时。(《观潮》)
(形容词用作动词):高过。
26.手自录,计日以还。
(名词用作状语):用笔。
27.浙江之潮,天下之伟也。
(动词用作名词):景象。
28.乘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动词用作名词):马。
29.乘骑弄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名词用作动词):树立,举。
30.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此。(《湖心亭看雪》)
(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31.与余舟一
(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亲的微小。
3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
3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34.负势上,互相轩
(形容词用作动词):A指(争着往)高外;B指(争着往)远处。
3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其姓字。(《五柳先生传》)
(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
36.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37.衔觞赋诗,以其志。
(形容词用作动词):使……乐。
38 .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形容词用作动词):辱没。
39.一食或粟一石。
(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完。
40.之不以其道。
(名词用作动词):鞭策(用鞭子打),驱使。
41.食马者不知其能里而食也。
(数词用作动词):行千里。
42.食之不能其材。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43.戴朱缨宝饰之帽,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名词用作动词):挂在腰间(腰间挂着)
44.余则袍衣处其间。
(名词用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45.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自笔录。
(名词用作动词):动手。


翻译句子:
使用现代汉语写出文言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主要考察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古文今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
(1)直译: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
例如: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

(2)意译: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这种方法多用来翻译诗歌。  
对学习文言文来说,应该坚持用直译的方法作今译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阅读文言文的水平。
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
①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
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
例如:原文: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译文: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②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
例如:原文: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郑杀申侯以说于齐》)
            对译: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你容纳的。  
            调整: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容纳你的。
③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洁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
例如:原文:一鼓作气,再而衰。
            对译: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衰落。
           增补: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已经衰落。
④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
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
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即可,个别词语可以不译。
例如:原文:狼度简子之去远。(《中山狼传》)  
           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⑤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
象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及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
文言文翻译题易混易错知识点:
翻译文言文以直译为主, 以意译为辅,是翻译文言文的原则。
做到“字词一一对映,句式应有体现, 句子没有语病, 句意没有改变”。
但是, 由于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学生在答题时常在一些易错易混点上出错, 造成一些不应有的失分, 主要的易错易混点有:
一、专有名词, 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 遇到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 可不作翻译, 把它保留下来。
因为这些名词不好用现代词语准确表达, 也不用翻译, 但有的同学偏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
例: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错误译文:永乐人在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参考译文: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错因分析:句中犯固有名词强行翻译的毛病,“永乐”是年号名词。

二、该译不译, 文白掺杂
在翻译句子时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 导致文白掺杂, 不伦不类。
例: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错误译文:当时陶侃为闲官,周访举荐他为主簿的官职,与他结为好友,以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为妻。
错因分析:本句犯了该译不译,文白掺杂的毛病。句中“为”是动词,应译为“担任”,“以”为介词,应译为“把”。
参考译文:当时陶侃担任闲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的官职,与他结为好友,并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三、今古异义, 以今义解古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 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 —有的已扩大, 有的已缩小, 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 有的词义已经转移。
因此, 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 切忌盲目替代。
例: “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
错误译文:“我的弟弟,不同于夫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的,我怎么还能活着呢!”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错因分析:此句中的“夫人”是古今异义,应为“众人”。
参考译文:“我的弟弟,不同于众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的,我怎么还能活着呢!”(张讷)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例: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错误译文:到获得皇帝召见,就见到了自己的亲信。
错因分析:“亲信”应为“亲近信任”,犯了盲目地以含义替代古义的毛病。
参考译文: 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皇帝亲近信任。

四、脱离语境, 误译词语
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 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解释, 在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语境, 以免误译词语。
例: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错误译文:谥号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原因是,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
错因分析:“所以”在文言文中可以译为“用来做什么”,也可译为“因为”。本句结合语境应为“用来做什么”。
参考译文: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

五、该补不补, 成分残缺
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 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才完整, 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
例: 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错误译文:我喜爱他,不会背叛。让他去那里学习,他就更加懂得治理。
错因分析:句子中省略了成分,翻译时没有补出,造成句子不通顺。
参考译文:我喜爱他,(他)不会背叛(我)。让他去那里学习(为政之道),他就更加懂得治理(封邑)。

六、该调不调, 语序混乱
在古汉语中常用倒装句, 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 翻译时应调整过来;
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 但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 因此语序也不符合现代语法, 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
例: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错误译文:想要将队伍秘密向刘尚靠拢转移到江的南岸,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错因分析:这是一个状语后置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时就要调整语序。
参考译文: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句子翻译点拨:
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和句式上。
文言文翻译有两种形式:一是直译、一是意译,无论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
比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绝境”就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没有出路的境地”。因为从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无着落的问题,因此,“绝境”应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二)翻译时要落实好关键词语。
如翻译《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关键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才能正确翻译出这个句子。
关键词语落实了,句子翻译就比较顺利。

(三)文言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
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泄尽了。”这里的“再”“三”后应补译上“鼓”(击鼓)。

(四)一般用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用意译。
如“明察秋毫”,直译为“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这样翻译无法表意,应意译为“能看清楚很细小的问题”。

(五)有些词可以略去不译。
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词只起表达语气的作用,有时可以不译;
有的助词只是表示停顿,也无需译;有的字在句中没有意义,只是为凑足音节,可略去不译;
有的字只是起某种连接作用,也可不译。如“夫战,勇气也”,此处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
又如“久之,目似瞑”,此处的“之”是音节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之后凑足音节,无需译。

(六)凡属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帝号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照抄不译。
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侍中”“侍郎”是官名,“郭攸之”“费祎”“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义相同,因此,都可照抄不译。

(七)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使之与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相同。
如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如“屠惧,投以骨”(《狼》),应译为“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啃)”。
另外,还应注意的是,译文要保持原文的语气,是陈述的应译成陈述语气,是感叹的应译成感叹语气,是疑问的应译成疑问语气。

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
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
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课内课文的理解以及课外名著的赏析,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

课文理解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理清文章的结构。
首先,可以抓住课文的题目,课题往往是最直接体现文章主要内容的。
如看到“拥抱大树”这个题目,脑海中自然会出现问题:谁拥抱大树?为什么要拥抱大树?怎样拥抱呢?于是课文的主要脉络就自然呈现了。
其次,可以尝试给课文加小标题的方法。这也是给课文分段的一种变化形式,但相比较之下学生的兴趣会比较浓厚。
如《猎人海力布》一课,课文内容比较长,学生一时无法理清,可以让学生尝试加小标题,学生出现几种回答:分成两部分“救龙女、得宝石”和“救相亲,变石头”;
分成四部分,将以上的两部分分别再分开;也有学生分成三部分,将“救龙女,得宝石”分开……在大家相互的讨论中,学生对事情的发展过程就清晰地掌握了。
第三,找当然,对于课文结构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工具书等方法,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第二、找特殊的句子,比如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等。
这类句子能很好地告诉我们课文的主要内容,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文章开始就以总起句告诉我们“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接下来以“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以及“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文章的结构自然就清晰了。

第三、句子的理解。
文中总会有些重点的句子,怎样在全文中找到这类句子,有时需要教师的 引导,才能找到这类句子,
如《看不见的爱》一课,学生都能理解文章中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呢?学生自然会主动地到文中寻找描写母爱的动作、语言的句子,并从这些句子中来感悟母爱。理解句子还可以找一些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修辞的句子,学生能通过理解其修辞手法,感悟作者的用意。此外,也可以通过变式比较来理解句子。对一些描写比较生动和含蓄的句子,可以给出一些句子加以比较,让学生感受原句的魅力。

第四、对词的理解。
对词的理解,应当是以上方面的基础。但是很多词的理解不是简单查字典就能感受到在文中的含义的,应当联系句子的理解一同进行。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也是在分析重点句子的同时进行的。


论怎样欣赏名著

1.什么是名著呢?名著就是这样的书——哪怕只是一瞬间,它都会使你从中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意义。名著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书,是亿万读者多少年来能从中得到特别启迪而阅读的书。

2.不是很多书都能经受住这种考验的。算一下自从人类第一次用凿子打制石器以来出版的所有著作,名著只占其中极微小的部分——还不到总数的千分之一。只不过有几千部罢了。在这些书中,它牢固的核心则不足一百部。

3.为什么你应该阅读名著,并且要学会欣赏它们呢?我提出三条充足的理由:第一,名著开阔你的眼界;第二,名著资助你成长;第三,名著帮助你了解生活,认识自己。最后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名著可以使你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从别处得不到的。可以肯定,你从许多书中都能够得到乐趣;但是,一部名著,一旦你读进去了,它会把你带到更高的境界。

4.我常听到人们说:“名著太难懂了,我啃不进去。”让我出些主意帮助你打开这个奇妙的世界。拿一本你常说要读的名著,然后按照下面的建议去读吧!

5.知道你正在读什么。这是一部小说,剧本,还是传记或历史?要想知道这一点,查一查目录,读一读封面和前言,或者在《读者百科全书》中查一查题目或作者。

6.不要躺在床上读。我承认读名著会是很难的,所以你必须思想活跃,器官敏锐。如果你躺在床上读,你就想睡觉,那么当你开始打瞌睡的时候,你就会埋怨那本书。

7.不要被众多的人物所左右。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卡尔马卓夫兄弟》一书中抛出了50多个主要人物,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的第一章中用了22个又长又复杂的名字,使你脑袋发涨。这时,不要急着往前翻,坚持看下去,渐渐地,这些人物就会变得清晰;你会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就像和你的老朋友在一起一样。你记得你的许多朋友,在结识前也是陌生人。

8.给作者一个机会。不要过早地说“我看不懂”,要坚持读完。有时也许是你对你要读的那本书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我啃柏拉图的《理想国》一共啃了三遍,才看懂。如果你认真看了但确实看不懂,你就把它放到一边,搁一天或一年,先去读另一本书。

9.大段大段地读。别小口小口地啃,你读的句子越长,你就越能进入书的节奏和感情,从中得到的乐趣也就越大。

10.读作者读的书。例如,莎士比亚为了写《裘力斯·凯撒》《仲夏夜之梦》,曾仔细阅读了诺斯的《蒲鲁塔克传记集》的翻译本。任何一个作家都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产物。了解当时的历史、作家及其他人所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的态度,会帮助你理解作家的观点。作家的观点不一致,没关系,起码它使你思考。

11.阅读有关作者生平的书。你对作家的个人经历知道得越详细,你就越明白他为什么写他所写的作品。你就会开始明白隐藏在作家作品中的自传性的花絮。一个作家不可能不暴露自己。我们关于莎士比亚的大部分猜测都是从他的剧作中找出的线索。

12.重读一遍。所有名著都经得起反复读。你读完一本书后,如果很感兴趣,又不完全懂,那么立即重读一遍。你会发现更多的东西。如果几年前你读过一部名著并且喜欢它,就再读一遍。书里还有那么多的东西要告诉你,你简直不会相信这是同一本书。
13.不要只把你的脚尖浸在名著这潭深水中,要跳进去。像前面一代代的聪明人一样,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深处被那些历史上最有天赋的作家的思想和洞察力鼓舞着。
                                                                                                                                              〔英〕斯蒂夫·艾伦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三峡》,完成后面的问题。1、解释各组词语意义相同的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