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读极地地区图,回答问题。

    (1)判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大洋名称:A为________洲,B为________洋。
    (2)C为________站(科学考察站),C站距离南极点约有________千米。
    (3)根据图中哪些信息可以区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选择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科学考察队需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______________。
    (5)两个极地地区相比较,哪个地区更寒冷?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0年山东省中考真题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较难 来源:孙岩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读极地地区图,回答问题。(1)判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大洋名称:A为________洲,B为________洋。(2)C为________站(科学考察站),C站距离南极点约有_...” 主要考查您对

地图的基本知识

极地地区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地图的基本知识
  • 极地地区
地图:
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综合,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建立的地球和平面间的相互联系,用符号、文字和颜色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都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比例尺: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或扩大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一般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
比例尺的几种表达方式:

地图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1、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2、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比例尺。
3、当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表示的范围越小。
4、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指向标、经纬网,如果前两者均没有,则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比例尺与坡度大小的关系:
1.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图上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2.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图上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度相同时,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


地图图例:

特殊的地图——航海图:
航海图是海洋地图的一种,是海上安全航行的指南。
世界上最早的海洋地图是14-17世纪的波特兰型海图,专门供航海用,图上布满放射状的方位线,航行者借助这些方位线和罗经仪,可以随时测定船在海洋上的方向。图上还详细绘出海岸线、海湾、岛屿、海角、浅滩、沿海山脉以及有助于航海的地物。航海图现在的航海图要比波特兰海图复杂得多,除了标有明确的航道外,海洋水文要素、海底地形、近海陆地地貌、航行障碍物、助航设备以及港口、海峡、岛屿、风向、方位都用适当的图例在图上表示出来。海洋水文要素包括水深、潮汐、洋流、漩涡、冰山和结冰界线等。
海底地形包括海底山脉、暗礁、海沟等。航行障碍物主要指礁石、浅滩、险恶地段以及沉船、捕鱼设备和布雷区。助航设备指的是航行标志,如灯塔、灯桩和立标等。
极地气候:
极地气候又称寒带气候,包括冰原气候和苔原气候两种类型。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终年严寒,地面覆盖着很厚的冰雪。苔原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常冬无夏,地面生长着苔藓、地衣等等植物。

北极型极地气候(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格林兰沿海一带和北极的一些岛屿。植被以苔原景观为主,包括苔藓、地衣、小灌木等耐寒植物。北极寒带气候的特征是全年皆冬,做暖月10摄氏度等温线和针叶林带分界;最暖月0摄氏度和冰冠区分界。气温低,蒸发微弱,相对湿度高,沿岸多云雾。该区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多为降雪。部分冰雪在夏季能短期溶解,降水量偏低。土壤为冰沼土,酸性,不利农耕。居民主要是爱斯基摩人,也称因纽特人。

南极型极地气候(冰原气候):
南极寒带气候也称冰原气候、冰漠气候。主要包括南极大陆,也包括北极的格林兰岛部分和其它一些岛屿。地理景观为冰原景观,无植被。南极寒带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全年严寒,各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是冰洋气团的源地,曾出现过全球最低温。南极寒带气候区的年降水量约100毫米,都是降雪。雪量不多,但因常年累积,形成深厚的冰层。风速约在25米每秒以上,最大超过100米每秒,吹雪称为雪暴。本区无定居居民,只有少数科学考察研究者,代表动物为企鹅。南极的大气层有臭氧空洞,是严重的环境问题。

 南极气候成因:


南北极气温对比:


南北极地区特征比较:




北极:
北极是指北纬66度34分(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也叫做北极地区。北极地区包括极区北冰洋、边缘陆地海岸带及岛屿、北极苔原和最外侧的泰加林带。如果以北极圈作为北极的边界,北极地区的总面积是2100万k㎡,其中陆地部分占800万k㎡。

南极:

南极,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面积: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由围绕南极的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其中大陆面积1239.3万平方千米,陆缘冰面积158.2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7.6万平方千米。

南北极地图上方向判读方法:

1.在北极上,地球自转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
2.在南极上,地球自转自西向东顺时针方向。

我国在极地建立的科考站:

1.1985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
2.1989年建立中山站;
3.2004年首个北极考察站——黄河站;
3.2009年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


北极地区地形图:


南极地形剖面图:



南极丰富的矿产资源:
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据已查明的资源分布来看,煤、铁和石油的储量为世界第一,其它的矿产资源还正在勘测过程中。在南极地区,可望发现更多更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人类利用这些资源提出科学依据。
南极大陆二叠纪煤层主要分布于南极洲的冰盖下面,储量约为5000亿吨。
铁矿是南极最富有的矿产资源之一。在南极大陆,主要分布在东南极洲。据科学家们勘测,在查尔斯王子山脉南部的地层内,在晚太古至元古代,有一条厚度达400米,长120~180公里,宽5~10公里的条带状富磁铁矿岩层,矿石平均品位达32%~58%,是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富铁矿床,初步估算其蕴藏量可供全世界开发利用200年,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富铁矿藏。有趣的是,如果沿着南极洲查尔斯王子山脉所在的经度范围(北纬60度至北纬70度)一直如同被往北走,几乎在相同经度差不多对称的北极地区,又是一片世界级大铁矿地区。
南极地区的石油储存量约500亿~1000亿桶,天然气储量约为30000~50000亿立方米。南极的罗斯海、威德尔海和别林斯高晋海以及南极大陆架均是油田和天然气的主要产地。


发现相似题
与“读极地地区图,回答问题。(1)判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大...”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