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地理

首页
  •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30年来,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从1970年的33. 43‰和25.85‰,下降到1999年的15. 23‰和8.77‰。我国育龄妇女初婚年龄从1970年的20.8岁变化为1998年的23.57岁。我国平均家庭规模从1991年的4.84 人变化为1998年的3.63人。
    (1)试分析我国育龄妇女初婚年龄逐年推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近30年来我国育龄妇女初婚年龄变化与我国人口数量的关系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我国家庭平均规模近30年来逐年缩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上材料及问题的角度,试分析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地理材料分析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勐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近30年来,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从1970年的33. 43‰和25.85‰,下降到1999年的15...” 主要考查您对

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方面,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发展、转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封建社会,生育年龄为15到20——劳动力增值
现代社会,提倡晚婚晚育——人口压力缓和

2、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封建社会,多育多子,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人口压力,性别失调
现代社会,只生一个,男女都一样——生活水平提升

3、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封建社会,士为统治阶级,农则容易受到士的表扬——重农抑商
现代社会,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快——从商人口增加

4、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封建社会,定居在农田附近,“父母在,不远游”——传统农业为主
现代社会,各地区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婚姻地域范围扩大,人口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提高——改革开放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近30年来,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