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生物

首页
  • 填空题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甘薯(地瓜)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作物之一,是许多地区生产燃料酒精的主要原料。甘薯主要成分淀粉的品质决定着它工业应用价值的大小。2009年10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淀粉品质改良的转基因甘薯,而且田间种植试验获得成功。
    (1)甘薯的生殖方式一般为__________,植株淀粉含量丰富的器官是________。
    (2)在利用淀粉生产酒精的过程中,先后用到的两种微生物为______________;细菌与这两种微生物相比,其细胞结构的典型特点是____________。
    (3)甘薯可食用,其主要成分在人体内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简述人体最主要吸收器官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写出转基因甘薯的培育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0年专项题生物填空题难度极难 来源:易梦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甘薯(地瓜)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作物之一,是许多地区生产燃料酒精的主要原料。甘薯主要成分淀粉的品质决定着它工业应用价值的大...” 主要考查您对

植物的器官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细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真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植物的无性生殖

转基因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植物的器官
  •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细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 真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 植物的无性生殖
  • 转基因
器官:
植物体的基本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植物体的器官。例如,植物的叶就是一种器官,它由外面的表皮——保护组织、表皮内的叶肉——营养组织以及叶肉中的叶脉——输导组织等多种组织组成。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

根尖结构:
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尖的纵剖面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消化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口腔:口腔是消化道的开始部位,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牙齿损伤以后,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咀嚼,因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2)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无消化和吸收能力。

(3)食道:是物物进入体内的通道,可以蠕动将食物推入胃。

(4)胃(如图):
 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胃呈囊状结构,由外至里依次由浆膜,肌肉层、黏膜下层,黏膜4层绀成,黏膜具有腺体,能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等
 胃具有暂时储存食物并蠕动进行物理性消化.以及利用盐酸、蛋白酶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5)小肠:小肠盘曲在腹腔里,长约5~6米,开始的一段叫十二指肠。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壁也分为4层,与胃壁相似。小肠黏膜的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如图)。小肠绒毛间的黏膜凹陷形成肠腺,可以分泌肠液消化食物。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6)大肠:大肠开始的一段叫盲肠,盲肠上有一细小突起叫阑尾,肓肠位于腹腔右下部,所以患阑尾炎时.右下腹部疼痛。大肠无消化能力,但有较弱的吸收能力,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7)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到体外。

消化腺:
  人体出的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胃腺和肠腺是位于消化道壁内的腺体。

(1)唾液腺
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的主要作用是湿润口腔和食物,便于吞咽;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促使一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2)胃腺
胃腺是由胃壁内黏膜上皮凹陷而形成的,胃腺开口在胃壁的内表面。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呈酸性,pH为0.9~1.5,成人每口分泌的胃液为1.5~2.5升。胃液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盐酸(即胃酸)和黏液。

(3)肝脏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成人的肝重约1.5千克,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
    肝脏具有多方两的生理功能。肝脏在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肝脏还具有解毒功能。
    肝脏能够分泌胆汁,并将其储存在胆囊内。当食物进入口腔、胃和小肠时,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胆囊收缩,胆汁经过总胆管流入十二指肠。成人每日分泌的胆汁约为0.8~1.0升。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主要成分是胆盐和胆色素。胆盐的作用是激活胰脂肪酶,将脂肪乳化成极细小的微粒,增加脂肪与胰脂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可以与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以促进人体对这些物质的吸收。

(4)胰腺
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呈碱性,pH为7.8~8.4,成人每日分泌的胰液约为l~2升。胰蛋白酶作用于蛋白质,蛋白质被分解为多肽和少量氨基酸。存在于胰液中的胰淀粉酶和少量的胰麦芽糖酶,又可以分别促使淀粉和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胰脂肪酶在胆汁的协同作用下,促使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肠腺是有由小肠壁内黏膜上皮凹陷而形成的,开口于相邻的两个小肠绒毛之间。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呈弱碱性,pH约为7.6,成人每口分泌的肠液为1~3升。肠液内含有多种消化酶,如淀粉酶、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肽酶、脂肪酶等,通过这些酶的作用,进一步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使之成为可以吸收的物质。

消化系统的组成:


细菌的形态:
细菌是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结构:
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如图所示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


细菌菌落和霉菌菌落的区别:
    细菌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霉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易错点:
误认为细菌有真正的细胞核

    细菌也是一个细胞,但它和动植物细胞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然具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真菌的结构:
真菌有单细胞的个体,也有多细胞的个体。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多细胞的真菌由细胞形成菌丝。有些菌丝位于营养物质的上面,称为直立菌丝;有些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称为营养菌丝。
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项目 形态特点 结构特点 生殖方式 营养方式 菌落
细菌 个体十分微小,宽度 (或直径)约0.5~ 1微米;形状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等 都是单细胞个体,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有的有荚膜、鞭毛.有的可以形成芽孢 分裂生殖 (裂殖) 多数异养,少数自养  较小,表面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真菌 个体大小差别较大,有十分微小的单细胞个体,也有大型的多细胞个体;多数为由菌丝构成的菌丝体 少数为单细胞个体,多数为多细胞个体,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菌丝一般有隔膜 孢子生殖,有的还进行出芽生殖(酵母菌) 异养(寄生或腐生) 较大,霉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有时呈现黄、褐、红、绿、黑等颜色
特别提醒: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是指在细胞核的外面没有核膜包着,而真茵、植物和动物等细胞核的外面有核膜包被,这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
我们生活中的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细菌和真菌。


(2)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
①食品腐败的原因: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腐败。 ②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③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和原理:
a.干蘑菇和脱水蔬菜——脱水法。
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
果脯——渗透保存法,用糖溶液除去鲜果中的水分。
咸鱼——腌制法,用盐溶液除去鲜鱼中的水分。
以上这四种方法都是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
b.袋装牛奶、盒装牛奶、肉汤一—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的原理。
c.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
d.肉类罐头和水果罐头——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e.冷藏法、冷冻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
f.使用防腐剂,如用二氧化硫等杀灭细菌。
g.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气调保鲜法,控制储藏环境气体的组成,继而控制果蔬的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

(3)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①抗生素:细菌和真菌可以引起许多疾病。但是有些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索。如青霉索。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
②生产药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细菌生产药品,如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4)细菌与环境保护
①细菌可被用于净化污水的原因:在污水和废水中的有机物,如各种有机酸、氨基酸等,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
②利用细菌净化污水的原理:
a.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利用微生物(如甲烷菌)的发酵分解有机物;
b.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菌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易错点:
误认为添加防腐剂可防腐,所以可随意添加

    食品保存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冷藏法、冷冻法、脱水法、高温灭菌法等。有些化学物质可以把食物中的细菌杀死,防止腐败,这些物质被称为防腐剂。但近年来。科学家证实一些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要少食含防腐剂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包装上的说明。

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这些细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败。
概念: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易错点:
误认为凡是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都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常用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但这些用根、茎、叶来繁殖的植物大都能开花结果,完成有性生殖,只是繁殖速度和性状的优良与营养繁殖有区别。
概念:
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1)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动植物甚至成为制造药物的“微型工厂”,例如:1996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的培育了5头具有治疗血友病的凝血因子基因的山羊,其乳汁中就含有凝血因子;1999年又培育了转入人的血清蛋白基因的奶牛,总之转基因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转基因技术与遗传病诊治: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于遗传病诊断与治疗,随着我们对人类自身基因认识的不断深入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将呈现广阔的前景。
(3)转基因技术与农业:科学家应用转基因技术,成功的培育出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的农作物新品种,如苏云金杆菌体内能产生一种毒蛋白,农作物害虫吃下就会死亡。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优良品质的作物,如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高蛋白含量的马铃薯和玉米等。
(4)转基因技术与环境保护:转基因技术在环境治理方面也发挥奇妙的作用。如转抗虫基因作用的培育成功,可以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农药等。
(5)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转基因产品带给人们巨大利益的同时,还要重视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做好转基因动植物及产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评价工作,如转毒蛋白基因作物若持续产生毒蛋白,将可能大规模的消灭多种害虫,并使这些害虫的天敌数量下降,从而威胁生态平衡。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基因对环境的潜在威胁是非常必要的。
转基因超级鼠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