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生物

首页
  • 解答题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我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请你结合如图,针对抗震救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分析回答:

    (1)地震发生后,无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需首先保证完成A系统与外界空气的气体交换,这一生理过程称为______,该过程是通过______ 才能实现.
    (2)某人被救时上肢动脉出血,救援人员应先在他的上肢的______(填近心端或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因伤势很重急需输血,输血时应以输______为原则.在震区很多重伤员都需要输血治疗,献血者在献血量不大的情况下,其中的______和______是可以通过身体的造血器官和食物得到补充的.
    (3)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有时自救者将会强迫喝自己的尿液,这主要是为补充体内所需要的______.血液流经G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 会大量减少.图中的尿液在形成过程中,既能被滤过又全部被重吸收的物质是______.
    (4)地震灾害后,随时都可能爆发各种传染病,因此需对灾区采取大范围消毒、加强监管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等预防措施.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这些措施属于______.
    魔方格

    本题信息:生物解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我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请你结合如图,针对抗震救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分析回答:(1)地震发生后,无论是自救还是他...” 主要考查您对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演示实验:模拟膈肌的运动

输血与血型

急救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 演示实验:模拟膈肌的运动
  • 输血与血型
  • 急救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三类供能物质和水,无机盐、维生素三类非供能物质。

糖类
(1)食物来源:谷类、豆类和根茎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糖类。
(2)功能: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衅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
(3)缺乏时的症状:瘦弱、乏力、低血糖。

脂肪
(1)食物来源:猪油、奶油、蛋黄、花生油、芝麻、豆类和硬果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2)功能:脂肪也是人体能量来源的重要物质,但是脂肪一般是储存在体内作为备用能源
(3)缺乏时的症状:瘦弱。

蛋白质
(1)食物来源:奶、蛋、鱼,瘦肉、豆类制品等。
(2)功能:
①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如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②能源物质,蛋白质能分解释放能量,为人体的牛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3)缺乏时的症状:长期供应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发生贫血。


(1)来源:食物和饮料。
(2)作用:
①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体重的60%~70%。
②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人体内的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
③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无机盐
    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维生素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鼙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隹长发育,甚至患病。


几种常见无机盐的缺乏症及食物来源见下表:
无机盐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含钙无机盐 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O形或X形腿);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奶类、绿叶蔬菜、豆类、虾皮等
含磷无机盐 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 瘦肉、鱼、奶类、蛋、豆类等
含铁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等) 肝脏、瘦肉、鱼、奶类、蛋等
含碘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海带、紫菜、虾、海盐等
含锌无机盐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肉类、鱼、蛋等


几种常见维生素的功能、缺乏症及食物来源见下表:

名称 主要生理功能 缺乏症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等 动物肝脏、鱼肝油、胡箩卜、玉米等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牛肉、动物的肾脏等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黄瓜、西红柿、橘子等
维生素D 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动物肝脏,蛋等
维生素B2 构成黄酶的辅基成分,参与体内生物氧化酶体系 口角炎、舌炎、唇炎、阴囊皮炎等 酵母、蛋、绿叶蔬菜等
维生素B6 为蛋白质代谢中的氨摹酸脱羧酶和转氧酶的辅酶成分 人类未发现典型缺乏症 酵母、蛋黄、肝、谷炎等,肠道细菌可合成
维生素B12 促进胆碱、核酸的合成,影响红细胞成熟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肝脏、肉等,肠遭细菌可台成
维生素E 与肌肉细胞营养有关,与性器官的成熟和胚胎发育有关,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有关,抗氧化作用 人类未发现缺乏症,临床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等 植物油、莴苣等
维生素K 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有关 偶见于新生儿和胆管阻塞症,表现为凝血时间延长等 肝脏、菠菜等,肠道细菌可合成


名师点拨:
①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供应者,脂肪在人体内可作为备用能源
②蛋白质、脂肪、糖类既是细胞的组成成分,又为人体提供能量;水、无机盐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但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既不参与细胞的组成,又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人体的营养知识梳理:

肺: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共五叶,左二右二,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变换的场所。

肺的结构:
支气管入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这甚分支的结构与气管相似,但随其管径变小,管壁变薄,软骨环逐渐变小,平滑肌则相对地逐渐增加。分支到细支气管口(口径在1毫米以下的小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它的收缩和舒张影响着细支气管口径的大小。从而控制进出肺内的气体量。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位向外突出,形成肺泡。因此,肺内含有大量的肺泡.

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①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许多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发生在肺里的气体交换:
肺的通气: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叫作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平静呼吸),其动力来自于呼吸肌。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叫呼吸肌。呼吸肌主要指的是肋骨间肌肉(肋间肌)和膈肌,肋问肌又包括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胸廓横向地扩张和收缩,是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下面以人平静状态下的呼吸为例,来说明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厢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特别提醒:①无论是吸气还是呼气,在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都等于外界气压。 ②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深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深呼吸时除了胸部肌肉参与活动外,腹部的肌肉也参与了活动。


4. 呼吸的全过程:
   人体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它包括互相联系的4个环节,其中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与血液之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存血液中的运输是通过血液循环实现的。

特别提醒:外界空气中的氧气必须经过4个连续过程才能到达组织细胞,而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由全身的组织细胞产生的。


呼吸运动的过程以流程图的形式可简化表示如下:

呼吸的意义:
   人体通过呼吸,外界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细胞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即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能量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以及维持体温等,产生的二氧化碳则通过呼吸排到体外。
实验目的:
1. 解释肺通气的原理和过程
2. 通过观察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结合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演示实验:
原理:一个容器中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气体的总量没有改变,当容器的容积增大时气体压力就小,容积缩小时气体压力就大,当气体压力低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会被吸入,当气体压力高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被压出。

介绍模型:橡皮膜代表膈,两个气球代表肺,玻璃瓶代表胸廓。

演示膈的运动:用手向下拉橡皮膜,使膈顶部下降,代表膈肌收缩,松开橡皮膜,使膈顶部回升,代表膈肌舒张。

归纳总结: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ABO血型: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发现最早的而且与临床医学有重要关系的一种血型系统。它是在1900年由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的。目前在医学上运用最为广泛。
   
    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上A、B凝集原的不同,将血型分为O、A、B及AB血型。A型血红细胞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B型血红细胞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O型血红细胞上则没有A、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及抗B凝集素;AB型血红细胞上含A、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则不含抗A及抗B凝集素。A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互相反应,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利用标准的抗A、抗B凝集素或标准的A、B凝集原可进行血型鉴定。
ABO血型的对比:
血型 红细胞凝集原 血清凝集素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AB型 A、B
O型 抗A、抗B

同型输血:
输血时,主要是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按照这个道理就可以推断出ABO血型之间在输血时的相互关系,如下表所示。
献血者红细胞(含凝集原) 受血者血清(含凝集素)
O型(抗A,抗B) A型(抗B) B型(抗A) AB型(无)
O型(无) - - - -
A型(A) + - + -
B型(B) + + - -
AB型(A、B) + + + -

注:“+”表示有凝集反应:“-”表示无凝集反应。从上表看来,除了同血型者之间可以相互输血外,血液为AB型的人还可以接受其他各血型的血液,而O型血则可以输绐其他各血型的受血者。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的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时才采用。
易错点:
误认为O型血的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为他人献血

大量输血时,原则上应以输同型血为主,且献血者身体必须健康。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
血量:
    正常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如果体重为60千克,则血量为4.2~4.8千克,平均为4.5千克。如果折算为容积,4.5千克血量约为4.5升。
    血量保持相对恒定的意义在于,它能使血液在循环系统中保持一定的充盈度,从而使人体的血压维持在正常水乎。也就是说,血量的恒定是保持正常的动脉血压所必需的。

输血和无偿献血: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30%(]200~l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20%(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但是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可见,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所以我们每位同学将来都应做义务献血的宣传者和参加者。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献一份爱心。

关注心血管健康
1. 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影响
酗酒 过量的酒精能使脂肪物质沉积到血管壁上,加速动脉硬化的过程,使冠心病发病率升高
吸烟 尼古丁使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易引发心脏病
油脂类食物 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易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
精神紧张和缺乏体育锻炼 长期精神紧张和缺乏体育锻炼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
2. 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主要措施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青少年时期就要注意保护心脏和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不偏食、厌食:偏食、厌食会造成营养不足,体质虚弱,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患心肌炎、瓣膜炎等疾病;营养过剩,过于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脂肪堆积,影响正常功能,甚至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所以,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平衡膳食
(2)保持豁达开朗的性格和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豁达开朗的性格和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会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3)做到不吸烟、不酗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中的酒精,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心脏和血管受损,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一定要做到不吸烟、不酗酒。
(4)坚持体育锻炼:青少年要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促进心脏强健,以增加心脏的工作潜力。

急救:
掌握紧急急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
急救方法:
(1)“120”急救电话
   拨打急救电话时,应交代清楚地点,地点越详细越好,便于医生查找。简单地介绍病人的病症,方便救助人员的救助(如图)。

(2)人工呼吸
对于因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停止呼吸的病人,可以用人工呼吸法进行急救,最常见的是口对口吹气法,具体操作如图所示。

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内吹气的次数为15~20次。如果病人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并且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3)胸外心脏挤压
对于心跳停止的病人,应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做胸外心脏挤压,如图l273所示。挤压时,救护者站在病人左侧,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地、带冲击性地用力向下按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3~4厘米,然后放松。一般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做4~5 次心脏挤压,如此反复进行。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脸色逐渐红润时,证明抢救有效。


(4)出血和止血
出血一般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内出血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外出血一般指体循环的血管出血,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①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慢慢渗出,血量少,一般会自行凝固而止血。
②动脉出血:血色鲜红,特别是大动脉出血,血流猛急,呈喷射状。
③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和。
当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出血时,可将伤口冲洗干净,贴创可贴或用纱布、绷带包扎伤口止血。对于动脉和较大静脉出血,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如图所示。动脉出血应在伤口的近心端包扎,静脉出血则在伤口的远心端包扎。

发现相似题
与“2013年4月20日8时2分,我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