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不同的建筑风格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建筑与民主》

    材料二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可以显示皇帝的威严。
    (1)以上材料反映了两国的政治制度有何显著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两国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指出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最大贡献各是什么?两者产生的共同影响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两种政治制度所具有的局限性,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3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刘文文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不同的建筑风格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 主要考查您对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希腊文明的摇篮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孔子和早期儒学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 希腊文明的摇篮
  •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 孔子和早期儒学

分封制概念:

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封制特征:

(1)概念:
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的:
巩固统治。
(3)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4)内容:
①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③被封的诸侯必须听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5)特点: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土地与义务是周天子与诸侯联系的关键,层层受封。
(6)作用: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
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④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周王权的集中
(7)破坏(春秋战国时期):
原因:①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②西周后期,王权衰弱。
表现:①楚王问鼎;②诸侯争霸。  
(8)崩溃:
原因: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并田制瓦解使分封制失去了经济基础。分封制本身的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明显,周土的一直辖地越来越少,一些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大,维持分封的宗法血缘关系松弛,加之周王室衰微,战国时各国变法废除分封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联系:

(1)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它维系了分封制,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它们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结合的鲜明特点。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

 

分封制

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地域关系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
(2)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3)结果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4)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不同点:
(1)时代:分封制产生与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郡县制与行省制都产生于封建社会,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行省制确立并盛行于元朝。
(2)地方与中央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他们虽然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由君主任命,可以随时撤换或调动,郡、县两级政府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郡、县两级的官员按能力选任,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联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直属中书省。
(3)作用与影响: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与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分封制记忆口诀:

赐封对象三阶层,王族功臣旧贵族;
地方诸侯尽义务,贡赋听命随军征;
土地人民遭瓜分,王侯卿士等级森;
巩固统治拓疆土,东周混战国裂分。


分封制示意图:

 

皇帝制度建立:

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特点:

一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二是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权。这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更能有效地行使统治权,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内容:

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1)皇帝制度: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
(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4)制订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5)制定法律,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


皇帝制度:

(1)“始皇帝”的由来: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合称“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2)权力: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3)特征:
a.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b.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
集中的另一体现。
c.皇权至上: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中央官制:

(1)主要官职:
①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③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④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特点:
①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3)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地方政府: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实行王位世袭制,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
②以宗法制为核心。
③族权和政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血缘和部族色彩。
④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⑤具有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夏朝开创了我国早期的一些典型的政治制度,如王位世袭制。这些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发展有直接影响。

正确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
(1)君主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2)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2、产生根源:
①经济上,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的发展。
②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③理论上,韩非子有关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3、发展过程:
(1)萌芽──战国时期:
①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
②实践上,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创立──秦朝:
①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颁秦律、焚书坑儒等。
②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3)巩固──西汉:
①内容:推行郡县封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特点:重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隋唐:
①内容:隋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完备;创立和完善科举制。
②特点: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把秦朝以来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科举制使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
(5)加强──北宋:
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其特点是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的兵权,财权、行政权和兵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
(6)新发展──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即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的新发展,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当代省区的规模,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
(7)强化(或顶峰)──明清:
明初把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和三司,采取八股取士。前清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特点是分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强思想控制。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
4、评价:
积极作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
①维护了国家的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防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③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消极作用:表现在封建社会的后期:
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
②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5、基本矛盾:
(1)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2)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6、发展趋势:
(1)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4)加强对官员的选拔与监督。
7、特点:
(1)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4)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5)皇权借助于神权,宣扬“君权神授”等理论;
(6)以文化专制巩固政洽专制;
(7)中央和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登峰造极,并走向反动。  


希腊文明含义: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地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古希腊文明的特征:

①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征。
②公民的定义: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组成。
③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
④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比较:

(1)中国从秦朝以来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古希腊很早就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在古希腊城邦国家,执政官是由选举产生的,他们的权力受到元老院之类机构的制约;中国商周时期,大臣是由国君任命的,贵族是由天子分封的,赏罚的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手中。
(2)两种政体的历史作用有其相似之处。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中国和希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的政治制度为后代沿袭和仿效。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农业,还是古希腊的工商业都十分发达,在文化艺术方面也非常繁荣,这与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
(3)两种政体也各有其利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增强,这种专制政体就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以雅典民主政体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但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权力的分散性,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希腊文明的出现:

1、开端:
公元前2000年前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岛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约800年,它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   
古希腊紧邻地中海和爱琴海,是海洋文明(西方文明)的源头,所以古希腊文明又称海洋文明。

2、背景:
(1)地理环境: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是以海洋为依托,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孕育了希腊文明。
(2)城邦出现:
①时间:公元前8到前6世纪。
②含义: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③特点: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3)公民资格: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4)公民权利: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


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文明的影响:

(1)与古代亚非大河文明不同,古代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 依山傍海的地理环境提供了希腊通向世界的便利通道;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形成了众多的小国。
(2)希腊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恶劣,这里夏季少雨,大部分地区是贫瘠的山区。它促使人们产生积极、活跃、勇敢和富于进取的精神。在这里,人们把生活的目标指向精神方面,产生了对智慧、美德和美的炽烈热爱和追求,形成了精神价值重于物质生活的观念。
(3)爱琴海地区气候宜人。人们喜爱在露天活动,褒贬政治、评论人物、阐发自己的政治见解,这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主要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
②公民大会是国家的蛟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沦决定。
③国家最高常设行政机关是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口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
④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
⑤除十将军外,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雅典民主政治背景:

(1)旧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治。
(2)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对此非常不满。
(3)普通民众更是苦不堪言,很多人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尖锐。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①人民主权。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所有合扶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其他军事、行政机关的人员构成及运转原则,都是这一特征的充分体现。
②轮番而治。所有公职人员都实行任期制。所有公民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政。一个人统治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统治。在具体运作上,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都用抽签方式决定。这最能体现轮番而治的原则。


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在雅典改革。他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等。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实行改革。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分散了氏族贵族的力量,进一步削弱了氏族制残余。他还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黄金时代”: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成立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1、梭伦改革:
(1)时间:
公元前6世纪初。
(2)内容:
①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②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③建立四百人会议;
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⑤废除债奴制等。
(3)影响:
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
(1)时间:
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
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为选举单位;
②设立五百人会议;
③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④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等。
(3)影响:
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伯利克里改革:
(1)时间:公元前5世纪。
(2)背景: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内容:
①扩大了公民参政范围,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②进一步加强公民大会的权力
③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
④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⑤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
⑥发放“观剧津贴”
(4)影响:
充分扩大了公民的权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即“黄金时代”

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

①创新性: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优越性:多数人决策,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公职人员有多数人选举产生,时期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③文明进步: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①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它国公民,都没有享有民主的权利;  
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一切公职由选举和抽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的衰落。


小农经济: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小农经济的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生产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少有交换。
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脆弱性: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


小农经济的发展:

1、发展:
(1)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所有制度的确立。
(2)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商品交换,而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及交纳赋税。
(3)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不完全等同。
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形式,自然经济强调其生产不以交换为目的,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
(4)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定的生产资料,有一定的劳动积极性,是促进我国精耕细作农业形成的主体。但小农的负担十分沉重,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5)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特征,也是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和长期存在的深厚而坚实的基础。
2、地位:
①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②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③它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④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⑤但是正由于小农经济牢固的存在导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
3、评价:
(1)小农经济的积极性:
①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②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③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④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消极性:
①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②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③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孔子和早期儒学:

人物 主要内容 主要作用
孔子 (1)思想核心——“仁”。
(2)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也体现了民本思想。
(3)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4)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5)整理《诗》《礼》《书》《易》《乐》《春秋》,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其民本思想,对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2)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
孟子 (1)主张实行“仁政”;
(2)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3)主张“性本善”。
(1)吸收其他学派,总结和改造儒家思想,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2)积极推动儒家思想迅速传播,到战国后期使其成为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荀子 (1)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2)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强调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
(3)主张“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

1、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
2、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方面的治国原则;
3、孟子“仁政”、“民贵君轻”主张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到新兴地主阶级的冷遇。



春秋——孔子: 

主张和贡献: 
1、核心:
是“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政治思想:
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保守部分;
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包含民本思想。 
3、教育思想:
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战国——孟旬: 

1、孟子: 
①发展了仁,提出了“仁政”  
②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③伦理观:性善论 
2、荀子: 
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②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③伦理观:性恶论 
④制天命而用之  历史地位:经过孟子、荀子对儒学的总结与改造,儒家思想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儒家思想的形成:

春秋晚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了儒家学派。
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秦始皇实施焚书坑儒,在对先秦思想文化进行粗暴否定的同时,也使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了低潮。
至汉代,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的建立,太学建立,儒学获得了官方地位。


儒家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社会因素相当复杂,与春秋时代的社会变革、鲁国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春秋末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为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原来为周天子所有的“公田”,逐渐转化为诸侯贵族的“私田”。
政治上,平民与贵族,奴隶与奴隶主,新兴封建势力与奴隶主贵族,以及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矛盾激化了,诸侯争霸兼并土地的战争日益频繁,奴隶的逃亡与暴动连绵不绝,王权衰落,各国诸侯贵族势力大大削弱。新兴封建势力日益兴起。
在思想意识和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孔子首倡“有教无类”,广收弟子,宣讲儒家思想,出现当时影响最大的私学。孔子把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思想,改造成为以“仁”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学,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
同时,儒家学派诞生于鲁国,也与鲁国特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鲁国是周代开国天子武王之弟周公旦的封地。周公在西周王朝长期执政,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使鲁国成为了西周时代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另两大文化中心为周王室和商朝的故地宋国)。
春秋时代,鲁国在文化上仍旧保留着最多的周文化传统,以致到春秋末期还享有“周礼尽在鲁”的名声。这种文化传统对孔子有很大影响,为他创立早期的儒学思想体系提供了条件。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我的才能和美德同先父一样)。”这个“仁”指的是才能和美德。后来的政治家讲“仁”,则指的是人际的伦理关系。孔子对仁作了充分的阐发,把它提高到伦理哲学的最高点,形成为一种系统的儒家学说。
孔子所讲的“仁”,含义十分宽泛,“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则是其最主要的两个内容。
孔子强调,仁既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道德意识,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仁者应该“泛爱众”“亲亲”“能爱人、能恶人”,为此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孔子所讲的“仁”是普遍的爱,它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存在的。
不过,孔子讲“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劳动者身份地位的变化,这是思想发展史上的飞跃。孔子所讲的“仁”,又是同“礼”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周礼的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算有了仁德,这反映了他对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僭越周礼行为的不满。在上述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孔子针对春秋时弊,要求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择可劳而劳之”(《论语·尧曰》),“薄赋敛”(《说苑·理政》);反对暴政虐民,斥责“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形成“仁政”学说和重民思想。

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是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儒”在古代,是指从巫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贵族人家祭祖事神、办理丧事的知识分子。
孔子以后,儒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学派。
儒家学说的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政治上主张“德治”(礼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
战国时,“儒分为八”,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各个时期的儒家总是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如两汉有以董仲舒和刘歆等为代表的今古文经学及谶纬之学;
魏晋有王弼、何晏以老庄思想解释儒经的玄学;
唐代有韩愈为排斥佛学的儒家“道统”说;
宋明有兼取佛道思想的理学;
清代前期有汉学、宋学之争,清代中叶以后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
至五四运动前后,儒家学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才逐渐丧失其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


发现相似题
与“不同的建筑风格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阅读下列...”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