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填空题
    1982年在中共第__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
    本题信息:2009年山东省期末题历史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马春荣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982年在中共第__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 主要考查您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十三大)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十三大)
  •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后来被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是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世纪末,我国顺利地实现了第一、第二步的发展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中共十三大:
1、时间:1987年10月。
2、内容:主要内容:系统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指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了概括。 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三步走”的战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改革开放后用来描述其经济形式的官方术语。由1992年,邓小平到深圳南巡时确立。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收入的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整个社会分配是按劳分配为基本形式。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分配原则是按资分配。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维护整体利益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1)1992年,面对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到了一个由初期到中期的关键时刻。当年,邓小平到南方各省视察,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谈话,指出改革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的意义,市场与计划的辨证关系(不是判断社会性质的标准),这有利于解放全国人民的思想,为下一步的改革奠定基础。
(2)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规定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指出我过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发现相似题
与“1982年在中共第__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