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的特点是
    [     ]

    A.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远不及美国,美国在争霸中占有优势
    B.美苏争霸达到高潮,苏联占优势
    C.美苏同意实现有限的缓和
    D.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田立中(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的特点是[ ]A.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远不及美国,美国在争霸中占有优势B.美苏争霸达到高潮,苏联占优势C.美苏同意实现有限的缓和D...” 主要考查您对

柏林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柏林危机
  • 古巴导弹危机
柏林危机:
柏林危机共有三次,第一次发生于1948年,又称“柏林封锁”,是冷战开始后其中一个最早发生的危机,其导火线为1948年6月24日苏联阻塞铁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至1949年5月11日苏联宣布解除封锁,停止行动之后,危机缓和。第二次发生于1958年,苏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美法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驻军,后来以苏联让步完结。第三次发生于1961年,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事件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作结,美苏关系以苏联冻结柏林问题而得以缓和。

柏林墙:
柏林墙是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含东德的首都东柏林)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61年建造,1989年拆除,两德重归统一。
柏林墙倒塌的意义:
柏林墙的倒塌被历史学家认为是东西方冷战终结和东西德统一的标志。也推动了前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和柏林完成统一。
拆除柏林墙:

柏林墙的结构:
柏林墙有超过155公里长,约3~4米高,
主要可分为:
第零层防线:302座瞭望台第一层防线:约3.5米高、光滑、淡色的水泥墙,有的地方附铁丝围拦和警报器
第二层防线:钢制拒马
第三层防线:2米高的铁丝围拦
第四层防线:音响警报缆
第五层防线:通电的铁丝网
第六层防线:共22个碉堡
第七层防线:用来引导(滑)警犬的缆线(共600只警犬)
第八层防线:6~15米宽的无草皮空地,可以留下逃亡者的脚印,埋有地雷
第九层防线:3~5米深的反车辆壕沟
第十层防线:5米高的路灯
第十一层防线:武装警卫(共14000人)
第十二层防线:2米高的通电铁丝网,附警报器
第十三层防线:空地
第十四层防线:第二道水泥墙,高3.5~4.2米、厚15厘米,可以抵挡装甲车辆的撞击
第十五层防线:有些地方需要游过施普雷河(Spree)
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在世界史中人类从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

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的主要对外政策:
1.以贸易为突破口,打破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僵局
2.采取灵活方式,解决二战遗留问题
3.推进裁军和禁止核试验的谈判4.全面开展多边、双边会谈及首脑对话
4.发展同西欧国家关系,主动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
5.对美国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
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

U-2飞机事件:
U-2击坠事件发生在冷战期间的1960年5月1日,一架美国洛克希德U-2侦察机在苏联领空被击落。最初以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为首的美国政府否认该机制造目的以及该趟任务性质,但当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基塔·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政府向外界展示被俘的机师弗兰西斯·加利·鲍威尔和U-2侦察机残骸(整体架构尚存)时,美方终于承认该机进行了秘密的间谍监测活动。由于再过两个礼拜,东西方首脑将会于巴黎举行四国首脑会谈,这件事让美方极为尴尬,也使得美苏关系降到冷战以来的低点。
发现相似题
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的特点是[ ]A.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