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物理

首页
  • 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
    C.法拉第经过十多年的实验,发现了电流磁效应
    D.麦克斯韦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本题信息:物理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主要考查您对

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

惯性

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
  • 惯性
  • 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

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

①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力提供地球绕太阳做匀速率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②向心力用带有周期的公式来描述;
③得出:引力与地球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④再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得出:引力还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
⑤最后用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引力也满足此关系的佐证,得出万有引力定律。



知识拓展:

万有引力定律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
在万有引力定律之前,学生应对力、质量、速度、加速度、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等物理概念有较好的理解,并掌握自由落体、抛体和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能熟练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的基本问题。将万有引力定律与圆周运动知识相结合,可以讨论许多涉及天体和人造卫星运动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如太阳、地球及其它行星的质量、密度;计算人造卫星的轨道、周期等一系列参数,包括地球的同步卫星等;反过来还可推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惯性的性质: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惯性总是存在的。当物体本来静止时,它一直 “想”保持这种静止状态。当物体运动时,它一直“想” 以那一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3)惯性与是否受力无关。
3.惯性的表现形式:
惯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
①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②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惯性表现为改变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物体惯性越大,它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4.惯性的量度: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仅与质量有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小。
5.惯性与质量: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一个物体惯性的大小意味着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对质量的理解:
(1)从物质角度理解:质量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从惯性角度理解:质量是决定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

惯性大小的判定方法: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及受力情况无关,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有的同学总是认为“惯性与速度有关,物体的运动速度大惯性就大,速度小惯性就小”。理由是物体的速度大时不容易停下来,速度小时就容易停下来。这说明这部分同学没能将“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与“物体从运动到静止的时间长短”区分开来。事实上,要比较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难与易,不仅要考虑物体速度变化的快与慢,还要考虑引起运动状态变化的外因——外力。具体来说有两种方法:一是外力相同时比较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二是在运动状态变化快慢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需外力的大小。对于质量相同的物体,无论其速度大小如何,在相同阻力的情况下,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量是相同的,这说明改变它们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是相同的。所以它们的惯性相同,与它们的速度无关。
知识拓展:

关于惯性观点的辨析:

错误观点:1:物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所处位置有关。 惯性是物体本身想要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它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所处位置等无关。惯性的大小用质量来量度。不同质量的物体的惯性不同,它们保持状态不变的“本领”不同,质量越大的物体,其状态变化越困难,说明它保持状态不变的“本领”越强,它的惯性越大。

错误观点2:惯性是一种力。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当有力对物体作用时,力将“迫使”其改变运动状态。这时惯性表现为:若要物体持续地改变运动状态,就必须持续地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一旦某时刻失去力的作用,物体马上保持此时的运动状态不再改变。因此惯性不是力,保持运动状态是物体的本能。“物体受到惯性力”、“由于惯性的作用”、“产生惯性”、“克服惯性”、“消除惯性”等说法是不正确的。

错误观点3:惯性就是惯性定律。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固有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守的一条规律。

错误观点4: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有的同学认为“惯性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速度大,惯性就大,速度小,惯性就小”。其理由是物体运动速度大时不容易停下来,运动速度小时就容易停下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产生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惯性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这句话。事实上,在受力情况完全相同时,质量相同的物体,在任意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相同的。所以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电流的磁感线及安培定则:





利用安培定则分析电流磁场的方法:

应用安培定则时首先应特别注意伸的是右手,其次注意不同情况下四指环绕方向、大拇指指向的意义不同。
(1)分清“困”和“果”:在判定直线电流的磁场方向时,大拇指指“原因”——电流方向;四指指“结果”——磁场绕向。在判定环形电流的磁场方向时,四指指“原因”——电流绕向;大拇指指“结果”——环内沿中心轴线的磁感线方向指N极。这种方向间的关系也可用一句话概括:“直对直,曲对曲”。在安培定则中大拇指是伸直的,四指是弯曲的。而在电流与磁场的方向中,直线电流中电流是直的,磁感线是弯曲的;环形电流中电流是弯曲的,其中心轴线上磁感线是直线;通电螺线管中电流是弯曲的,内部磁感线是直的,对照相应的安培定则,可知四指与大拇指、电流与相应磁感线问有“直对直,曲对曲”的对应关系。
(2)在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中,要判定横截面某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切忌与点电荷的电场相混淆。如图所示,要确认甲图中a点场强的方向,需作Q与a的连线,然后由场源电荷的正负确定a点场强是沿连线背离场源电荷还是指向场源电荷;而在乙图中确定点b处的磁场方向时,磁场方向却是与场源电流,与b点连线相垂直的。需先作出,与b点连线及其在b点处的垂线,然后由安培定则确定该点磁场是沿垂线指向顺时针方向还是指向逆时针方向。

(3)注意等效,优先采用整体法。一个任意形状的闭合电流(如三角形、矩形、圆形) 的磁场,都可以视为若干或无数很短的直线电流磁场叠加而成,从而可以分段进行判定。这种隔离法的判定结果,虽然与视为环形电流的整体法一致,但在步骤上却麻烦多了。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