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综合题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日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日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富阁):三日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材料二  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落《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三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 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材料四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型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1分)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1分)这对当时明朝有何影响?(2分)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2分)该法典有何影响?(3分)
    (4)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6分)
    (5)材料四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1分)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1分)
    (6)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本题信息:历史综合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日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日谋大逆(谓谋毁...” 主要考查您对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东盟的成立: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
(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
(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
(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趋势: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发现相似题
与“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