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政治

首页
  • 单选题
    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就必须
    [     ]

    ①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②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本题信息:2012年江苏模拟题政治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刘丽芳(高中政治)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 主要考查您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增强综合国力关系:
(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有无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3)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理解弘扬民族精神和经济建设没关系:
学生易忽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围绕经济建设展开,但民族精神不是可有可无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保持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必要性
①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途径 内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每个公民都要积极投身文化建设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准确把握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的具体表现

时间 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具体表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特别提示: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体现,民族文化有一个积淀的过程,民族精神也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因此,我们说民族精神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我们在把握民族精神时,必须与具体时代结合起来。

全面理解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民族精神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5)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认识误区:

误 区 剖 析
民族精神一经形成就永恒不变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另外,还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弘扬民族精神就能推动现代化建设 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意识,能为中华民族的腾飞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它不能直接对客观事物起作用,必须通过实践,把民族精神转化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行动,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作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振兴。中国的发展不是走西方发达国家那种依靠经济掠夺、军事扩张实现现代化的民族扩张主义道路,而是通过振奋民族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和平发展。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会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因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会削弱而只会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弘扬、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什么 怎么样建设 为什么建设
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建设的必要性:①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②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③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设的重要性: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精髓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不同的,不能将二者混淆。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提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不矛盾。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内 容

地 位

马克思主义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四者的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提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层次清楚、定位明确、结构严谨且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导向性,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和形成社会共识的精神航标,同时也是现阶段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要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机整体。

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文化多样性二者一致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指导思想上多元化,就会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我们的精神支柱,引起社会动乱。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决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面对文化发展的新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与促进文化多样性并不矛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

(1)联系:
三者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的文化,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后者是前者的主要内容。 
(2)区别:
侧重点不同。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来说的,精神文明则是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而言的;先进文化是相对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而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而言的。


全面理解和谐文化:
(1)什么是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形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2)为什么要建设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它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3)怎样建设和谐文化
①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②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是什么  ①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②大力发展科学事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为什么  ①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怎么样  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②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③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发现相似题
与“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