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物理

首页
  • 计算题
    已知地球的半径R=6. 37 ×106m,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为1.5 ×1011m,太阳光以平行光束射到地面.地球表面的面积被水面所覆盖,太阳在一年中辐射到地球表面水面部分的总能量W约为1. 87×1024J.设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反射率为7%,而且将吸收到的35%能量重新辐射出去,太阳辐射可将水面的水蒸发,而后凝结成雨滴降落到地面.(设在常温、常压下蒸发1kg水需要2.2×106 J的能量)
    (1)估算整个地球表面的年平均降雨量.(以毫米表示,  地球面积为4πR2
    (2)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中约有50%到达地面,W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没有全部到达地面,这是为什么?(列举两个理由)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物理计算题难度较难 来源:周永伏(高中物理)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已知地球的半径R=6. 37 ×106m,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为1.5 ×1011m,太阳光以平行光束射到地面.地球表面的面积被水面所覆盖,太阳在一年中辐射到地球表面水面部分...” 主要考查您对

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中连接体问题的解法: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中,单独研究其中一个物体时,机械能往往是不守恒的,但对整体来说,机械能又常常是守恒的,所以在这类问题中通常需取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再找出其他运动联系来解题。
在判断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时,除重力、弹力外无其他外力做功,只是系统机械能守恒的必要条件,还需要看系统内力做功的情况。
(1)系统内两个直接接触的物体,如果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条件,利用两守恒定律是解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两物体的运动联系是沿垂直于接触面的分速度相等。
(2)以轻绳相连的两个物体,如果和外界不存在摩擦力做功等问题时,只有机械能在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转移,两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在绳的方向上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
(3)与轻杆相连的物体在绕固定转动轴转动时,两物体的角速度相等。无转动轴时两物体沿杆方向的分速度相等。有摩擦阻力参与过程的能量问题的解法在有摩擦力或介质阻力参与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停地向内能转化,但在摩擦力或介质阻力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损失的机械能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而在往返运动形式中,通过同一位置时的速率也就不相同,通过同样距离所用时间也不相同。在比较运动时间时,可以通过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进而得到时间关系。


发现相似题
与“已知地球的半径R=6. 37 ×106m,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为1.5 ×1011m...”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