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化学

首页
  • 填空题
    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1)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_.
    (2)上海世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紫外线”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_____ 作用,净化后的水属于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在净化后的水中可加______ 检验是否是硬水.
    (3)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______作用;
    实验室中检验C0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______;
    (4)取用10mL盐酸,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装药品     D.用排水法收集     E.撤离导气管     F.熄灭酒精灯
    G.连接仪器         H.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
    本题信息:化学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1)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_.(2)上海世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紫外线”净水...” 主要考查您对

氧气的制取和收集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氧气的制取和收集
  •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 碳的性质
  •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氧气的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我们不仅要学好氧气制取的知识,而且要触类旁通,逐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中考对制取氧气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药品选用、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等方面。
实验室制取收集氧气:

过氧化氢制氧气 高锰酸钾制氧气
药品和反应原理 2H2O22H2O+O2 2KMnO4K2MnO4 + MnO2 + O2
发生装置 固液常温型
固体加热型
收集装置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整体装置图
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再锥形瓶中装入二氧化锰
③塞好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橡皮塞(长颈漏斗的下端一定在液面以下,否则氧气会从长颈漏斗中跑出来)
④向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⑤收集氧气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要在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燃酒精灯,预热后加热试管
⑤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
⑥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⑦熄灭酒精灯。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其操作步骤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7个字。可用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注意事项 ①伸入试管或锥形瓶中的导管应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否则不利于气体的导出。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应刚伸人集气瓶口即可,过长不利于水的排出,气体不易收集满。
③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要伸入集气瓶的底部,否则不利于空气的排出,收集的气体不纯。
④用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末端应在液面以下,否则氧气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①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湿存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③铁架台的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距离试管口1/3处)。
④试管内的导管稍伸出橡皮塞即可,这样便于气体导出。
⑤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
⑥加热时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酒精灯外焰要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注意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大盆气泡冒出时,证明已集满。
⑧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掉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就会被倒吸入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⑨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小颗粒进人导管。
⑩盛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因为在相同状况下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正放可减少气体的逸散。

碳循环:
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O2)。
碳循环的描述:
碳循环是维持地球表层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循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碳,绝大部分
以沉积物的形式储存在岩石圈中的储存库里。储存库中的碳,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
存在于有机物质中(如岩石中的石油、天然气、煤),或以无机物的形式存在于矿
物碳酸盐中(如碳酸钙)。储存库里的碳,一般情况下是不参加碳循环的,除非岩
石被风化,化石燃料被利用,或火山活动将其以CO2和CO的形式带到大气中。大气
活性库中的碳,不到全部碳的2%。它主要是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来补充的,火山喷
发、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也是重要的来源。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生产有机
化合物,然后通过食物链传递。海洋中的浮游植物还可以直接生成碳酸盐骨骼。生物
死亡后,生物体沉降到海底形成沉积层。海洋浮游植物生成的有机质,同样也沉降到
海底,最终转变成石油和天然气。在适宜的地质条件下,陆地上的植物积累形成泥炭,
这种泥炭可以转变成煤、石油、天然气和煤被称为化石燃料,是碳的巨大储藏库。当
这些化石燃料被发掘、利用,燃烧生成的CO2和CO又会释放到大气中,参与碳循环。

碳的循环示意图:


产生及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
(1)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光合作用
(2)自然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
①主要途径: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次要途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概述: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汉字“碳”字由木炭的“炭”字加石字旁构成,从“炭”字音。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碳的存在形式:
     碳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晶态单质碳如金刚石、石墨;有无定形碳如煤;有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动植物等;碳酸盐如大理石等。单质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晶体结构不同,各有各的外观、密度、熔点等。

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点燃或高温的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

2.可燃性:
氧气充足的条件下:C+O2CO2
氧气不充分的条件下:2C+O22CO

3.还原性:
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
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4Fe+3CO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3Fe+2CO2
木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C+CO2CO
碳”与“炭”的区别:
“碳”是一种核电荷数为6的非金属元素,而“炭” 一般是指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组成的混合物,如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在说明碳元素时,用“碳”表示,如碳单质、二氧化碳、碳酸等;在说明含石墨的无定形碳时,用“炭”表示,如木炭、焦炭等。

碳燃烧生成物的判断:
氧气量充足时,碳充分燃烧:C+O2CO2
氧气量不充足时,碳不充分燃烧:2C+O22CO
mg碳与ng氧气反应:
时,生成物只有CO,且O2有剩余;
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
时,生成物既有CO2,也有CO;
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
时,生成物只有CO,且C有剩余。
碳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1)C+2CuO2Cu+CO2
(2)C+O2CO2
(3)3C+2Fe2O34Fe+3CO2
(4)2C+O22CO
(5)CO2 + H2O===H2CO3
(6)H2CO3==CO2 + H2O
(7)2CO + O22CO2
(8)C+CO22CO
(9)3CO + Fe2O32Fe + 3CO2
(10)CO+ 2CuO2Cu + CO2

(11)Ca(OH)2 + CO2====CaCO3↓+ H2O
(12)CaCO3+2HCl==CaCl2+CO2↑+H2O
(13)CaCO3CaO+CO2
(14)CaO+H2O==Ca(OH)2
(15)C2H5OH+3O22CO2+3H2O
(16)CH4+O2CO2+2H2O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1.检验: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如果木条熄灭,则证明有二氧化碳存在;
或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存在


2.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常见气体的检验:
物质 检验试剂或方法或装置或步骤 反应现象 结论和化学式
O2 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氧气能支持燃烧
CO2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 )2==CaCO3↓+H2O
CO 氧化铜由黑色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CuOCu+CO2
Ca(OH)2+CO2==CaCO3↓+H2O
H2 氧化铜由黑色变成红色,无水CuSO4变成蓝色 H2+CuOH2O+Cu
CuSO4+5H2O==CuSO4·5H2O
H2O(g) 无水CuSO4变蓝 CuSO4+5H2O==CuSO4·5H2O
CH4 (1)点燃
(2)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3)罩一个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洗过的烧杯
(1)产生蓝色火焰
(2)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H4+O2CO2+H2O
Ca(OH)2+CO2==CaCO3↓+H2O
NH3 (1)闻气味
(2)利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1)有氨臭味
(2)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发现相似题
与“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1)自然界中天然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