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举办第41届世界博览会,这也是中国首次承办世博会。地点在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过去该地区黄浦江两岸都是生产岸线,分布着工厂,码头、仓库,老百姓近不了水,到不了江边。
    材料二:
    上海市示意图(图甲)和上海世博园示意图(图乙)。
    (1)上海的城市空间形态呈__________型,在图中的卫星城中最适宜发展冶金工业和货物中转储存的是
    ________。
    (2)上海世博会选址跨越浦东和浦西的滨水区,主要理由是____。(填字母)
    A.促进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共同发展
    B.邻近现代农业基地,便于提供粮食、蔬菜
    C.毗邻工业园区,便于提供建筑、钢铁材料
    D.带动城区改造,促进该区域城市功能转换
    (3)简述上海成为我国首个承办世博会城市的社会经济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世博园区的选址和建造中,较好地融合了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请分析世博园的修建对上海市人民生活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专项题地理材料分析题难度较难 来源:杨文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举办第41届世界博览会,这也是中国首次承办世博会。地点在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 主要考查您对

城乡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变化

城市地域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特征及影响因素

城乡商业与生活环境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活环境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城乡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变化
  • 城市地域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特征及影响因素
  • 城乡商业与生活环境
  •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活环境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一、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1、基本概念:
A乡村是包括农村居民点、农业用地和相关设施在内的广大农村地域,其中农村居民点称为乡村聚落。
B集是指乡村地区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
2、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二、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1、总体分布特征:
A自然条件:好:乡村聚落多;差:乡村聚落少
B地貌形态: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C气候条件:温暖湿润:多;酷寒炎热或干旱缺水:少
2、乡村聚落分布特点:
临近水源所在地;
多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气候、土壤、植被条件较好的地方;
临近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
靠近集市、宗教活动地等。
3、乡村聚落的各种影响因素
A地形:地形崎岖的地方,农户多在自家农田附近建设住宅,使山区的乡村呈现半积聚型或分散型的特征,村落的规模也比较小
B气候:气候条件严酷的地方,乡村聚落的分布具有稀疏的特征
C水文:水源不多,人们会向水源地集聚,村落较大,农舍密集;多水或易发水灾地区,村落采取避水方式,高处建村或形成水上村落
D生产方式:牧民逐水草而居,房屋如蒙古包、毡房等可拆除,形成活动性乡村聚落
E交通运输:比较大的乡村聚落,有许多是靠近交通干线的
F商业贸易:不少乡村聚落因地方性商贸活动而形成和发展
G另外在宗教活动地、旅游地或家族祠堂所在地,有助于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4、乡村集市的分布特征:
A多分布在人口比较多的地方
B靠近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
C靠近地方政府驻地
D靠近是默哀、道观等宗教场所
F与风俗民情有关

三、乡村聚落的景观特色:


城市的空间形态

城市一经产生,就占据着一定的地表空间,并在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一定的用地轮廓形态,这种形态称为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空间形态的类型:

按照城市用地的形态和道路骨架的形态,城市空间形态可以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大类。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形态,城市常呈团块状,如成都、合肥、华盛顿;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分散,往往形成分散发展的形态,如重庆地处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又是丘陵、山区,地形的崎岖不平使城市发展在地域上失去连续完整性。


影响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举例)

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因素:


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形成原因

(一)城市功能区的含义:

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通达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如图:

(2)成因: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也各不相同,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3)划分:无明确界线,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二)城市的主要功能区: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以兼有其他功能。大城市功能复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等功能区。

功能分区 组成 区位 特征
中心商务区
地区性、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大公司、大商行、大银行等机构及高级商场 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 建筑物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口流动大,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
工业区

许多城市因工业门类不同而形成多个成片分布的工业区各区由若干不同类工厂组成

分布于城市的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通过 巨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污染现象
商业区 各种商业街和大商场(或超级商场) 多位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建筑物以多层大厦为主,交通便捷,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大
住宅区 成片住宅楼及配套的服务性设施 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与企业分布相邻或结合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最主要功能区,外边景观是成片密集的楼房
行政中心区 地区或城市的行政机构 交通方便及邻近服务对象 人口密度昼夜差异较大
文化区 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图书馆、展览馆等文化机构和设施 一般距工业区较远,具有较好的自然环境、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通信等条件 文教机构众多,文化氛围浓厚
混合功能区 工厂、机关、商店、学校、医院、住宅等 多位于城市内部 具有有限的综合功能
郊区 主要是为城市服务的城市外围农业区 城市行政界线以内、建成区外围的地区 为建成区提供后备土地资源、劳动力和农副产品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

1、概念: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又称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分布和组合的模式。

2、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历史、经济、社会、行政等四方面。

3、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
(1)历史因素:
①历史背景:很大程度上决定功能分区的现状。例如:北京的商业区,上海的中心商务区;
②历史变化:城市土地利用随历史而变化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区的班落、城内污染工厂外迁。
(2)经济因素: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价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例如:城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商业区外圈形成住宅区,城市外缘形成工业区。
②交通通达度: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反之则低。例如:市中心附近若通达度低,则往往形成住宅区
(3)社会因素:
①收入: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②社会群体: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例如:住宅区出现分化,高、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③知名度:对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影响,还影响到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发展变化。例如:高收人阶层集聚形成高级住宅区
④种族:对住宅区分异的影响很大。例如:西方城市中的种族聚居区,如唐人街等
(4)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顶城市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通过合理引导明确划定不同功能区。例如:北京方庄住宅小区

4、城市的合理规划
(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2)合理城市规划的作用:具有超前性,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3)城市的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态有集中紧凑与分散疏松两类。在我国,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有些大城市为了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可以分散城市布局。
(4)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
工业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区位;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需劳动力多的工业区接近居民区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污染大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远离城市,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在防护带中一般可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留有发展余地。
(5)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得到最优方案。


城市商业及其布局:

商业服务点:于居民区附近 ;
区域商业中心:居民聚居区和公共交通集散地 ;
市级商业中心:城市中心、城市重要干线十字路口、车站、港口等附近 ;
乡村集市区位选择: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物质来源、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历史上的传统习惯有关;
乡镇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点(渡口、车站、公路沿线等);手工业产品产地。
布局规律: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新的居住集聚点是文化设施空间发展的集聚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设施的类型和集聚区位选择以“市场最优”为原则;
受人文环境的影响,一些新兴的特色文化设施的集聚点与周边的人文环境相融合,相依存;
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设施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在空间布局上各有特点,
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综合考虑城乡环境的实际状况和服务对象的需求。
如:
幼儿园的布局宜建在居住区内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地段。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