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1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年大风日数空间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沙尘暴年日数空间分布图(1951-2000年)及沙漠分布图: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中国年大风日数空间分布”图可以判断:我国年大风日数分布的最高值主要在____________等地区;其中大风日数超过100天的区域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
    (2)将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图对比可见:两者的空间分布并不完全一致,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省北部和新疆西北部沙尘暴发生高频区,年大风日数在20天以下。这种分布空间的不一致,说明沙尘暴的发生除受区域大风的影响外,还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从沿海向内陆地区,风力资源越来越丰富
    B.横断山区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
    C.风能既属于新能源,又属于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D.大西洋的气流可影响到我国新疆地区
    E、西北地区形成新月形沙丘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根据材料三回答:
    (4)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____________,影响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因素,其中____________因素起主导作用。
    (5)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____________,其中,中纬度地区____________,低纬度地区____________。
    (6)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3点)。

    本题信息: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中国年大风日数空间分布图材料二:中国沙尘暴年日数空间分布图(1951-2000年)及沙漠分布图:材料三:(1)根据材料...” 主要考查您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

1、定义: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应。
2、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

3、影响
(1)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2)加剧了自然灾害
(3)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4)影响主要生产领域
(5)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影响人类。


全球变暖:

1、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分析:

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气候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升高(又叫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的数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原因有CO2排放量增加和自然环境消耗CO2量减少。

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图示如下:


3、全球变暖的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

(2)对农业的影响
(3)对水循环的影响
(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
议定书是《公约》的补充,它与《公约》的最主要区别是,《公约》鼓励发达国家减排,而议定书强制要求发达国家减排,具有法律约束力。
际排放贸易机制:
一个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减排义务的指标,以贸易的方式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并同时从转让方的允许排放限额上扣减相应的转让额度。
联合履行机制:
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级的合作,其所实现的减排单位(简称ERU),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时必须在转让方的“分配数量”(简称AAU)配额上扣减相应的额度。
清洁发展机制:
是京都议定书下面唯一一个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弹性机制,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用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完成在议定书中的承诺。
发现相似题
与“1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中国年大风日数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