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哥伦布

    迪亚士

    达·伽马

    麦哲伦

    材料二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巨额利润驱使英国资产阶级奔走世界各地,抢占市场和掠夺原料,把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带到世界更广泛的地区,它改变了世界面貌……
    材料三 现在世界上很多产品已成为“国际性综合产品”。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每一架客机所需的450万个零部件,来自海外15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四个人物都是具有冒险和拼搏精神的航海家,他们所进行的航行对世界历史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世界各地“抢占市场和掠夺原料”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表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趋势?中国顺应这种趋势的表现是什么?(举一例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09年河南省中考真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刘晓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材料二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巨额利润驱使英国资产阶级奔走世界各地,抢占市场和掠夺原料,把资本...” 主要考查您对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航路开辟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新航路开辟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政治上,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社会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中国由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起双重革命责任,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不能抵抗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
(2)具体原因:
①请政府统治腐败,综合国力衰落,经济落后,军事力量和装备落后;
②掌握清朝战争大权的清政府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2、影响:
(1)社会性质的变化:
①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战后,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等开始遭严重破坏。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②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由反本国封建统治变为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开始萌发,开始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5)阶级关系的变化:
①外资入侵计划了国内早已尖锐的阶级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②产生了新的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买办。
如何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一个国家主权部分不能自主,政治上受到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奴役,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要从经济上看,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使中国自给自足的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这时资本主义因素发展起来,既存在封建经济,又有又有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势并存的局面,同时又出现新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1860年,欧洲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秋,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出动军舰袭击广州城,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国共同出兵,英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了。这次侵略战争实际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对比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
1856-1860年
2、经过: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内容: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4)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5)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天津条约》影响:
1、列强逐渐影响和操纵了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2、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
3、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的航运权,便于外国商品向中国内地倾销。
4、成为了外国人到中国各地进行不法活动的护身符。
5、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且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并占领北京,并签订了《北京条约》。内容有: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准许华工出国;
5、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从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俄国以“调停者”自居,侵吞了我国北方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北京条约》影响:
1、继承了《天津条约》中的系列权益。
2、天津成为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并威胁了北京的安全。
3、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
4、掠卖中国人口,开发海外殖民地。
5、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的主权;清朝统治者投靠了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的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的冲击。文化上,使传教上有了更大的自由,西方宗教势力开始发展,并且开始干涉中国内政,配合了政治和经济的侵略。


新航路的开辟:
地理大发现时期,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欧洲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有哥伦布、达伽马、卡布拉尔、迪亚士、德莱昂、麦哲伦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

新大陆:

新大陆是欧洲人于15世纪末发现美洲大陆及邻近的群岛後对这片新土地的称呼。在发现新大陆前,美洲大陆对欧洲人来讲是陌生的,他们普遍认为整个世界只有欧亚非三个大洲而没有其他大陆的存在。


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特点:
1.以海上交通为核心;
2.受到西、葡两国王室支持;
3.新航路的开辟以到达东方为目的。

四条航路的详细信息: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对比:
1.背景:
新航路:欧洲处在文艺复兴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阶段;
郑和下西洋:中国封建君主专制鼎盛时期。
2.目的:
新航路:是欧洲为了打破奥斯曼帝国切断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而进行的开辟新商路的航海活动;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显示天朝国威,为大明皇帝求希奇珍宝的航海活动。
3.特点:
新航路:掠夺、为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为国家带来丰厚利润;
郑和下西洋:扬我国威、提高明朝知名度,为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4.相同点:都是开创精神,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创举。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15世纪末,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和交换的不断扩大,使黄金成为商品贸易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东方各国的黄金成了西欧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2.但这时奥斯曼帝国控制着东西方贸易要道,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那些炽烈追求东方财富(黄金、珠宝、香料、丝绸等)的西欧各国贵族和新兴商人,急切需要探求一条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路;
3.地处欧洲西南部濒临大西洋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因较早开始了海外冒险和殖民活动,掌握了较先进的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拥有了一定的财力,成为开辟新航路的起航地;
4.《马克·波罗行纪》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5.人文主义思想的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追求财富获得利益;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经济生活发生变化,从此使欧洲市场扩大,发展到世界范围,流通商品种类增多;
2.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贸易中心发生变动,主要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使意大利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个原因。同时,它也使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的商贸经济繁荣起来;
3.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各国加入殖民行列,西欧殖民者从殖民地大肆掠夺财富,欧洲各国迅速富裕起来,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发与发展;
4.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同时,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和新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
5.新航路的开辟给其他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
新航路线路图:

西、葡两国热衷于航海开发的原因:
1.两国都处于西欧的交通要道,有便利的港口和风向气候;
2.中国指南针及航海术的广泛应用,历史上的西葡两国.航海知识和技术比较发达,聚集了相当多的航海人才并且具有冒险意识的航海家;
3.并且拥有在当时比较开明的君主的支持,新航路的开辟得到了两国君主的支持;
4.西葡两国拥有强烈的宗教热情。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Economic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就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经济全球化让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

1.合理利用能源、资源问题;
2.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问题;
3.控制人口增长问题;
4.开发和利用空间、海洋问题;
5.毒品蔓延问题;
6.国际恐怖活动猖厥问题;
7.核武器扩散问题等。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1)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
(2)促进国内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经济全球化也可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2、挑战:
(1)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
(2)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
(3)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平衡发展也在加剧发展的不平衡趋势如不设法解决或抑制,将对投资构成潜在的威胁,刺激泡沫经济的发展,为金融危机埋下隐患。
(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问题或者说最大威胁,是它们的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5)对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带来巨大的压力。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传递和同步性加强,如何接受经济的正传递,抑制副传递,成为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原因、表现、主要机构:
1.原因: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2.表现: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趋势。
3.主要机构: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起着主要作用。世界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所进行的国外直接投资占世界投资总额的时候80%,贸易额超过世界的一半,技术转让达到1/3,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而且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和各区域性集团之间,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影响着全球化进程。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麦当劳化、好莱坞化、迪斯尼化、商业连锁等风行世界,影响世界文化多元发展,引发了世界性的社会文化、政治等问题。

汽车生产全球化体现:


跨国公司:

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措施:
1.必须搞活市场经济,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中一个组成部分。
2.必须开放市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市场不能马上无条件地全面开放,而是要有条件、有步骤地,在适应自身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放,这样才能产生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的效益。
3.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因为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法制经济,所以中国必须遵守规则并参与规则的制定。
4.必须发展资本市场。但中国虽然拥有高储蓄率,却只有很小一部分流进了私人企业,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储蓄更是少之又少。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材料二 随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