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尽管苏联已经解体,但以“列宁”和“十月革命”命名的道路、工厂和地铁站在俄罗斯数不胜数,它们在默默地追忆着过去的那段历史。据此回答1~2题。
    1.“那段历史”指的是十月革命,革命的枪声首先在_______打响。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
    B.彼得格勒
    C.莫斯科
    D.涅瓦河上
    2.追忆列宁在“那段历史”中的足迹,正确的是
    [     ]

    A.列宁在1917年11月初回到彼得格勒
    B.列宁在起义前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C.列宁领导俄国人民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列宁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田立中(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尽管苏联已经解体,但以“列宁”和“十月革命”命名的道路、工厂和地铁站在俄罗斯数不胜数,它们在默默地追忆着过去的那段历史。据此回答1~2题。1.“那段历史”指...” 主要考查您对

十月革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这次革命导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四月提纲》:

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即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国内人民内部有一定的骚动。正当人民不知道何去何从之时,列宁同志从芬兰回到彼得格勒,对人民作了及时的指导。在1917年4月17日(俄历四月四日)的塔夫利达宫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四月提纲》。
《四月提纲》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
十月革命的特点:
1.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小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2.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3.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4.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的对比:

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1.俄国二月革命以后,临时政府坚持参战,形式严峻;
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要求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并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3.“七月流血事件”后,形式更加严峻,无产阶级革命一触即发。

十月革命最早在俄国发起的原因:

1.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薄弱的一环;
2.俄国国内矛盾,特别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3.一战对俄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激化了社会矛盾。

十月革命的主要事件:
1.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确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2.1917年7月,在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大型示威活动中,临时政府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七月流血事件”革命形式变的越发严峻;
3.1917年11月,伴随着阿芙乐尔号上的炮声,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革命爆发后的次日凌晨,布尔什维克攻占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大本营,十月革命宣告胜利。


阿芙乐尔号:


攻占克里姆林宫:



发现相似题
与“尽管苏联已经解体,但以“列宁”和“十月革命”命名的道路、工厂...”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