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填空题
    和平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普遍梦想。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磨难,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人们渴望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形势图(如下图)

    材料二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材料三 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欧洲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形势?这一形势产生了怎样严重的后果?
                                                                                                                                                             
    (2)材料二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什么特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
                                                                                                                                                            
    (3)材料三表明当前影响世界和平的什么因素?你如何看待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请你为“建设和
    谐世界”提出三点建议。
                                                                                                                                                             
                                                                                                                                                             
                                                                                                                                                             
    本题信息:2010年期末题历史填空题难度极难 来源:马春荣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和平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普遍梦想。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磨难,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人们渴望构...” 主要考查您对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世界经济危机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三国同盟
  • 三国协约
  • 世界经济危机
  •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三国同盟:
德奥意三国组成的军事集团。1882年5月签订《三国同盟条约》,1883年罗马尼亚也加入三国同盟。三国同盟的建立标志着以德国为盟主的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三国同盟条约》的主要内容:
1.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
2.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3国应协同作战。意大利对此附有一个保留条件:如英国攻击德国或奥匈,意大利将不负援助自己盟国的义务。
3.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意大利将保守中立。
三国同盟形成根本原因: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迅速发展,国力迅速上升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超过了英国和法国。德国的政治地位远不如英法。地理位置也不好,被英法俄三大国夹在中间。由于德国起步较晚,殖民地基本被英法等国瓜分完了。德国要想崛起,就必须挑战英法的统治地位,建立新的秩序。
2.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则分别因为与沙俄和法国的矛盾,被德国拉进了同盟国集团。
3.根本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为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形成的同盟。

三国同盟的性质:
新兴的帝国主义同盟,标志着一的一方军事同盟形成。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示意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温床——巴尔干地区
1、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10~1913.5)
巴尔干同盟对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的战争。意土战争(1911~1912)期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巴尔干同盟,1912年10月9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宣战,17、18日,保加利巴尔干战争亚、塞尔维亚和希腊先后参战。10月底保军逼近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至11月中旬,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在巴尔干的属地只剩君士坦丁堡等5处。11月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请求欧洲列强调停,并于12月3日与保、塞、门三国签订休战协定。在欧洲列强斡旋下,1912年12月16日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与4个交战国在伦敦开始议和谈判。1913年1月23日,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国内发生政变,新政府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的支持下,态度强硬,和谈破裂。2月3日,战事再起。3月5日,希军攻克亚尼纳。3月26日,保、塞联军攻陷亚得里亚堡。4月22日,斯库台奥斯曼帝国军队投降。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再次求和。5月30日,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与巴尔干4国签订《伦敦条约》。条约规定,埃内兹至黑海的米迪耶一线以西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欧陆属地(阿尔巴尼亚除外)和克里特岛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阿尔巴尼亚独立,但须受俄、英、法、德、奥、意6大国监督;爱琴海诸岛问题则由德、奥、英、俄4国处理。
2、第二次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6~1913.8)
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为另一方的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塞尔维亚由于未得到通往亚得里亚海出海口,要求得地最多的保加利亚划出马其顿的一部分作为补偿;希腊要求领有马其顿的南部和西色雷斯。未参加同盟的罗马尼亚则要求占有南多布罗加。1913年6月1日,塞、希秘密订立反保同盟,罗马尼亚旋即加入。6月29日,保对塞、希发动突然攻击,遭到猛烈抵抗。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欲乘机收复失地,于7月16日向保加利亚发动进攻。7月29日保加利亚力屈乞和。8月10日签订了《布加勒斯特条约》。依约,塞取得马其顿的大部,希取得马其顿南部(包括萨洛尼卡)、色雷斯西部和克里特岛,罗取得南多布罗加,土收回东色雷斯和亚得里亚堡,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也有扩充。通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实力大为增强。这就加深了塞与奥匈帝国(1867~1918)的矛盾,终于使巴尔干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


三国协约:
1893-1907年英法俄三国通过签订一些列协议而结成的军事集团。1893年法俄率先签订军事协定,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1907年英俄签订协约,三国协约的局面最终形成。与同盟三国形成两大军事对峙集团。


三国协约形成的背景,经过:
1、背景:
(1)三国同盟形成后,法俄都感到不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两国逐渐接近,并于1892年缔结了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形成,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这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
(2)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维持欧洲大陆均衡的“光荣孤立”政策,首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近;法德矛盾促使法国也向英国靠拢。
2、经过:
(1)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从此,英法事实上建立了同盟关系。为了共同对付德国,英国又主动协调了同俄国的利害冲突。
(2)1907年英俄签订协定,调整了双方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英法、英俄协定,都是背着有关国家签订的帝国主义的分赃协定。英法、英俄协定的签订,意味着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这样,为重新瓜分世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了。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新型资本主义国家势力迅速发展,例如德国,要求重新分配殖民地。危及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同时奥匈帝国和俄国因为克里米亚问题,亦存在矛盾,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扩张以及英、德矛盾日趋尖锐,英国协调了与法国和俄国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协约,最后形成了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结构图:

1929-1933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它表现为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信用关系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混乱和瘫痪。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这次经济危机对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经济危机的特点:
1.范围特别广: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包括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持续时间长:1929-1933年持续4年。
3.破坏性大: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国际贸易减少2/3,失业人口达3000万以上。
30年代经济危机之前的主要经济危机:
1.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
2.1847年蔓延于欧洲的工商业危机;
3.1857年发生于美国的第一次世界性危机。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共性):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1.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贫困,导致购买力不足,供大于求;
2.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3.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3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

1.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各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生活状况恶化;
2.各种生产企业破产,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银行倒闭,金融行业信誉下降,金融业损失惨重;
3.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各国社会动荡,法西斯主义登上历史舞台。


经济危机期间处理的汽车:

黑色星期四:
1929年10月29日这天是星期二,而且这天的纽约股市暴跌达到极点,因此也有人用“黑色星期二”来指这次事件。这一天,纽约股票市场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由此开始。
在1929年10月以前,华尔街股市出现了持续7年左右的繁荣,所有股票价格都节节上升。1929年9月初,一位统计学家预言美国将出现空前规模的大萧条,道·琼斯指数即下跌了约10点;随后,胡佛总统声称美国经济从根本上看是健全的,股市再次大规模攀升,但整个华尔街已笼罩了一种警觉气氛。 
到10月24日出现了空前的抛售风潮,一天内有12,894,650股股票易手;在10月28日的“黑色星期一”,股指更是狂泻13%;到10月29日,股市崩溃达到极点,有1638万股股票易手,再跌22℅,再次打破历史记录,损失比协约国所欠美国的战债还大5倍。在此期间,尽管一些金融巨头曾试图挽救股市,比如摩根公司代理人理查德·惠特尼曾一举吃进一万股钢铁公司股票等,但无济于事,股市一泻千里。这一逛泻一直持续到1932年中期,历经34个月,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了87.4%,跌幅最大的是冶金、机械、汽车、电力、化工等行业股票,跌幅均在90%以上。纽约的股市暴跌还波及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奥地利、瑞典、挪威和荷兰,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持久的股市下跌风潮。从那时起,世界金融和经济发展陷入了长期的萧条之中。

 


世界多极化:
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是战后世界历史运动的一种基本趋势,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具体表现为三个并行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社会主义阵营从意识形态论战走向分裂;“第三世界”国家以不结盟运动的形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出制衡两极的作用。这些因素的合力推动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


当今世界多极化特点:
1.多极化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
2.多极化正朝着牵制、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向发展
3.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错综复杂的过程
4.多极化在全球及地区、在各个领域都有发展

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强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实力不断增强。
2.经济实力,特别是核心科技越来越在国际竞争中起到决定作用。
3.世界整体局势和平稳定,各国都在致力于长期稳定的发展,力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力位置。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意义:

1.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
2.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
3.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4.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5.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6.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世界多极化趋势示意图:

世界多极化对中国的影响:
1.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2.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3.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4.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
5.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恐怖主义事件主要是由极左翼和极右翼的恐怖主义团体,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组织和派别所组织策划的。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世界人口危机: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在开始的岁月里,人口发展非常缓慢。而在进入元年后,人类开始暴涨式增长,现在快达到70亿。随着人口的激增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资源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多。但是,地球环境的空间不会增加,资源的储量和再生能力有限。因此,人类对环境的压力与冲击就变得越来越大。

世界人口分布图:

当今世界发展存在的共同的问题:
1.生态环境破坏
2.人口膨胀
3.传染性疾病蔓延
4.恐怖主义和局部战争
如何解决当今世界发展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1.发展科学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确保废物的回收和利用,做到物尽其能。
2.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通过国际间的协调配合解决矛盾。
3.调整相关政策,以正确对待现实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做到从实际出发。
发现相似题
与“和平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普遍梦想。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