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17世纪――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这一政治体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涉及“美利坚”的革命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母邦”指哪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在法国导致“革命的烈焰”爆发根本原因是什么?列举拿破仑的活动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江苏期中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田立中(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7世纪――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 主要考查您对

《权利法案》

来克星顿枪声

攻克巴士底狱

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拿破仑法典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权利法案》
  • 来克星顿枪声
  • 攻克巴士底狱
  • 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 拿破仑法典

《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文件,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或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明确限制了皇权,从法律上确认了“议会主权”原则,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率先实现了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2.国王是国家元首,但由议会掌权,国王实际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地位更突出。?
3.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君主立宪制,以议会内阁为核心。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权利法案》的意义:
1.为限制国王的权力提供的法律保障。
2.确立了议会的权力。
3.英国从此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1.推翻了封建王权对资本主义的阻碍;
2.保留了王位,实现了政权的和平过渡;
3.君主立宪制为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重要经验。


英国权利架构图:

《权利法案》主要内容:
英国《权利法案》(theBillofRights),全称《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内容并不多,只有短短的十三条: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0.不应要求过多的保释金,亦不应强课过分之罚款,更不应滥施残酷非常之刑罚。
11.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12.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与没收财产所做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莱克星顿的枪声: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每个殖民地都由英国派来的总督统治。这时的殖民地已经开发了大量的种植园,建立了纺织、炼铁、采矿等多种工业,经济比较繁荣。英国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不断增加殖民地的税收,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为反抗英国殖民者,在1775年4月19日,伴随着莱克星顿的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莱克星顿的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背景:
1.北美殖民地体系的建立;
2.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美利坚民族逐步形成;
4.北美殖民地地区同英国的矛盾日益尖锐。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英国殖民者对北美殖民的高压政策和经济剥削。


莱克星敦的枪声:

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3年发生的北美殖民地波士顿人民反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茶叶贸易的事件。1773年,英国政府为倾销东印度公司的积存茶叶,通过《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该条例给予东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销售积压茶叶的专利权,免缴高额的进口关税,只征收轻微的茶税。条例明令禁止殖民地贩卖"私茶"。
东印度公司因此垄断了北美殖民地的茶叶运销,其输入的茶叶价格较"私茶"便宜百分之五十(人们饮用的走私茶占消费量的十分之九)。便宜的价格打压了本土的茶叶销售,而导致很多的走私和本地种植的茶叶商人无法生存,美国茶叶价格被操纵,北美生产出来的茶叶销售受影响。另外北美人民认为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扶植的,假如他们饮用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就等于他们还继续受英国殖民者的压迫、剥削,被迫接受英国对殖民地征税和制定法律。所以该条例引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极大愤怒,纽约、费城、查尔斯顿人民拒绝卸运茶叶。
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8000多人集会抗议。当天晚上,在塞缪尔·亚当斯和约翰·汉考克的领导下,60名“自由之子”化装成印第安人上了茶船,将东印度公司三条船上的342箱茶叶全部倾倒入海。
波士顿倾茶事件以后,英国政府认为这是对殖民当局正常统治的恶意挑衅,为压制殖民地民众的反抗,波士顿倾茶事件[6] 1774年3月英国议会通过了惩罚性的法令,即《波士顿港口法》、《马萨诸塞政府法》、《司法法》和《驻营法》。这四项法令通称为"强制法令",规定英军可强行进驻殖民地民宅搜查,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地位,封闭北美最大的港口波士顿港。这些法令明显地剥夺了殖民地人民的政治和司法权利,激起了他们的联合反抗,直接导致了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拟就呈交英皇的请愿书和抵制英货的法案。
三级会议:
三级会议由法国国王召开,也由法国国王决定解散。在会议期间,三个等级各自讨论议案,只有在拟定对国王的回答时才举行联席会议。三个等级,不分代表多少,各有一票表决权。1789年,由于路易十六王室财政困难,三级会议再次召开。这时,经过启蒙运动,由卢梭、伏尔泰、狄德罗等倡导的民主、自由、三权分立等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士和贵族已经开始衰落,第三等级,特别是资产阶级正在壮大。1789年的三级会议中,第三等级的代表提出改革税制,取消前两个等级的特权的要求。

巴士底狱:

巴士底狱是一座非常坚固的要塞。它是根据法国国王查理五世的命令,按照12世纪著名的军事城堡的样式建造起来的。到18世纪末期,它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点和关押政治犯的监狱。

攻克巴士底狱:

18世纪末期,巴士底狱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点和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凡是胆敢反对封建制度的著名人物,大都被监禁在这里。巴士底狱成了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标志着大革命的开始。


法国大革命的特点:
1.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金融资本雄厚。资产阶级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
2.18世纪末第三等级同特权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特权阶级顽固维护其特权地位。
3.农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众,是后来革命中的主力。资产阶级则凭借其经济实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识处于领导地位。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1.经济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一定发展,受到封建专制统治阻碍;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3.思想基础:启蒙思想为大革命的爆发做好了思想准备;
4.外部因素: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攻占巴士底狱:

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他多次击败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颁布的《民法典》更是成为了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蓝本。他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形成了庞大的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事奇迹。

拿破仑帝国:

法国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的资产阶级军事专制国家。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宪法》颁布,宣布法国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为帝国皇帝,称拿破仑一世。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的统治政策:
1.政治上,稳定了政治家局势;
2.经济上,改革财政,振兴资本主义经济;
3.法制上,重视法制建设,注意依法治国;
4.科教上,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的影响:

1.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促使法国经济全面发展,促进法国工业振兴;
3.拿破仑政权具有军事独裁性质,其后来发动了许多侵略战争,给其他国家造成灾难。

拿破仑帝国覆灭的原因:

1、国内:
(1)战争使帝国经济和财政陷入困境;
(2)因战争而实施的封锁政策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2、国外:
(1)占领区人民的反法的运动;
(2)远征俄罗斯使帝国大伤元气;
(3)英国的海上封锁;
(4)反法联盟不断的进攻。
拿破仑:


拿破仑帝国疆域:

《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或《民法典》。《法国民法典》于1804年3月21日在议会最后通过,1807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它对后来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民法典时是以这部法典为蓝本或是作参考。

《拿破仑法典》颁布的意义:
1.《法典》规定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废除封建特权,摆脱教会控制,以及人身自由、契约自由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基本准则。
2.《法典》排除封建法规,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这些基本原则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3.《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步法典,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树立了典范。

对拿破仑法典的评价:
《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的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为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其是适应资产阶级需要而制定的,因此深深地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拿破仑法典:

发现相似题
与“17世纪――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