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继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又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工业园、德令哈工业园、乌兰工业园、大柴旦工业园等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构建以盐湖化工为核心的六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形成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争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等“零”排放或者是最少的排放。
    材料二: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7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许多矿产资源间的关联度极强,综合利用率高。
    (1)读“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图中字母A—D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矿产地是:___________;B矿产地是:___________;
    C处是:___________山脉;D处是:___________山脉。
    材料三: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2)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
    ①在图中填出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②示意图中反映了至少_________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
    (3)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柴达木盆地下一轮循环经济发展的另一支柱,即在能源开发方面应重点开发的绿色能源是什么?
    (4)生态农业是发展的八大循环体系之一,这里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本题信息: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 主要考查您对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

2、界限: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 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大致是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 喜玛拉雅山东侧
(2)青藏高原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为界

3、三大自然区特点: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①形成:

②东部季风区
A.范围: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上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
B.地形地势: 海拔较低
C.气候: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集中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D.土壤生物:植被以森林为主,土壤发育好,生物种类繁多
E.水文:多外流河,主要是以雨水补给
F.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影响广泛而深刻,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
③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西差异
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②差异:

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①成因:夏季风和海拔高低
②水平差异:

③垂直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



发现相似题
与“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