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化学

首页
  • 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4C中含有14个中子
    B.1H、2H、3H是同一种核素
    C.根据酸溶液中c(H+)大小,可将酸分为强酸和弱酸
    D.根据分散质颗粒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浊液、胶体和溶液

    本题信息:2012年深圳二模化学单选题难度容易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4C中含有14个中子B.1H、2H、3H是同一种核素C.根据酸溶液中c(H+)大小,可将酸分为强酸和弱酸D.根据分散质颗粒大小,可将分...” 主要考查您对

胶体

原子核的组成及组成粒子间的关系

核素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胶体
  • 原子核的组成及组成粒子间的关系
  • 核素
胶体:

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m~10-7m之间的分散系胶粒直径的大小是胶体的本质特征
胶体可分为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①常见的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
②常见的气溶胶:雾、云、烟等;
③常见的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

①当光束通过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即为丁达尔效应。
②布朗运动:粒子在不停地、无秩序的运动
③电泳: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定向移动。一般来讲: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离子,胶体微粒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胶粒吸附阴离子,胶体微粒带负电荷。
④胶体聚沉: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由于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该过程不可逆。

胶体的特性:

(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胶体和浊液。
(2)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改变条件就有可能发生聚沉。
(3)聚沉:给胶体加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颗粒等均能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聚沉常用来解释生活常识,如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明矾净水等。
(4)电泳现象: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电泳现象说明胶体粒子带电。电泳常用来分离提纯胶体,如工业上静电除尘。


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质粒子大小 <1nm 1~100nm >100nm >100nm
分散质粒子结构 分子、离子 少量分子的结合体或大分子 大量分子聚集成的固体小颗粒 大量分子聚集成的液体小液滴
特点 均一、透明、稳定 多数均一、透明、较稳定 不均一、不透明、久置沉淀 不均一、不透明、久置分层
能否透过滤纸 不能 ——
实例 食盐水、蔗糖溶液 Fe(OH)3(胶体)、淀粉胶体 泥水、石灰乳 牛奶、油漆

胶体发生聚沉的条件:

因胶粒带电,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聚沉:

  1. 向胶体中滴加电解质
  2. 向胶体中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3. 加热

常见的胶体的带电情况:

  1. 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例如Fe(OH)3、Al(OH)3等。
  2. 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3. 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
  4. 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

注意:胶体不带电,而胶粒可以带电。

Fe(OH)3胶体的制备:

操作步骤: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滴加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呈红褐色为止。
离子方程式:Fe3++3H2O=(加热)=Fe(OH)3(胶体)+3H+

点拨:(1)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虽叫做溶液,但属于胶体。
            (2)胶体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气体,如烟、云、雾、有色玻璃等。


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的比较:


原子的构成:


定义:

具有一定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的含义: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
中A表示质量数,Z表示质子数,a表示粒子所带的电荷数和电性,b表示组成该粒子的原子数目。


元素,核素与同位素的比较:

元素 同位素 核素
概念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描述对象 宏观物质,列同类原子而言,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微观物质,对某种元素的原子而言,因为有同位素,所以原子种类多于元素种类 微观物质,指某种元素的某种原子
特征 以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性质通过形成单质或化合物来体现 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因为质量数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天然存在的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一般不变 具有真实的质量,不同核素的质量不相同
实例  H、Na、S为不同的三种元素 互为同位素 是一种核素,是一种核素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4C中含有14个中子B.1H、2H、3...”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