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三字经》

    (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
    ——桑戴克《世界文化史》

    ( 2)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表3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专项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主要考查您对

孔子和早期儒学

程朱理学

文艺复兴

理性时代的到来(启蒙运动)

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维新变法思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孔子和早期儒学
  • 程朱理学
  • 文艺复兴
  • 理性时代的到来(启蒙运动)
  • 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 维新变法思想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孔子和早期儒学:

人物 主要内容 主要作用
孔子 (1)思想核心——“仁”。
(2)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也体现了民本思想。
(3)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4)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5)整理《诗》《礼》《书》《易》《乐》《春秋》,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其民本思想,对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2)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
孟子 (1)主张实行“仁政”;
(2)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3)主张“性本善”。
(1)吸收其他学派,总结和改造儒家思想,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2)积极推动儒家思想迅速传播,到战国后期使其成为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荀子 (1)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2)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强调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
(3)主张“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

1、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
2、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方面的治国原则;
3、孟子“仁政”、“民贵君轻”主张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到新兴地主阶级的冷遇。



春秋——孔子: 

主张和贡献: 
1、核心:
是“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政治思想:
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保守部分;
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包含民本思想。 
3、教育思想:
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战国——孟旬: 

1、孟子: 
①发展了仁,提出了“仁政”  
②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③伦理观:性善论 
2、荀子: 
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②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③伦理观:性恶论 
④制天命而用之  历史地位:经过孟子、荀子对儒学的总结与改造,儒家思想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儒家思想的形成:

春秋晚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了儒家学派。
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秦始皇实施焚书坑儒,在对先秦思想文化进行粗暴否定的同时,也使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了低潮。
至汉代,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的建立,太学建立,儒学获得了官方地位。


儒家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社会因素相当复杂,与春秋时代的社会变革、鲁国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春秋末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为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原来为周天子所有的“公田”,逐渐转化为诸侯贵族的“私田”。
政治上,平民与贵族,奴隶与奴隶主,新兴封建势力与奴隶主贵族,以及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矛盾激化了,诸侯争霸兼并土地的战争日益频繁,奴隶的逃亡与暴动连绵不绝,王权衰落,各国诸侯贵族势力大大削弱。新兴封建势力日益兴起。
在思想意识和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孔子首倡“有教无类”,广收弟子,宣讲儒家思想,出现当时影响最大的私学。孔子把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思想,改造成为以“仁”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学,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
同时,儒家学派诞生于鲁国,也与鲁国特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鲁国是周代开国天子武王之弟周公旦的封地。周公在西周王朝长期执政,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使鲁国成为了西周时代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另两大文化中心为周王室和商朝的故地宋国)。
春秋时代,鲁国在文化上仍旧保留着最多的周文化传统,以致到春秋末期还享有“周礼尽在鲁”的名声。这种文化传统对孔子有很大影响,为他创立早期的儒学思想体系提供了条件。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我的才能和美德同先父一样)。”这个“仁”指的是才能和美德。后来的政治家讲“仁”,则指的是人际的伦理关系。孔子对仁作了充分的阐发,把它提高到伦理哲学的最高点,形成为一种系统的儒家学说。
孔子所讲的“仁”,含义十分宽泛,“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则是其最主要的两个内容。
孔子强调,仁既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道德意识,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仁者应该“泛爱众”“亲亲”“能爱人、能恶人”,为此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孔子所讲的“仁”是普遍的爱,它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存在的。
不过,孔子讲“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劳动者身份地位的变化,这是思想发展史上的飞跃。孔子所讲的“仁”,又是同“礼”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周礼的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算有了仁德,这反映了他对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僭越周礼行为的不满。在上述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孔子针对春秋时弊,要求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择可劳而劳之”(《论语·尧曰》),“薄赋敛”(《说苑·理政》);反对暴政虐民,斥责“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形成“仁政”学说和重民思想。

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是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儒”在古代,是指从巫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贵族人家祭祖事神、办理丧事的知识分子。
孔子以后,儒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学派。
儒家学说的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政治上主张“德治”(礼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
战国时,“儒分为八”,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各个时期的儒家总是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如两汉有以董仲舒和刘歆等为代表的今古文经学及谶纬之学;
魏晋有王弼、何晏以老庄思想解释儒经的玄学;
唐代有韩愈为排斥佛学的儒家“道统”说;
宋明有兼取佛道思想的理学;
清代前期有汉学、宋学之争,清代中叶以后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
至五四运动前后,儒家学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才逐渐丧失其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


程朱理学:

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狭义理学专指程朱学派(广义的理学包括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本文的理学特指程朱理学)。理学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颐,奠基于程颢、程颐,完成于南宋的朱熹。朱熹集前人之大成,建立了理学体系。他把太极之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了系统的格物致知说和知行学说,建立了完整的人性学说和有关修养方法的学说。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

1、相同点:
①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道教而发展起来的。
②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或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都是高调的道德主义。
③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④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个人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秩序。
⑤地位: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广义的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等)。
⑥影响:促进了思辨哲学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品性起了积极作用。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压制人的自然欲望,有消极作用。
2、不同点:
①宇宙构成: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人心之外,主张“即物而穷理”,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心即理”,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主观唯心主义。
②认识论:程朱理学主张只有深刻探究万物,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心学则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需要通过世界外物或者咬文嚼字埋首经书,只要通过内心的自修自省,克服私欲,就能回复良知,成为圣贤。
③方法论:程朱理学偏重于外在工夫,主张“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即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内心潜在的良知。陆王心学则偏于内在工夫,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容易被私欲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去掉人欲,以恢复良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最大的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④为学程序:理学主张首先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程朱理学重经验,近于归纳法。心学则主张先发现本心,而后博览,近于演绎法。朱熹认为陆学“心即理”太简易,陆九渊认为朱学“格物致知”过于繁琐。
⑤作用和影响:理学要求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冲突时,要“存天理,灭人欲”。心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程朱理学是南宋及明清时期的统治思想,影响海内外;陆王心学影响不及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1、概念: 
北宋时期:“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 
2、主要思想:
①二程理学(北宋) 
A、“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B、“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C、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②朱子学——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A、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格致”深化:“物”的概念指天理、人伦、圣言和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支离) 
3、影响:
①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②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③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朝鲜、日本甚至形成了“朱子学”学派。

“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二程”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所谓“格”,用二程的话来说,就是“格犹穷也”,即深刻探究、穷尽。“物”就是万物的本原,朱熹进一步将“物”确定为天理、人伦、圣言、世故。“致”就是求得、获取的意思,“理”就是事务的本质,他们眼里的“天理”。如何格物呢?就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
所谓“格物致知”就是花工夫,讲方法,深刻探究万事万物的本质,以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并且进而认识人伦世故、道德文章,以明道德之善。显然,“格物致知”包括认识的方法和认识的目的两层。就认识目的而言,程朱的“格物致知”是有局限的,我们还必须求科学之真。就认识的方法而言,对我们的启发还是颇多的:学习要脚踏实地,深入探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以达融会贯通。


二程及其主要思想:

程颢(1032—1085),字伯淳,私谥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因居临伊川,后人称为伊川先生。两人为亲兄弟,河南洛阳人。二程,以理学家周敦颐为师,在总结了先秦关于理和道的观念,以及宋初以来思想家关于理的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理”抽象为宇宙的本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提出来,构建了一个以理为最高本体的唯心论体系。
二程哲学核心是“天理”或“理”。
他们认为“理”不仅总摄天地万物,而且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理”是万物本原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认为在人类社会中,封建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纲常,也是天理的表现,不可违背。
在认识论上,二程的“格物致知”并不是指认识客观事物的法则,而是要在人的内心恢复“天理”。
二程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抬高到和六经相同的地位。二程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理学,并在封建社会后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封建统治者的主流思想。

朱熹及其理学思想:

朱熹(1130—1200),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翁,最后号遁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一生的主要活动为讲学授徒,著书立说。朱熹的著作堪称浩瀚,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的思想家之一。
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近思录》(与吕祖谦合编)《小学》《童蒙须知》《资治通鉴纲目》等,后人整理汇编有《朱子语类大全》(140卷)《朱文公文集》(100卷)朱熹为二程的四传弟子(理学大师李侗的学生),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建构起了一套严密的理学思想体系,“理”或“天理”是朱熹理学思想的最高哲学范畴。
朱熹认为“理”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本原。也是人类社会最高的道德伦理原则。朱熹一生致力于宣扬理学,所建立的庞大而又精深的新理学思想体系,回答了当时所能回答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儒学真正摆脱几百年来佛教与道教的冲击,重新恢复了权威和信心。从元代开始,朱子学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它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传播到国外,尤其是东亚诸国。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17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
核心:人文主义精神。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完全提倡复古,而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它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
其思想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反对教会的精神禁锢和罗马教廷的权威统治。它既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运动。马丁·路德的信仰即可得救的主张,实际上是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这其实就是鼓吹思想的自由,也表达了对人的尊重。宗教改革使千千万万的民众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十四五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以解放人们的思想,在文艺复兴影响下的宗教改革也表达了人文主义的诉求,冲击了罗马神权的统治。批判神权、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的人文主义倾向。前者主要在知识阶层,而后者则激发了普通民众。


文艺复兴的实质:

欧洲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地绝非偶然。一是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于此,新兴资产阶级一方面不再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教,另一方面又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因此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从中世纪的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而当时的意大利人既能接触到丰富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存,又有机会得到拜占庭帝国保留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这为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文化资源。此外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城邦聚集了众多的博学之才,有一批对宗教专制不满的知识分子,这为满足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提供了人力资源。那些先进知识分子阐释古典文化的人性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自由和物质享受,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这一切正好顺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符合他们的利益,结果是形成了对中世纪以来的宗教神学的有力冲击。从文艺复兴的兴起原因和思想倾向来看,文艺复兴的实质应当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概况:

1、背景:
前提: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
物质:意大利经济的萦荣
人才:汇聚众多人才
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2、含义和实质: 
①含义: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②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 
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 等级观念→自由平等; 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
4、主要成就: 
①文学领域: “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薄伽丘:      代表作:《十日谈》      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但丁:“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代表作:《神曲》      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代表作:《歌集》      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②艺术领域:“美术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画圣)。
5、扩展:
欧洲其他国家的发展。
6、意义:
①解放思想: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颂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的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文学艺术方面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自然科学也因为思想解放和对实践的关注而走向近代科学。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薄伽丘:

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作家。佛罗伦萨一个商人的私生子,少年时代曾在那不勒斯习商,后又改读教会法典。在逗留那不勒斯的这段时期,由于有机会参加宫廷的一些社交活动,结识了一些学者,扩大了在文化领域中的视野,并开始模仿当时盛行的雕琢堆砌的文体,自习写诗,1340年左右,回到了斗争激烈的佛罗伦萨,投身政治活动。薄伽丘拥护共和政权,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曾在佛罗伦萨共和政体中担任掌管财政的职务,先后七次代表共和政权出使意大利各城邦及法国等地。1350年结识了彼特拉克,建立了亲密的友谊。著有传奇、史诗、叙事诗、十四行诗、小说等。早期作品大多赞美青年时代的情人“菲娅美达”。《菲洛哥罗》(1336—1338)是第一部散文体长篇小说,用托斯卡诺方言写成,叙述一对不同宗教信仰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牧歌《亚梅托的仙女》采用神话题材,歌颂纯洁的爱情,具有隐喻诗的特点。书函体小说《菲娅美达的哀歌》,摆脱了古典和神话题材的套子,开始描写现实生活,对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种种感受作了较细腻的刻画,被认为是欧洲文学中第一次出现的“心理小说”。薄伽丘最优秀的代表作是用佛罗伦萨方言写成的故事集《十日谈》。他最后一部文学作品《大鸦》与以前的创作思想形成了对照,表现了作者后期思想的动摇。晚年,潜心钻研古典文学,主持但丁《神曲》讲座。著有《但丁传》《异教诸神学谱系》等作品,其文艺理论为文艺复兴时期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丁:

但丁(1265—1321),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他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早年他从师于当时著名学者勃鲁内托·拉蒂尼(1220—1295),学习拉丁文、修辞学和古典文学作品。青年时代是在博览群书中度过的,除拉丁文、修辞学外,对诗学、神学、历史、天文、地理、音乐、绘画都作过研究,从而使他成为那个时代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为他日后的从政活动和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302年,但丁被代表罗马教廷的反动势力放逐,流落意大利各地,最后客死拉韦纳。其最早的作品是抒情诗集《新生》,用以悼念他所钟情而又早逝的女友贝雅特丽齐。《论俗语》一文,他主张用民族语言写作(中世纪西欧各国习用拉丁文),推进了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论君主政体》一文,主张政教分离,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君主国。《神曲》是他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很多,广泛地反映了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社会矛盾,大胆地谴责了教皇和教士的贪婪专横,表露了人文主义思想。

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1304—137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人文主义者,生于佛罗伦萨共和国。早年的动荡生活、但丁的影响,以及当地文化的熏陶,对彼特拉克未来的成长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尤其喜欢古典作品。1316年起,他先后在法国和意大利学习法律。1326年成为天主教教士。1332年至1333年游历欧洲各地,广泛搜集古代希腊、罗马的著作,是当时最早搜集、研究古典著作的学者,开创了研究古典文化的新风,并从中发现了一种不以神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首先提出“人学”同“神学”的对立,所以他被称为“第一个人文主义者”或“人文主义之父”。1374年,罗马市民起义反对贵族的暴虐统治,他虽已70高龄,仍写信支持。彼特拉克的生活有一个时期是放荡的,他的思想和活动也都充满了个人主义色彩。这些都是早期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特征。但是,他在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中所起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不会消逝的。


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欧洲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上的一种哲学方法。一般认为随著笛卡尔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本质上体现资产阶级的科学和民主,是启蒙运动的旗帜。同时代相对的另一种哲学方法被称为不列颠经验主义,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于经验,所以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于经验。

理性与启蒙的含义:

“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所谓“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它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同时也强调人的独立自主性,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这里涉及了一个思考什么(人的权利)、怎样思考(科学的方法)的问题。启蒙的行为其实就是引导人们去思考什么和怎样思考。
“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而要驱散现实的黑暗就必须使用理性的阳光。因此,所谓的启蒙完全是针对“中世纪只知道的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而提出的,而“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身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由此,启蒙思想家用人的思考和判断去剥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去批判教权主义、专制主义,以此达到资产阶级所号召的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实现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说到底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平等。他们把理性变成了一面反封建的旗帜,主张把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标准,凡是违背理性的,都应予以打倒。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事件与时间 背景 内容 指导思想 性质 影响
文艺复兴 (14~17世纪) 资本主义经济不同程度的发展 反对神学世界观,肯定人性 人文主义 思想解放运动,不同程度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使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强调人权、法治 理性主义 推动人从封建专制统治中解放出来

理性时代的到来:

(1)背景: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17-18世纪 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政治上: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也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理性主义 
(4)内容: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去批判教权主义、专制主义,实现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5)概况:启蒙运动于17世纪兴起于英国,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


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

首先,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其次,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牛顿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物质运动的基本法则,科学实验打破了束缚人们头脑的神学说教;在科学的启迪下,一些思想家们相信人的理性,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和社会的法则。因此,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启迪和思想方法。
再次,从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了人文主义。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掀起了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史称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推动了理性时代的到来。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拉马克的进化观之比较:

1、达尔文是现代进化论的奠基人,而拉马克则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先驱者。达尔文进化论与拉马克的进化观的基本相同点在于:
(1)他们都认为地球有很长的历史地球包括生物在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进化之中;
(2)他们都是渐变论者,认为生物的变化是逐渐的;
(3)他们都承认在生物进化中,环境起了主导作用;
(4)他们都承认获得性遗传。
2、达尔文的进化论与拉马克进化观的主要区别在于:
(1)达尔文广泛地研究了变异,把变异分为一定变异(定向变异)和不定变异,认为微小的不定变异是进化的主要材料;拉马克认为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定向变异、器官用进废退为进化提供了材料。
(2)达尔文认为环境是通过自然选择而起主导作用的即不同生物具有的不定变异,通过生存斗争,有利的变异得到保存并传留后代,有害的变异则被淘汰。如此逐代汰劣留良,微小的变异会逐渐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由此形成新的物种;拉马克认为,生物在适宜变化的环境中产生的性状(即获得性)会遗传给后代,生物是通过获得性的遗传而逐渐改变了旧类型,转变成新类型,即形成新的物种。
(3)达尔文认为所有的生物有共同的起源;拉马克认为不同系统的生物有不同的起源,而且认为物种可以自然发生。总之,拉马克学说主要是从定向变异和获得性遗传出发提出的理论在实践中未得到证明;达尔文进化论则主要从不定变异出发,通过生存斗争而进行自然选择,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取得了胜利。


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1、生物进化论思想诞生的条件和原因(背景):
(1)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对基督教神学的冲击;
(2)物质基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们思想和视野更加开放。
(3)理论基础: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细胞学说的确立:
(1)发现: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片时发现了细胞;
(2)发展与完善:
①1838年德意志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植物细胞学说;
②1839年德意志动物学家施旺把这一学说从植物学扩展到动物学,并进而建立起统一的细胞学说。
(3)意义:
①细胞学说的确立与发展,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②细胞学说一经确立,马上显示出其生命力,大大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十几年里迅速被推广,并日臻完善。细胞学说的提出对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③细胞学说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学被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而实际上可以说细胞学说又是后两者的“基石”。
④细胞学说在哲学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具有细胞结构这个共同的标准特征而统一起来。同时有力地证明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为生物进化理论奠定了基础。
3、拉马克——进化论的的倡导者和先驱:
(1)主要成就:
①提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②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著名的进化原则。
(2)意义:
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的建立: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1838年发表《植物发生论》一文,认为,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结构是细胞,细胞是组成植物的基本生命单位。第二年,施旺把施莱登的观点推广到整个生物界,他在该年发表的《动植物结构和生长相似性的显微研究》一文中,用大量资料证明,动植物有机体的结构原则上是相同的,它们的一切组织都是由细胞发展而来的,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从而打破了动植物的界限,把二者在细胞基础上统一起来。施旺还首先提出了“细胞学说”这一名词。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以后,又经过一大批科学家的努力,才正确阐明了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并证明了它们遵循着共同的规律,从而使细胞学说趋于完善。

拉马克与早期进化论:

拉马克(1744—1829)出生于法国皮卡第,曾经在教会学校读书,当过兵,22岁退伍后开始生物学的研究。1778年,出版了专著《法国植物志》,奠定了他在法国科学界的位置,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794年,当他已经50岁时,开始转向无脊椎动物的研究。是他首次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他的主要著作是《无脊椎动物系统》和《动物学哲学》。在研究过程中,拉马克发现,古今生物形态虽有很大的不同,可它们之间都有血缘关系。他相信今天的生物是古代生物进化来的。他认为物种的稳定性只是一种错觉,物种的进化是逐渐的、缓慢的过程,而人类的寿命又很短暂,所以不易发现这种进化。他坚信自然界总是循序渐进地产生各种生物的,最先产生的是最简单的生物,后来产生的是复杂的生物,这就形成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系列。拉马克还认为外界环境是引起生物变异的直接原因。生物有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经常使用的器官越变越发达,不使用的器官就渐渐退化了。不仅生物的先天的形态可以遗传,这种后天获得的特性也可以遗传。这就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学说。


维新变法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出现的原因:

(1)特点:
①把西学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②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
(2)原因:
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也不能够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表现在文化上,康有为借助古代文化形式来表达他的思想。
②维新派对自己的理论认识肤浅。他们的思想是从西方引进来的,然后把外国的东西加以民族化,并非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西学在我国的传播水平低,特别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④康有为本人是一位今文经学大师,对儒学有很深的研究和深厚的感情,他更知儒学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采用儒家外衣的方式更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所致。


早期维新思想:

1、产生: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是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2、代表人物:
正在转化中的资产阶级的新型知识分子。
3、主张:
①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传入,是早期维新思想的来源。
②早在洋务运动实施过程中,一批积极参与洋务或与洋务有密切联系的有识之士已经觉察到洋务运动有不少弊病,认识到如果向西方学习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是远远不够的。这是代表着一种舆论和思潮的萌发,为维新变法思想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4、局限性:
一是没有完整的理论;
二是没有付诸行动。
5、影响因素:
洋务运动破产、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想:

1、开展: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首的维新派开始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来评判中国,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
2、阐释:
维新,是指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
维新变法就是政治上、经济上反对旧事物,实行新法。
3、维新思想传播的方式:
开办学堂、著书立说,建议引导学生归纳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各自的观点和对封建思想的冲击、近代思想解放的贡献。
4、论战: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由于维新运动的高涨,引起封建顽固势力的仇恨和攻击而展开的。洋务派也站在顽固派一边,形成了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的尖锐对立。变与不变的矛盾空前激化,面对时代推来的问题,做出了两种相反的回答。
5、意义:
维新派用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提出了系统的维新变法的理论和主张。通过这场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形成向西方寻找真理,学习新学的热潮。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意义,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由器物到制度层次的推进,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2、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还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4、维新变法思想将救亡与政治变革结合在一起,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虽然没有取得实践上的成功,但是作为一场爱国运动,对于开阔眼界、振奋民族精神、提高人们的参政热情,仍然有深远的影响。


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激进民主主义者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及原因:

1、态度:
(1)康有为等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以儒学的形式进行宣传,使二者统一。
(2)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孔子进行绝对否定,加以批判,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2、原因:
(1)维新变法时期,顽固派仍有很强大的力量,康有为等借用孔子的名义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与资产阶级上层的两面性及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
(2)新文化运动时期,北洋军阀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古复辟的政治目的,使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与辛亥革命后的思想潮流及陈独秀等人的学说、经历有关。

维新变法: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深感“亡国无日”。上书光绪帝,痛陈国难深重,应赶紧变法图强。光绪帝“不甘作亡国之君”,与慈禧太后意见不合,而企图借变法,巩固与强化自己的地位与权力。1898年1月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表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全部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这是一篇以皇帝名义宣布实行变法的宣言,标志戊戌变法的开始。
光绪帝主持的戊戌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这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所不能容忍的。变与不变的矛盾发展为一场带血的斗争,变法运动遭到了失败。  
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学,批判封建主义旧学,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世界,他们痛感民族危机的严重,号召人们奋起救国,谋求国家的独立富强;给古老的中国社会所注入的活力是不可低估的,站在历史长河的高度看,由传统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尽管它在19世纪末的中国遭到了暂时挫折,但对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却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它留下的痕迹永不磨灭,永远鼓舞与启迪后人。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

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科技事业有了较全面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建立了科研机构和科学研究体系,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2)“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破坏,但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如第一颗导弹和氢弹爆炸成功等。
(3)1978年“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制定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科学技术取得巨大成就,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也推动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原子能技术、生物科学、运载火箭等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科技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1)增强了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中国的科技进步,尤其是“两弹一星”的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2)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技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3)袁隆平培育成功的杂交水稻,不但解决了中国人的粮食问题,而且为解决世界性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1978年3月在北京召开,来自科技战线各个方面近六千名代表,济济一堂,交流经验,检阅成绩,讨论规划,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是我国科学界的一次空前的盛会。邓小平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基本原理,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充分调动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他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明确肯定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强调在我国造就更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的必要性,驳斥了“四人帮”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破坏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种种谬论。对于学术上的不同见解,必须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邓小平的讲话,澄清了科技事业中的一些重大原则问题,是对科学教育工作和知识分子问题上又一次重要的拨乱反正。邓小平的讲话,主要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精辟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等,为我国新时期制定科技发展的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大会宣读了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制定了《1978年~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草案)》。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不可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
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
——《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邓小平文选》第3卷)


发现相似题
与“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